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历史社会学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学术领域,学者们围绕"历史社会学"展开了各种讨论,在笔者看来,这些讨论的核心在于辨析学科边界,明确研究方法,确立理论传统。本文将历史社会学看作一个总体视域,强调其"非方法"的面相,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意涵。一 "历史社会学"是什么?作为概念的"历史社会学"从何而来?根据有关历史社会学的教材,比如史密斯的《历史社会学的兴起》、斯考切波编著的《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与方法》、拉赫曼的《历  相似文献   

2.
李友梅  汪丹 《学术月刊》2012,(7):156-160
○李老师,您求学与治学的经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而展开的,起初您学习的是语言,但后来为什么转向社会学这个学科?您时常对学生说是"误打误撞"进来的,那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我的求学经历确实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现在想来,我经历了几次人生选择,最终有幸以社会学为毕生事业,也是一种缘分。1973年,我作为外语  相似文献   

3.
<正>时下,不少学者从"学科"的角度来讨论历史社会学,甚至明确使用"作为学科的历史社会学""历史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的说法~((1))。在笔者看来,历史社会学是不是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已成为一个学科,目前仍属需要讨论的问题。一 把历史社会学看作一个学科,首先以明确什么是"学科"为前提。从时序上看,"学科"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概念,近代西方知识体系的分化对于"学科"观念的产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尽管也存在"学科"的说法,例如北宋孙光宪在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的社会学分科中,异常行为社会学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目。所谓异常行为社会学,就是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异常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即研究这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以什么形式产生?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由于异常行为社会学的研究课题比犯罪学要广泛得多,而犯罪与异常行为又是整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19世纪社会学关注的主题是社会发展变迁进程的性质和动力,而到了20世纪,特别是到了结构功能主义那里,则主要转向了对社会状态的静态分析。作者分析了这种研究转向的原因,并指出,自六十年代以来由西方社会危机所引发的对非历史性的社会学研究的批判反思已导致了历史视野在社会学中的复兴,历史进程的研究在一种新的水平上重新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经典时期的三大社会学传统采取吉登斯所谓单一动力的模式来把握现代性,即采用一种整体性的宏大视角,将社会结构与系统作为描述的对象.20世纪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使得文化从社会研究的边缘,跃升为主流位置.这种社会学的文化转向,意味着采用文化视角解读现代性的可能性,然而早在19世纪,处于社会学边缘位置的西美尔便是这种文化转向的先驱.  相似文献   

7.
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与当代中国社会学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成了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学术界、理论界的热点之一,这中间究竟能不能提"中国模式"就有截然相反的意见.我们的观点是其一"中国模式"可以提而且必须提,其二"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是中国社会学立足现实的有效切入点,其三实地调查地方层次和社区层次是将前沿意识与草根精神结合的关键.那末,研究"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究竟对中国社会学有什么作用呢?这是我在文中着重加以说明的.  相似文献   

8.
论人的需要     
需要范畴应该是历史唯物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他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社会实践赖以进行的内在动因则是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外化.因此,对于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历史唯物论,是不能无视需要范畴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的.什么是人的需要?它有什么特征?需要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科学回答,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 一、需要的内涵和特征通常,需要是心理学所关注的问题,哲学长期把人的需  相似文献   

9.
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冯鹏志 《学术界》2001,(2):74-84
互联网络的出现与扩展,既是一种信息技术创新形式与过程,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由此即决定了其必然要被纳入社会学分析的视野之中.然而,网络社会学或者说"网络的社会研究"应从哪里开始呢?在笔者看来,网络行动即人们在网络空间中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不仅是网络社会得以建构的历史起点,也构成了网络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立足于这一理论前提,本文阐述了网络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网络行动的社会学界定以及网络行动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生态问题被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呈现出潜在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态势和定位要求为科学技术的旨归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即要求实现人们科学技术观和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生态转向。这种转向至少应该在四个维度展开,分别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生态转向、科学技术理性价值的生态转向、科学技术评价标准的生态转向和科学技术文化的生态转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传统社会学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当下面临的困境之根源,从而对社会学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作出解释性的探讨,并同时对后现代社会理论自身做出反思.文章认为,社会学是现代性的科学;随着现代性逐渐分裂为科学现代性和人文现代性并且日益加剧,导致了社会学的困境;作为摆脱困境的可能出路,社会学出现了后现代转向——后现代社会学;后现代社会学是在对现代性和传统社会学理论的反思、传统社会学对自身的反思以及后现代社会学对其自身反思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建构其话语的;它没有超越现代性的框架,这种多重反思的目的是追求现代性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2.
稳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范畴。没有稳定,就没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可靠条件。那么,什么叫社会稳定呢?社会稳定的内在依据是什么呢?社会不稳的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寻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稳定以及如何来实现长时期的稳定呢?对此,我们首先要进行一番:  相似文献   

