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日益引起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关系到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和公民的文化权利诉求,还关系到城市文化空间的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对城市文化空间具有再造作用,支持着文化消费的大众化和城市文化的创新能力。只有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嵌入到城市文化空间的拓展中,成为空间再造的一部分,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才能有效发挥,公民的文化权利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人类面对来自自身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和挑战,无法回避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悖论,从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维度来审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文化空间由城市传统文化的历史空间、城市现实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以及城市未来文化的伸展空间等方面构成,城市文化空间架构应注意城市空间的文化的绵延性、空间展开的多样性及其超时空性。  相似文献   

4.
5.
西方20世纪前期的先锋派围绕城市空间进行了一系列艺术试验,从而开启了空间乌托邦理论建构的先河.无论是圣埃利亚的"未来主义城市",还是科比西埃的"明天的城市".作为先锋派借助城市空间表达其现代性体验的范本,都希望通过空间关系的激进变革来建构一个和谐美好的理想世界.这种立足于现代技术神话基础之上的空间乌托邦试验最终均归于失败,这一结果深刻揭示出现代性的悖论逻辑,也为当代城市空间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6.
作为实体性行政区之外灵活设立的治理单元,功能区发挥着经济增长排头兵和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的功效,也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规避治理风险,实现政策创新的重要支撑。为实现与行政区的协同,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治理优势,功能区也在不断革新。立足治理单元视角可知,功能区变革分为空间边界扩展和权力结构优化两类。空间边界的扩展包括功能区范围的扩大和直接以行政区作为功能区两种形式;权力结构的优化指功能区管理体制和权力关系的调适。分析功能区治理单元的发展,有助于把握新时代功能区变动的治理意义。功能区的转型升级需要以优化空间治理体系为目标,根据国家战略确定其功能边界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8,(2):243-248
城市公共空间集中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和自身的魅力,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特征正在逐渐减弱或消失。地域文化的阐扬与建构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以江西为例,城市公共空间地域文化的阐扬与建构有两条主线:一是对江西地域文化资源深入分析与遴选,将具有江西鲜明特点、丰富文化内涵、较高艺术价值的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提炼江西地域文化符号;二是树立正确的地域文化观念,保护、阐扬、建构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下,研究江西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空间问题是指人类改造和建构空间的活动及其结果对人类生活所具有的影响和意义。空间问题的当代凸显及其发展使传统社会理论研究遭遇重大挑战,给当代社会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解和把握空间的社会性构成了空间维度的社会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前提。空间维度的社会理论创新表现为历史与逻辑双重建构的过程,既是观念内容的创新过程又是理论形式的创新过程。当代社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结果和表现就是城市哲学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人口分布、企业布局、交通规划、城市用地和住宅建设等城市空间要素利用的各方面来看,上海目前的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单一中心即“同心圆”结构特征,中心城市的空间要素配置出现失衡状态,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心城市空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政府替代市场”。因此, 从空间资源配置角度看,上海城市发展应进行以下转变:一是城市发展模式必须从传统的“同心圆”转向“多中心”或者“多核化”城市发展模式;二是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必须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非均衡资源配置转向市场引导型的均衡资源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世界新文化产业分工理论和"城市文化资本"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首次提出了本土化特色文化城市理论的结构框架、研究与建构入径、新的理论内核,特别是在总结、研究、比较国内外特色文化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提出了中国本土化的特色文化城市的核心价值论、"双核理论"和特色文化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建构操作的整体范式。  相似文献   

11.
刘勇 《中州学刊》2006,(6):97-100
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对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这方面,各级城区政府要引导社区通过完善自身服务组织体系,为居民提供周到的服务,以此为途径推进城市社区服务经济的发展;要以社区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增进街道和社区管理层与辖区楼宇入驻公司企业家群体的沟通、理解和友谊,提高综合配套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和高品位的文化特色,精心规划和打造现代化的商业街区,最大限度地提升特色街的文化品位和档次;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社区文化产业,以推动中心城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逻辑的背景下,城市化变成物化的单线过程,精神上的城市化却被忽略了。客观分析文化建设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才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是一种场域与规则的统一体,也是实现公共空间这一功能的最小单位。除具有公共空间的一般特性外,还兼具结构松散与潜规则并行、市民和新市民社会整合的初级单位、文化内涵的符号统一等特点。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从单一走向多元,但其建设过程中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居民公共意识不够、空间建设特色不明显等诸多问题。需要把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成为人性化场所,把它当成一种可回收的资源.一种实现社会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催生北京城市空间新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世界城市正在成为北京市发展的新目标和迎接全球化世界城市竞争面临的任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奠定了北京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也不断改造着传统城市空间的格局。发展文化经济的战略决策和生动实践更是提高了城市能级,形成了新的文化亮点,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国家通道和世界看中国的代表性城市,北京正在以国际创意之都新秀的形象迈向世界城市行列。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鉴于此,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时代命题。在此,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与过程、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基本导向,长三角日益成为城市地区,其内部的城市体系的空间重构日益重要,核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备受关注.阐述了基于国家区域政策变迁和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的空间重构,以及地方城市竞争态势下区域协调发展与多层次区域空间管治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品等,它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重庆历史文化遗产和建设城市文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的主要增值部分在于文化创意.文化创意来自于文化资源的平台,却又具有独特的规律.中国这样一个文化资源大国,面临着如何通过文化创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球化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中国城市政府以何种方式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地方城市政府在应对全球一体化挑战时,区域城市生产力的提升应当采取何种对策?在全球化的产业价值链中,中国城市竞争力和城市能级的成长动力是什么?这些问题是中国所有城市都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应该探寻的战略与战术模式。全球价值链的建构是通过全球城市价值链的建构来完成的,因此,全球城市价值链介入的方式和区位占有的方式,是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高端介入的成功,也就没有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花建 《社会科学》2006,(6):43-49
以文化内容的创造为核心的21世纪文化产业,是在信息科技快速进步的背景下发展的,也是在城市空间中不断集聚的.三者互动的大趋势,要求政府部门、企业、科技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形成一种新的合力发展与监督共享机制,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和周边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