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希留的灰色生态学为我们理解生态学思想打开了全新视野。维希留指出,伴随交通和通信技术带来的时空压缩正在改变环境的尺度和维度,并因此给我们的生存造成破坏性后果。他提出一种灰色生态学构想,把技术及其文化后果置于生态学关切的根基。与流行生态学关心的是具体的物质污染问题不同,灰色生态学批判基于黑格尔的灰色本体论视角,聚焦距离污染,即速度对自然的实际大小的深度污染。与此同时,他通过“灰色生态学”概念进一步揭示了不断加速的世界所面临的距离污染、空间污染、认知污染等重大挑战,这些挑战使得基于空间的生存变得抽象,因而带来各种生存危机。灰色生态学通过速度圈污染揭示了人类改造世界过程中技术对环境和人类存在的深层次影响,并由此提出克服危机的启示,从而实现人与科学的进步认知、人与技术的和谐相融、人与世界的亲近体验。维希留的灰色生态学思想在全部的生态学思想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卓承芳  文佚敏 《浙江社会科学》2022,(8):106-112+159-160
生命政治学是法国哲学家福柯提出的一种现代性批判新视角,该视角旨在从权力(政治)与身体的关系阐明现代社会的统治特点及其后果,即基于合理性和效率对以身体为中心的人的生活的全面规训。这种趋势的最终后果便是边沁设计的全景监狱为原型的监视和规训牢笼。随着加速技术的发展及其负面后果的增强,法国哲学家维希留提出了对现代性规训的另一种批判视角,即速度政治学。在这种视角中,加速度决定了现代环境以及人的生存,诸如实时、微型化等速度技术的全面运用,人类生存空间的地点性被侵蚀,人类的身体和灵魂被“内殖民”,最终速度虚无主义将世界夷平为存在的荒漠。针对这一事态,维希留基于速度经济学提出了加速现代性语境下以速度控制为中心的新型解放议程。尽管维希留的这一技术批判并没有真正打开当代语境中的社会与人的解放真正道路,但他指认了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变化:从环境角度来说,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法兰克福学派所称的“工厂铁幕”,而是实时通讯所建构的“速度牢笼”;从主体的角度来,我们面对的不再是福柯假设的工业时代的人口,而是光速通讯时代的人口。因为这一点,现代性批判在关注生命之际,必须建立自己的速度座架。  相似文献   

3.
作为当代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詹姆斯·奥康纳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环境危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从资本主义积累、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以及生态殖民主义方面阐述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产生无法避免。而存在于资本主义内部的双重矛盾决定了其无法克服这个危机,而生态学社会主义的实现则是破解生态危机最好的方式。全面梳理和研究奥康纳的生态批判思想,对我们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因其高度关注生态问题的社会政治维度,并将当代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归结为现存制度本身,使其在理论上独树一帜并产生重要影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主要体现在:(1)在作为社会政治基础的经济层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倡导小规模、分散化生产的经济模式;(2)在社会层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要真正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在社会改造过程中逐步构建与生态理性相吻合的价值观与消费观;(3)在政治层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明确提出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的主张。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是通过对资本追求利润本性和资本运行逻辑与生态危机关系的分析,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支配的全球权力体系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指导下的技术使用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生态危机,资本物欲至上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会进一步强化生态危机.只有构建以反对资本逻辑为宗旨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彻底解决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要求通过劳动创造幸福观和新型的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克服消费主义生存方式及其意识形态,构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的完整内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在理论基础、理论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归宿以及如何看待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解决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上,同"深绿"思潮和"浅绿"思潮存在着根本区别.他们分别代表了以抽象的伦理生态共同体思想还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共同体思想为指导、维护资本的利益还是反对资本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经济增长与解决生态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对立起来还是把它们统一起来的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建构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思想,摆脱具有浓厚的以资本与西方为中心的价值立场的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束缚,坚持把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技术运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斯特强烈斥责以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从外在嫁接、整合生态学和马克思思想,转而从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中挖掘、培植生态学维度,以此完成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由于他过分单一演绎马克思生态学维度批判,复兴抽象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直接导致其对马克思思想的支离破碎的曲解,弱化马克思思想的批判向度,甚至一度背离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人的解放和自然复活在存在论层面的统一以及马克思具有存在论高度的共产主义实践.福斯特虽然找到了生态危机的根源,但在克服生态危机、解决人对自然异化等关键问题凸显出其理论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剖析科学技术的消极社会功能为立足点阐发了科技伦理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合理性"这一科技伦理的核心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有着明显的伦理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当前应当如何对待科技及其应用问题、科技同伦理的关系问题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对解决中国科技发展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兴学派.在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生态问题的批判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异化消费理论、稳态经济理论,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我们批判资本主义现实、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促进生态和谐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危机的初露端倪吸引了众多学者从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二者的关联视角展开争论。