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庆富  华仁海 《统计研究》2011,28(11):80-86
 为探索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效应,本文从日间交易信息和隔夜信息两个角度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是双向的,股票现货对股指期货的风险溢出要大于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的风险溢出;并且,一市场收益对另一市场收益的影响具有正向杠杆效应,一市场风险对另一市场风险的冲击却具有反向杠杆效应;此外,尽管只有股指期货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其日间收益具有预测能力,但任一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另一市场的日间波动均存在显著的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2.
运用二维非对称BEKK-GARCH模型,考察了上海金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收益率的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铝期货与现货收益率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铜期货与现货收益率波动溢出效应不显著;铜、铝期货、现货市场间都存在双向的波动非对称效应,都对来自对方市场的"消息"的冲击有显著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建立GARCH族模型研究股票市场和黄金市场收益的波动性、波动的非对称性以及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股票市场和黄金市场的收益率均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2)GARCH(1,1)模型能够很好地消除两市收益率的条件异方差性,方差方程中的ARCH项和GARCH项的系数之和接近1,表明冲击对条件方差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持续性;(3)两市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所不同的是股票市场中坏消息引起的波动比同等好消息引起的波动要大,而黄金市场中好消息引起的波动比同等坏消息引起的波动要大;(4)股票市场和黄金市场之间存在溢出效应,但是溢出效应是不对称的、单向的。黄金市场的波动能够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而股票市场的波动不能引起黄金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沪港台股市在收益率波动上存在相关性。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Chi-plot图检验两种方法分别对沪港台股市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沪台股市的收益率波动存在双向传导效应,沪港两市的收益波动仅存在显著的港市对沪市的单向“溢出效应”,而沪台两市传导效应相对较弱。但沪港台三市的收益波动均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5.
秦秀红 《统计与决策》2012,(12):153-155
"周日效应"指股票市场在一周中的某一天的平均收益率比一周内其它任何一天的平均收益率高或者低,且在统计上有显著性。由于研究发现周一的平均收益率显著低于其它时间,而周五的平均收益率显著高于其它时间。文章选用上证指数2006~2010年的股票收益率作为样本来进行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采用Eviews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利用广义条件异方差自回归模型(GARCH)分析中国上海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周日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国股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一方面,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受到收益率计算时间间隔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模效应已经消失,而账面市值比效应只在2003年以后才变得显著。这些特征与中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和过度投机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信息的非对称效应及对上证综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EGARCH-M,TGARCH-M和PGARCH-M具有非对称效应的均值模型,对上证指数收益率波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模型均能很好地反映收益率序列的非对称杠杆效应及期望收益和期望风险的正向关系,并通过信息影响曲线(News Impact Curves)直观看出利空、利好消息的非对称反映,进而比较选择能更好地拟合此序列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赵华  王杰 《统计研究》2018,35(7):49-61
本文基于混频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之间的时变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之间收益率与波动率的溢出效应呈现显著的时变特征,溢出效应在金融危机期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后呈现下降态势,且易受到极端事件的影响;在大部分考察时期内存在股票市场向实体经济的波动率溢出效应,而债券市场相对于实体经济则从考察初期波动率溢出效应的净输入方转化为中后期的波动率溢出效应的净输出方。进一步分析收益率与波动率总溢出指数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极端事件、宏观经济代理变量和期限利差对于溢出效应具有正向影响,泰德利差对波动率总溢出指数具有负向影响,而投资者情绪指数对收益率总溢出指数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海股市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1997~2002年上海股市收益率数据分别按照β、规模、账面/市值比进行排序、分组,并进行横截面回归检验,发现β与股票组合收益之间缺乏显著的相关性,相反流通市值和账面/市值比这两个易于测度的变量对收益率变化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收益率与规模强负相关,与账面/市值比强正相关,这一结论说明上海股市存在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上海股市的规模效应并没有明显的"月份效应"。  相似文献   

10.
