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与真理     
价值与真理的特性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特性。但是,对客观性一词有不同理解,这些理解直接影响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黑格尔曾经指出,“客观性一词实具有三个意义”:“·第·一为外在事物的意义,以示有别于只是主观的、意谓的、或梦想的东西。·第·二为康德所确认的意义,指普遍性与必然性,以示有别于我们感觉的偶然、特殊和主观的东西。·第·三为刚才所提出的意义,客观性是指思想所把握的事物自身,以示有别于只是我们的思想,与事物的实质和事物的·自·身有区别的主观思想。”1不少人是从上述第一种意义,即从本体论意义上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的,…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从思想的客观性出发,批判了旧唯物论和主观主义的抽象性、形式性;在对抽象普遍性观点的批判中,论述了辩证法原则。黑格尔所做的工作,我们可以认为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所做出的一种努力。“思想的客观性”问题对黑格尔哲学具有奠基性的作用,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性”是马克思哲学批判和继承的起点。可以说,理解黑格尔关于客观思想的理论是把握黑格尔全部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历程中,德罗伊森历史解释学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突出的.作为思考历史科学何以可能,并提出历史科学的方法的历史学家,德罗伊森发展了浪漫主义以来所提出的"理解"概念,历史研究的历史性不仅被意识到而且在历史研究中具有积极意义.历史理解或解释总是从整体到个别,个别到整体,处于无穷的循环之中.虽然其中仍然有黑格尔思辨的历史哲学的影子,但这和伽达默尔后来所提出的"效果历史"和"视域融合"的概念是很接近的.可以说,德罗伊森的历史解释学思想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历史科学的方法论理解,开始包含有本体论的因素.这和20世纪以来解释学的哲学化进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论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解释学存在两个主要方面的缺点 :一是在解释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学科性质问题上的看法还不统一 ,从狄尔泰开始 ,把对历史的认识也看作是解释学的研究对象 ,从而使解释学成为哲学 ,混淆了解释学和哲学的学科界限 ;二是在解释学理论中不能很好地贯彻辩证法 ,割裂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存在着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倾向。因此 ,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解释学的重建。在重建解释学时 ,必须批判地继承以往的解释学 ,贯彻实践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 ,体现理解的主体性和理解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在解释学与哲学的现代发展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从狄尔泰开始的解释学的哲学化与哲学的解释学化,这是解释学的越界和哲学的唯心主义化;二是从伽达默尔开始的解释学的主观主义化.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是当代的主流解释学,在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运动发生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哲学解释学的主观主义解释学立场出发来反思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从哲学解释学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立场出发采反思社会历史问题,有意无意地消解、否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了防止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消解、否定,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重建解释学,用正确的解释学观点来反思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同时要把解释学和哲学区别开采,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学化,不是在解释学的视野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反思社会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思想的转向,意味着哲学逐渐变成了解释学.20世纪哲学中的语言转向,在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海德格尔的解释学不是传统的阐释理论,其哲学文本是阐释之阐释,是对我们所邂逅的东西的长久沉思.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不仅源自干海德格尔的解释学,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海德格尔解释学的关键性纲领,即"语言是存在之家".20世纪的解释学需要改变对哲学活动的理解,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也许重新遮蔽了理解自身.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辩证法 ,在其直接的理论来源上 ,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 ,这是学界所公认的。问题在于 ,承认马克思辩证法的这个直接理论来源 ,要求我们从怎样的辩证法理论出发去反思和发展辩证法 ?因此 ,我们必须重新理解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真实意义。一、“思想体系的时代”的哲学理论  在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解中 ,最大的问题是离开黑格尔哲学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把它说成某种神秘莫测或难以理喻的东西。黑格尔自己曾经说过 ,哲学总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这个关于哲学的基本论断 ,既符合黑格尔哲学本身 ,也应当是研究黑格尔哲…  相似文献   

8.
解释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拓展了人们对思想及其文本的理解,解释学与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勾连在所难免。在学术和思想解放的当下,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多维理解已然成为事实。但解释学不是套语,不是标签,更不是无所不能的"上帝"。解释学功效的生发只能依靠解释的对象而非自身。理论解释不是个人私密化的阐释。从哈姆雷特式的解读到臆造两个马克思再到彻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学的旗号下已面目全非。在这股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学的诠释思潮中,我们不经要问:如何理解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王中江 《学术界》2001,(4):114-125
自从哲学解释学或本体论解释学诞生之后,它就与传统解释学特别是方法论解释学构成了一种尖锐的冲突.冲突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意义、对象、先见和解释的客观性.本文集中考察和疏理了哲学解释学和方法论解释学的各自立场和争论,并以此为基础试图作出积极的反思,以缓解二者之间的紧张.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评介伽达玛哲学解释学的思想著作和论述非常多,但对其哲学解释学思想源头的研究视野大多集中在从表面看来对其影响比较直接的传统解释学上,很少从滋育其解释学思想的德国古典哲学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中寻根比较。因之以其效果历史理论与黑格尔辩证法关系为例,说明德国古典哲学对其哲学解释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是别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