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借鉴购买力平价学说和物价指数原理,以广州市和中山市为例,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种编制静态地区购买力平价指数和动态地区购买力平价指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购买力平价汇总方法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比较项目中,有多种购买力平价汇总方法,应根据经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取得相对合理的比较结果。本文主要介绍在国际比较项目中常用的星形法、BIS法、CK法、最小间隔树法,研究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各种方法对比较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测量贫困程度的方法——贫困购买力平价法。将这种新方法与原有的贫困线和贫困指数等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性地归纳出构建贫困PPP的两个关键点——汇总方法和数据收集。同时,汇总方法和数据收集也是构建贫困PPP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一、国际经济比较中的基本方法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势不可挡,国际交往和合作日益密切,随着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对具有国际可比性与代表性的统计资料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作为独立的统计活动领域的国际经济比较统计也就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国际对比,才能了解本国的国际地位,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与合作中,承担应付的责任,享受应得的优惠。 国际经济比较统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传统的“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汇率法”是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多年来采用的按汇率折算各国GDP的图表集法…  相似文献   

5.
购买力平价项目(PurchasingPowerParityProgram)是欧共体统计局(EUROSTAT)和经合组织(OECD)共同组织的一项活动,其目的是实现各参加国经济总量指标的比较。推算的购买力平价消除了各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比较(如比较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量),作为调整各国工资的修正系数,测量各种货币的购买力、同时,购买力平价也是国际组织考察各国经济实力、实施有关经济政策(如贷款扶持)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目前我国许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对购买力平价法了解不多。本文拟对购买力平价方法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分析Fisher-购买力平价(PPP)指数的缺陷基础上,给出了改进Fisher-PPP指数的基本原理和两种改进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PPP指数形式;并利用这种改进的PPP指数,以1995年为基准年份,测算中国与美国制造业的产出PPP,并与Fisher-PPP指数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GDP总量及其人均水平的国际比较是经济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行政决策的主要依据。GDP国际比较通常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8.
价格指数和购买力平价的公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本文研究价格指数和购买力平价的公理化体系问题。在国内尚未发现任何关于该类问题的文献,在国外此问题的研究文献也是非常少的,并且比较零乱。本文将综合探讨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将对其进行系统化和深入化研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货币的购买力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理论上可以在时间维或空间维或时空维上进行研究。在时间维价格比较中,某个特定几何区域(常指一个国家)货币的购买力被定义成某个精心挑选的价格指数的值,因此在时间维上的比较将涉及到价格指数或数量指数的构造与使用等方法论和实际运用方面的问题。对…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多变量Johansen协整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购买力平价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文章运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名义汇率与中美物价指数之间的多变量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还不能很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规律.不能单从购买力平价理论来判断人民币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新一轮购买力平价比较结果基础上,对2005年OECD各个国家的价格水平、经济实力、生产率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地区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购买力平价(即地区PPP或地区间价格差异指数)作为2011年最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实施方案、方法特点、适用性和优缺点等角度,对国际上较为常见的篮子成本法(包括价格法和单位值法)、Hedonic回归分析法和拓展的恩格尔曲线法等地区PPP编制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西安旅游网站建设的对比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旅游网站的建设对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西安旅游网站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与其他旅游城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选取旅游网站的世界排名、内容丰富性、影响力、服务质量和国际化程度五个指标评价旅游网站建设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西安旅游网站数量偏少,总体质量偏低,但网站在服务质量和国际化程度方面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两种不同类型商品和服务价格数据,研究测算出中美两国价格水平差异程度有所不同。非参数检验和非相似度指数研究表明,对代表性商品而言,中国价格水平低,与美国有显著差异;对同质可比商品而言,中国价格水平接近于美国,部分商品价格甚至高于美国。中美两国价格水平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研究发现,人民币汇价对两国价格水平差异具有一定的传导弹性作用,并且人民币升值的传导作用要大于人民币贬值的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与研究各国对税费形式运用的理论原则与操作方式,对指导我国税费形式运用选择、实现政府提出的"费改税"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启示.目前应加大税收在政府收入以及GDP中所占比例,建立以税收为主、以收费为辅的政府分配机制,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把必要的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纳入规范化的税收轨道,并不断完善现行税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作为消费热点之一的信息消费,其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居民收入规模的影响.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边际倾向大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边际倾向的结果.因此,我国现阶段应该优先在城镇培育信息消费.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承载力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总体发展,因而已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比较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分析各个城市群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人口承载量现状,继而为提高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提出政策建议。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先统计分析出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现状排名,并基于城市群内部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资源对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贡献普遍较大,自然资源的贡献并不均衡,城市群内部城市承载力不均衡;经济理论的实践需要一定程度上政策的支持;政府政策应着重在政绩考核GDP指标单一化、产业引导、宏观经济发展的把握等方面进一步调整,以适应城市群承载力的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数据收录范围、收录年限、数据记录内容、数据质量、更新频率、检索策略、检索界面等7个方面,探讨了国内5个大型光盘数据库系统,总结了每种光盘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摘  要:本文对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利用精算方法与数据定量分析了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效应,最后得到如下结论:与原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新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减弱了代内再分配效应,并且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代际不公平 。  相似文献   

19.
中美税制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国家的税收制度,均随社会经济的演变而演变.一般地,发展中国家多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系,税制简单;发达国家多以所得税为主,税制复杂.中美两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方式及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不同,税制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探寻税收制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对于我国税制改革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Self-Exciting 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SETAR) models are a non-linear variant of conventional linear Autoregressive (AR) models. One advantage of SETAR models over conventional AR models lies in its flexible nature in dealing with possible asymmetric behaviour of economic variables. The concept of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implies that the Error Correction Mechanism (ECM) at a particular interval is inactive as a result of adjustment costs, and active when deviations from equilibrium exceed certain thresholds. For instance, the presence of adjustment costs can, in many circumstances, justify the fact that economic agents intervene to recalibrate back to a tolerable limit, as in the case when the benefits of adjustment are superior to its costs. We introduce an approach that accounts for potential asymmetry and we investigate the presence of the relative version of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hypothesis for 14 countries. Based on a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adaptation of the unit root test procedure suggested by Caner & Hansen (2001), we find evidence of an asymmetric adjustment for the relative version of PPP for eight pairs of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