13.
文化批评向何处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90年代中国批评界一个引人注目的走势或许就是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研究 (也有人称文化批评 )。对此文学界可谓众说纷纭、人言言殊。有人在悲叹80年代文学批评的黄金时代的逝去 ,也有人在欢呼文化批评的黄金时代的到来。除去这些情绪化的言论不谈 ,比较具有学理性的问题也同时提了出来。比如 :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是什么 ?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化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原因 ?这种转化是文学批评的转机还是文学批评的堕落 ?文化批评是不是一种社会学批评或所谓“外在批评”?如果是的话 ,它与审美批评的关系又如何 ?它是向庸俗社会学批评的…  相似文献   

14.
人生学论纲     
<正> 一、人生学的兴起 (一)历史已经步入主体论时代人刚刚从动物界提升出来,面对崭新的大千世界,就开始思考着世界是什么?自身是什么?自身与这世界的关系是什么?人类认识的侧重点经历了三次大转移,即由古代的本体论(即世界是什么?直观加思辩。)转向近代的认识论(即认识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实证加分析。)进而转向现代的主体论(即主体是什么?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什么?系统控制加动态综合。)这,便是人类的认识史。现实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主体是指实践者、认识者,即实践和认识活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定义问题从1838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社会学”一词至今已150多个年头了,但究竟什么是“社会学”?并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定义。至于什么是“军事社会学”?更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如果把美国查尔  相似文献   

16.
什么才是真正的从内涵上扩大再生产?为什么我国经济振兴主要靠内涵?如何实现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试结合上海情况,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效率是从内涵上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标志 什么才是真正的从内涵上扩大再生产?它的科学涵义究竟是什么?有的同志将资金的来源作为区分外延和内涵的标志。我们知道,折旧基金,它是从固定资产的本体以货币形式分离出来的价值。马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研究、发掘和写好中国社会学史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盛世修史"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走向"理论自觉"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学术格局中"强益自我"位势的需要,同时还是一代社会学者对历史有所交代的需要.研究中国社会学史.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在内涵上,中国社会学史是学术进程的复合体:是学术发展史,也是思想更新史,是学科推进史,也是学说传播史,还是矛盾斗争史.根据中国社会学发展脉络的实际,其外延可界定为"中社会学"的框架范畴,既包含了小社会学,也包含了人类学的一部分、社会工作等多项内容.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应客观揭示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进程,根据史料分析综述各学派学术观点,科学揭示中国社会学的成就与不足,把握治史的态度与原则.此外,还应注重对中国社会学史的使用和开掘:从已有的成果中寻找认识中国社会的方式和方法,发掘面对中国社会、反映时代精神的本质问题,对前辈认识中国社会的切入点进行追踪式的"再研究",传承前辈构建中国社会学的特有概念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都市里的野美人》是著名作家张一弓的一部新作,(载《十月》八八年第四期)这部作品的出现,标志着张一弓的创作视野已从农村转向城市;其所关注的问题,已从社会历史现实,转向人本身。这部作品的情节明显地带有虚构性,但这个不真实的故事读后却在读者心底发出深沉的询问:什么是爱情?爱情与婚姻发生冲突怎么办?创作是不是潜意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们正在建立的社会学学问性质是什么,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它必须是具有我国特点的新中国社会学,它既要区别于解放前旧中国的社会学和我国解放初期的社会学,又要区别于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学。它既不是旧中国社会学的简单恢复,又不是外国社  相似文献   

20.
文化研究竟是什么?应当是什么?文章基于文化研究方法的视角,通过对文化批评、民族志(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编篡学,文化理论等五种方法论的梳理与阐释,企图借助于方法论上的思考建构起适宜于当前文化研究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