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里的人们既包括各层级的决策者,更包括生活、工作于基层的广大民众。毛泽东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认识世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标志着美欧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方式的破产以及金钱挟持民主政治的残畸,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为人类社会大势所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大国崛起、争取全球治理规则话语主动权创造了历史机遇。当前中国话语权建构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进行话语权遏制;二是中国话语体系自身存在不足,特别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本土话语的缺失,甚至服务于西方话语传播以及增强西方话语霸权。中国话语权建构的基本途径包括:一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权内容;二是通过增强国家硬实力来提升软实力;三是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研究;四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回应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五是建立平等对话交流的中国话语权;六是建构中国话语权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4.
借鉴福柯的话语理论,重新认识"西方中心主义"现代社会科学与国家分析框架下的"海洋国家"话语,指出"海洋国家"实质上是马汉"海权论"话语策略中的一个概念;麦金德则通过海陆二分法和民主、专制二分法的组合,构建出"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的对立。西方"海洋国家论"通过对历史上海洋国家从话语对象、陈述方式的"偏移",重构"海洋国家"的概念,并不完全符合世界历史上所有海洋国家发展的事实和实践。从文明的角度入手,提出新论述,重构海洋世界历史的新体系,塑造不同类型"海洋国家"的形象,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学术话语创新是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需要,是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任务。深刻把握学术话语创新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术话语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和学术话语传播创新的关系,注重学术借鉴与独创的内在衔接、个体与集体的有机结合、中国与世界的思维转换、创新与应用的相互对接,才能有效提升学术话语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近四十年来,中国以独特的道路和方式实现了大国崛起,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溢出乃至颠覆了基于西方历史经验得出的社会科学结论。伴随着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一方面是西学范式和框架对于中国经验与现实的解释效能愈见式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渐次转向尊重自身的事实和特点,提出了从学理上发现并阐述"真实的中国"、锻造尊重本土经验的理论模型的新时代课题;另一方面,中国也亟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与其经济实力和地位相匹配的思想、学术、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与软实力。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之下,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炼出带有中国标识的概念范畴。"讲话"发表之后,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无不标示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土化的新进展。从话语体系构建的视角来看,上述探索只不过意味着破题立论,一系列涉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的重大话题亟待展开。有鉴于此,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的指导下,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于2018年夏初主办了以"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题的专题研讨会,以期推动相关探讨向纵深发展。本期推出的这组笔谈,即属此次专题研讨会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7.
《东岳论丛》2016,(9):5-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是关键,文化为根本。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最高形态,其基本表现形式是思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内在灵魂,是社会和谐与历史进步的根本保障。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和深刻影响国家战略实施与世界未来发展。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鲜明的人类意识、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指导性、学术创新性和专业系统性,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最新部署和纲领文献,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动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成为承担文化大国责任、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实际行动。由此,《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必然成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的文化之"根"与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8.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我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研究部署推进到新的更高阶段,并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迫切要求.落实好这一要求,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体现中国特色、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加强对外宣传、聚焦国际问题、培养学贯中西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背景下,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把握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话语体系下加以审视,重视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内在关联。新时代,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话语权体系中的指导地位,构建面向日常生活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历史唯物主义话语体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优势,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路径是大力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以及创新面向日常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传播方式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体系哲学"作为旧哲学的代名词具有本质主义、结构强制和"终极真理"的共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革命性地颠覆了"体系哲学",建立了始终面向现代世界历史,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可开放的哲学体系;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是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在廓清"体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改善人类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反映着一个民族思维成熟的程度和对世界探索的深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崛起中的民族和国家,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繁荣.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16,(12)
当今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但话语体系建设,较之中国的飞速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如此"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呼唤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而话语体系的逻辑架构应确立并遵循突出时代主旋律的原则,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原则和塑造国家和平发展形象的原则。在此架构下,应实施的具体策略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夯实建设话语体系的坚实基础,彰显和平发展的价值理念,使之成为话语体系的重要支撑;与海外汉学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话语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培养一批拥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理论家,为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立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智库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四十年来,中国以独特的道路和方式实现了大国崛起,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溢出乃至颠覆了基于西方历史经验得出的社会科学结论。伴随着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一方面是西学范式和框架对于中国经验与现实的解释效能愈见式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渐次转向尊重自身的事实和特点,提出了从学理上发现并阐述“真实的中国”、锻造尊重本土经验的理论模型的新时代课题;另一方面,中国也亟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与其经济实力和地位相匹配的思想、学术、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与软实力。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之下,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炼出带有中国标识的概念范畴。“讲话”发表之后,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无不标示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土化的新进展。从话语体系构建的视角来看,上述探索只不过意味着破题立论,一系列涉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的重大话题亟待展开。有鉴于此,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的指导下,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于2018年夏初主办了以“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题的专题研讨会,以期推动相关探讨向纵深发展。本期推出的这组笔谈,即属此次专题研讨会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4.