从生态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的审视在现实性和可能性两个维度共同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转向,从人与自然界关系层面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这次理论转向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还原了生态学向度,对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二者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蔡萍  华章琳 《学术论坛》2007,30(7):66-69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作为试图把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与研究,但是在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定位上存在着一个有待探讨的理论问题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文章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前全球生态问题研究最有成就的流派之一,它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生态危机的分析以及异化消费理论、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激发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加强地区及国际间生态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外城市居住空间的生态学研究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娟 《兰州学刊》2011,(11):80-84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之一。古典人类生态学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城市居住空间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心模型三大经典模型。现代生态学认为社会是个生态系统复合体,文化赋予空间特质。社会生态学认为前两者割裂了生态与社会的关系,应从整体性和最根本的社会制度去研究城市居住空间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文婷 《中州学刊》2006,42(1):167-17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内部和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我们认为,二者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问题上,二者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阐释上,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界影响越来越大。它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特征,认为造成当今严重生态危机的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出资本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只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除生态危机,表现了这一学术流派的批判性与革命性,赋有了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忠友 《北方论丛》2016,(3):127-13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生态学、系统论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它从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刻地揭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全面的生态批判,指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反生态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还描绘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的图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根源、价值观转向以及社会制度变革的深刻剖析,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晏辉 《河北学刊》2006,26(1):28-34
环境在本质上属于文化的范畴,是由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产品所构成的人的生存空间和意义空间。作为过程, 它表现为自然的人化;作为结果,它表现为人化的自然,健康的环境乃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必须基于价值与文化的维度研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参照,以他人、社会甚至代际利益作为评价环境的价值尺度,并以追求和谐与幸福为旨归。环境哲学的人文生态学转向乃是人类在解决自然生态的进程中求助于人性化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人类正确对待自然的观念方式、政治方式、制度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解决自然生态的根本出路,也是试图拥有真正人的生活的一种努力。重建人文生态具有双重效应: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文化基础;为追求人的身心和谐与心灵净化提供现实基础。本文在梳理生态学的人文生态学转向及其限制、环境哲学及其局限的基础上,试图寻找造成环境问题的社会设置基础,主张构建人文生态是解决生态危机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过度生产”和“异化消费”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生态系统的有限性和人们追求无限增长之间的矛盾形成的“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必然引起社会变革。当前河流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生产关系的扩张和人们对河流的过度消费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提出建立一种积极稳定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重视河流的价值基础地位,实现制度和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双重变革,对河流消费行为进行生态约束、引领和规范,并实行适度的消费方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及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为现代社会河流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环境哲学的另类形态:人文生态学(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辉 《河北学刊》2005,25(6):29-35
环境在本质上属于文化范畴,是由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产品所构成的人的生存空间和意义空间。作为过程,它表现为自然的人化;作为结果,它表现为人化的自然,健康的环境乃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必须基于价值与文化的维度来研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参照,以他人、社会甚至代际利益作为评价环境的价值尺度,并以追求和谐与幸福为旨归。环境哲学的人文生态学转向乃是人类在解决自然生态的进程中求助于人性化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人类正确对待自然的观念方式、政治方式、制度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解决自然生态的根本出路,也是试图拥有真正人的生活的一种努力。重建人文生态具有双重效应: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文化基础;为追求人的身心和谐与心灵净化提供现实基础。本文在梳理生态学的人文生态学转向与限制、环境哲学及其局限的基础上,试图寻找造成环境问题的社会设置基础,主张构建人文生态是解决生态危机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小说《生态乌托邦》中人口问题、经济问题、生态整体观和自我认同与实现等问题的深层生态学解读,论述了《生态乌托邦》对美国的工业社会消费主义文化观念的批判以及对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该小说不仅是对深层生态学理论的最好注解,也对清除现代性危机,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庆娣 《学术论坛》2008,31(3):18-21
福斯特以"反生态的马克思"的批判为逻辑起点,围绕核心问题"马克思与生态学的关系",重建了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奥康纳阵营的学者们对福斯特关于"马克思与生态学的关系"的论证提出批评.但是,只有回到福斯特和马克思的文本,结合全球生态问题,才能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