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振东  张高荣 《理论界》2008,(1):102-103
本文从后实证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后实证主义时期受库恩的“范式”论以及费耶阿本德的非理性主义等科学哲学理论的影响,经济学方法论抛弃了传统实证主义的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而更多地从非理性主义的角度,对传统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进行抨击,企图建立各自的、不同话语下的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然而,正由于后实证主义放弃一切标准,回归具体语境,才导致它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后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实质上只是对原有方法论进行解构,属于解构论而非建构论。也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后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还没有一个取得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世界观的学问,而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一门方法论的学问。其实,严格说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广义的方法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具有一个内在的逻辑体系,主要包括作为认识世界活动的求真求善求美方法、作为改造世界活动的社会实践方法、作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承转中介方法以及作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理论叙述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贯穿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学方法论史上,莱昂纳尔.罗宾斯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著作《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本人被认为是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最后代表。通过对罗宾斯经济思想中的方法论研究的简要评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后实证主义时代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中实证主义痕迹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制度分析,马克思建立了动态的经济发展理论,能够对社会的长期发展趋势做出较好的预测。马克思经济学的这一优越性和特点归根到底是依托了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的方法论具有整体性、现实性和规范性等特点,它使得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或许对经济学中长期存在的方法论之争和目前经济学走出困境都具有某种启发。  相似文献   

5.
张婧 《理论界》2008,(6):114-116
从孔德的实证精神到波普尔对早期实证主义的批判,再到犯罪实证学派的建立,文章系统梳理了实证主义发展的脉络,及其对犯罪学产生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作者认为我国的犯罪学应当认清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功能,重视实证主义的研究进路,并警惕将其教条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标榜自己是与伦理学分离的价值中立的"纯科学"。这种分离是受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及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科学与伦理学的分离,是经济学以此为背景,依据自然科学的科学性标准和研究方法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结果。但因其研究的方法论特点,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与伦理学分离的表象下蕴含着特定的伦理预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性与伦理分析统一的理论,运用其方法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伦理预设进行解析,对于正确认识西方主流经济学并非价值中立的实质,以及其伦理预设的非科学性的理论和方法论根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逻辑实证主义起源于对归纳主义之逻辑缺陷的弥补,但其本身在解释、确证以及理论构建等三个层次上依然存在逻辑问题。尽管逻辑实证主义把理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但它除了为经济学发展了一套更为完善、圆滑的技巧以及提供一些琐碎的统计资料之外,并没有对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实质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共同富裕自亚当·斯密正式提出以来,分别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领域发展演进.这是两条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进路,一条是资本的逻辑,另一条是劳动的逻辑.不同方法论进路下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不同的实践结果,有着不同的理论结局.经济学具有一定程度的实验科学的性质,这不仅体现在从经验或实验材料中进行科学归纳以寻求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路上,还体现在运用经验科学方法展开研究和进行检验上.实践检验证明,按照资本逻辑演进的共同富裕经历了一个从思想到空想再到消弭的过程,其结果印证了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论断,即资本主义积累财富的同时也是贫穷的积累.相比之下,按照劳动逻辑演进的共同富裕经历了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科学变为现实的过程,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0.
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的方法论争论揭示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事实与价值、理解与规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的方法论问题,由此,应采用一种超越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的方法论立场,反对主观与客观的二元论,反对实证主义对事实与价值的区分,社会科学的知识应当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基于理解的或然性的因果规则,社会科学尽管并不拒斥自然科学的归纳方法,但它与自然科学依然有着重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际运用,它是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科学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层面上思考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意味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前提和基础,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基本要求,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是根本原则,中国视野和世界视野的双向融合是必然取向。遵循上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构建才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看法有不少分歧。本文讨论了三个前提性的问题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涵义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总结问题。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 ,作者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的歧异进行了辨析 ,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概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关于人们正确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方法包括:辩证决定论方法、社会本体论方法、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群众路线特别是人民利益标准、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社会评价方法、系统(矛盾)分析方法、历史主义方法。其中,辩证决定论方法是总方法,其他方法则是其展开和补充,体现为"一总多分"的关系,此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提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系统理论,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弥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给人们的实践提供更直接更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人们一直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存在误解.事实上,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本质差异,并不是毫无差别的等同关系,归根结底,是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同样,所谓的世界观的运用不是理论的直接应用,而是用它所蕴含的哲学基本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且始终受哲学根本思维方式规定和制约.推而论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包含"世界观化"维度,也包含"方法论化"维度,而且方法论化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对中国实践经验理论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5.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表述的都是经验之外的命题,由于它们无法被证实真与假,所以根本就没有意义。于是,这种新的实证主义主张用逻辑工具、物理语言对传统哲学进行彻底改造。而反实证主义者则从价值中立的不真实性、经验证实原则的无效性、反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以及归纳法的困境等方面作出反击。在这些相互竞争的理论中,我们的立场应当取决于我们所处的语境。  相似文献   

16.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建设始终是建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环节。本文认为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建设 ,主要是实现三个方面的统一 :世界意识、人类意识与民族意识的统一 ;“返本”与“开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程家明 《河北学刊》2001,21(6):28-31
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也有个方法问题。首先要明白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其次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思维脉络 ;最后要掌握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几个重要环节 :实践的地位 ,对同一性和共性个性及其关系的理解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形成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以其非凡的智慧和胆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哲学方法,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完整体系,只有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住这个体系,才能全面、准确、深刻地揭示这个体系的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迅速兴起和发展,这种思潮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冲击.后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影响,非常清晰地体现在研究主题的扩大、对马克思的核心范畴和基本理论的修正、对区别于唯物辩证法的分析工具的引入与应用上,这种取向导致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多地具有“反马克思主义”的特征,而不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证主义作为哲学概念,历经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下半叶的两段发展,最终将其自身所形成的科学主义取向照进了国际关系理论之中。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作为对其展开批判的阵营中的一支,以马克思主义所发动的哲学革命作为理论立场与出发点,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视角,政治经济学批判为理论内容,在具体理论中超越了实证主义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定下的框架。这一理论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论立场与视角是高于和超越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其既不是经济决定论,也不是对资本主义国际机制的单纯道德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进行理论身份识别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