近四十年来,中国以独特的道路和方式实现了大国崛起,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溢出乃至颠覆了基于西方历史经验得出的社会科学结论。伴随着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一方面是西学范式和框架对于中国经验与现实的解释效能愈见式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渐次转向尊重自身的事实和特点,提出了从学理上发现并阐述“真实的中国”、锻造尊重本土经验的理论模型的新时代课题;另一方面,中国也亟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与其经济实力和地位相匹配的思想、学术、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与软实力。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之下,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炼出带有中国标识的概念范畴。“讲话”发表之后,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无不标示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土化的新进展。从话语体系构建的视角来看,上述探索只不过意味着破题立论,一系列涉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的重大话题亟待展开。有鉴于此,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的指导下,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于2018年夏初主办了以“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题的专题研讨会,以期推动相关探讨向纵深发展。本期推出的这组笔谈,即属此次专题研讨会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5.
近四十年来,中国以独特的道路和方式实现了大国崛起,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溢出乃至颠覆了基于西方历史经验得出的社会科学结论。伴随着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一方面是西学范式和框架对于中国经验与现实的解释效能愈见式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渐次转向尊重自身的事实和特点,提出了从学理上发现并阐述“真实的中国”、锻造尊重本土经验的理论模型的新时代课题;另一方面,中国也亟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与其经济实力和地位相匹配的思想、学术、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与软实力。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之下,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炼出带有中国标识的概念范畴。“讲话”发表之后,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无不标示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土化的新进展。从话语体系构建的视角来看,上述探索只不过意味着破题立论,一系列涉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的重大话题亟待展开。有鉴于此,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的指导下,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于2018年夏初主办了以“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题的专题研讨会,以期推动相关探讨向纵深发展。本期推出的这组笔谈,即属此次专题研讨会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6.
近四十年来,中国以独特的道路和方式实现了大国崛起,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溢出乃至颠覆了基于西方历史经验得出的社会科学结论。伴随着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一方面是西学范式和框架对于中国经验与现实的解释效能愈见式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渐次转向尊重自身的事实和特点,提出了从学理上发现并阐述“真实的中国”、锻造尊重本土经验的理论模型的新时代课题;另一方面,中国也亟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与其经济实力和地位相匹配的思想、学术、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与软实力。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之下,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炼出带有中国标识的概念范畴。“讲话”发表之后,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无不标示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土化的新进展。从话语体系构建的视角来看,上述探索只不过意味着破题立论,一系列涉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的重大话题亟待展开。有鉴于此,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的指导下,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于2018年夏初主办了以“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题的专题研讨会,以期推动相关探讨向纵深发展。本期推出的这组笔谈,即属此次专题研讨会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7.
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一种综合的、高品格的学术话语形态,具有民族性内涵、科学性内涵和大众性内涵。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这是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其发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功能的必然要求,是其"走出去"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统、道统和学统,使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成为新世纪中国学术的主流,成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虽然我们在中国特色教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引导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升中国教育学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元研究、历史演变研究、建构方法论研究、核心主题和内容研究、话语权的提升和国际传播研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需要我们明确多元的研究视角,把握研究的目标,厘清研究思路、寻求研究路径、推进研究行动、实现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句话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要义,哲学社会科学要从解释世界的话语体系变成改造世界的话语体系,这中间有一个理论和方法的转换问题。并非所有的哲学家都能在这两种体系中自由的转化,对于大多数哲学家而言,哲学只是解释世界的话语体系,而无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正面临着“双重失语”的困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话语体系的有关概念、范畴和术语等基本概念有待进一步厘清,因此,需要从树立问题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和把握时代精神等三个维度,开展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创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