姜红艳  朱迪  武鹏 《统计与决策》2016,(14):148-151
文章基于2000年1月4日至2014年7月4日上证综合指数和美元指数的日交易数据,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结束等关键时间节点划分时期,使用二元BEKK模型考察各时期上证综合指数与美元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和金融危机对上证综合指数与美元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有显著的影响,构建中关两国之间良好的信息传递渠道十分必要,而更为灵活和富有弹性的汇率则更加有利于我国股票市场充分反映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刘飞 《统计与决策》2013,(5):162-165
文章针对沪深300指数日收盘数据尖峰、肥尾、偏态特征,利用似然比检验选取广义误差分布作为TGARCH模型扰动分布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MA-TGARCH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和交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股指期货推出降低了股市的波动性,减少了市场风险;(2)波动干扰信息能够更快地反应到现货市场中,改善了股市的交易效率(3)股指期货推出后,波动非对称性有所减弱,但杠杆效应统计检验不显著.以上结论说明我国股指期货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它的推出加速了信息的传递速度,降低了市场风险,对于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效率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上市时间短,与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国企改革等方面的联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文章应用含二阶非对称效应的TARCH模型分析深证综指收益率波动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深证综指收益率的变动受滞后1、4阶影响较强;深证综指收益率存在较强的条件异方差,而TARCH模型能较好的消除条件异方差.相对于好消息而言,不利消息对深证综指收益率的冲击要大,且总体上存在较为明显的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招商银行超高频数据,文章检验得出交易持续期日内效应呈现倒V形状,并以ACD模型和UHF-GARCH模型分析交易持续期变化规律以及其对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股票的交易持续期存在集聚效应,并且交易持续期越长,收益率越高,分析表明较长的交易持续期是由于市场参与者缺乏有效信息,知情交易者较少导致,为我国证券市场微观制度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及其相应指数的高频数据,克服了传统BEKK和DCC模型的不足,通过建立VECM-DCC-VARMA-AGARCH模型考察股市危机期间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信息传导关系与风险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股市危机期间股指期货具有很强的价格引导和风险传染效应,股指期货的持续波动加剧了股票市场的进一步波动。因此,提出风险传染效应与市值规模相关、非对称效应和非预期冲击效应与市值规模负相关、波动的风险传染效应与市值规模正相关。危机时期,应抑制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过度投机,对股指期货采取限制开仓、提高交易保证金和交易手续费都是正确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监管当局健全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区制转移模型、离散选择模型等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的非线性效应表征不同:在区制1,基础设施建设、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显著挤入效应,而政府消费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在区制2,基础设施投资、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而社会保障支出、政府消费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变大.税收对私人投资也存在非线性影响.预期效应、信誉效应和劳动力市场效应等能够对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提供解释,相对而言,预期效应的解释力最强.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垄断不仅涉及到效率问题,同时也关乎收入分配效应.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价格有影响效应,由于要素价格过度不均等导致资源配置的偏离,而且垄断对个人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产生效应,加剧了行业问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以分析结论为基础,提出了破除垄断、减少行业收入差距.并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政策建议.以降低经济转型期间民众不确定性感受.  相似文献   

17.
针对周内各日收益率差异的来源问题,在引入非理性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周末效应的超额收益率模型.该模型利用投资者对小概率的反应偏差来衡量投资者非理性偏差,考虑非理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对周内各日的超额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尚玉皇  张皓越 《统计研究》2023,(10):109-123
及时反映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动态作用机制是大数据时代制定前瞻性货币政策和投资决策分析的关键。重大突发事件增加了动态经济机制的不确定性,有必要挖掘高频信息加以识别。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非规则混频宏观利率期限结构(IR-MF-NS)模型,并基于我国国债收益率和宏观经济信息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与传统模型相比,新模型国债收益率的拟合效果有所改善;国债收益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存在相互作用机制,实体经济活动与斜率因子呈负相关关系,这与我国逆周期监管目标相一致;高频曲度因子对通货膨胀产生显著正向持续性冲击,验证了曲度因子在高频数据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结论;经济机制受信息频率影响,低频数据的“平滑效应”使得低频经济机制表现出平稳效果;高频数据因为信息波动产生“反转效应”使得低频机制和高频机制出现背离;受到重大突发事件的冲击后,国债收益率与宏观基本面的联动性出现系统性减弱,期限结构因子的预测方差作用降低,而宏观基本面对国债收益率预测方差的贡献增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小二乘法和GARCH模型分析其股票价格变动是否存在异于其他行业的季节效应。结论显示: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收益率存在着冬季、夏季效应;考察其月份效应,发现存在着异于其他行业的二月、六月及十月效应;表现出了农业行业固有的特点,即受自然气候、农时规律的影响很大,其股票价格表现了显著的季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与营销活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对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逆向选择和造核风险等都是由非对你信息引起的.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交易双方由于信息不完全而无法从事交易,甚至使交易停止.因此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状况,促使交易顺利进行,就成为营销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是讨论信息不对称对市场营销活动有什么影响.并就如何减少这种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一、信息不对称对交易双方经济行为的影响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行为人对于同一经济事件掌握的信息负有差异.即部分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