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市场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聚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将市场化和产业集聚作为刻画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视角,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理论与实证分析检验市场化、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全域层面市场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分区域层面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在东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但不明显,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应。第二,产业集聚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在东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第三,不同市场化水平对新型城镇化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应,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分析发现,较高水平的市场化才能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同时,市场化水平越高,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第四,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因此,要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持续发挥产业集聚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了1999~2012年我国物流产业综合效率,然后基于外商投资“数量扩张”和“技术提升”视角,实证分析了外商投资质量对我国物流产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量扩张式的外商投资规模增加对我国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并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基于技术提升的外商投资质量对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存在明显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外商投资技术水平和盈利水平对物流产业效率带来的促进作用。外商投资盈利水平与外商投资规模在影响我国物流产业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技术创新也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运行效率、社会福利水平与共享经济成果、自然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污染三个维度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作用于经济结构与市场体系、国民经济素质与人力资本两个维度抑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影响并不显著。分区域观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融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却抑制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内涵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以及国民经济素质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从六个维度出发测度了进入新常态后2012年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并通过对各省区数量和质量增长的对比得到增长数量偏离质量较大的省份。从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东部地区普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高质量型经济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在产业结构、改革成果分配、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等方面还需要不断调整和摸索。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前城市网络和金融地理研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城市金融中心性指标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运用中国2006—2016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网络视角下的金融发展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城市金融中心性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质量将上升0.024~0.039个百分点。城市金融中心性的增强主要通过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生产资本形成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其中产业升级效应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此外,研究还发现,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表现较强,而其他地区较弱。金融危机前后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质量的影响明显不同,危机后的作用效果下降明显。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从而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改变知识产权发展“大而不强”的局面,我国从2012年开始逐步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并不断扩大示范范围。本文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006—2018年26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高了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的改变以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力度的提升是重要的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对东部地区城市、三线及以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促进作用更大。本文为我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张良 《统计研究》2012,29(9):51-56
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从增长中受益。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源泉结构和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来影响经济增长质量。本文结合近30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性作出评价,并采取1995-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本深化与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全球化等角度论证我国经济发展中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程莉  王琴 《统计与决策》2020,(1):96-100
文章以重庆市为例,构建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然后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了重庆“产业-城乡-消费”三维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重庆直辖以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分值从1997年的1.10增加到2016年的9.86,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影响效应上,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提升以及消费结构升级均对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ICT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机理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通信技术(ICT)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与通用目的技术,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其基本机理是:大规模ICT资本投资、ICT生产部门生产率迅速增长以及ICT对传统产业部门的大规模信息化改造,将显著提升要素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利用增长核算模型和两部门模型,在测算我国ICT生产性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对ICT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我国ICT资本投入增长迅速且资本深化效应明显,ICT资本对经济总产出的贡献份额呈上升趋势;ICT产业TFP增长率显著高于整体经济平均水平,且对整体经济生产率提升作用逐渐强化;ICT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带动作用较明显,但溢出效应尚不显著且存在一定的时滞;相较于ICT制造业,软件业对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不明显。为此,应着力提升ICT投资效率,强化ICT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进一步深化ICT融合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是科学评估地区发展质量的基础。遵循"发展基础—发展途径—发展目标"这一逻辑过程,从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三个维度构建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提出用创新驱动努力衡量动力变革,用单要素、全要素生产率度量效率变革,用产业体系质量、区际关系质量、地区分配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衡量质量变革,并选取24个指标构成完整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8—2017年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并用障碍度模型分析阻碍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山西高质量发展指数在2008—2017年间呈微弱上升趋势,但期间波动较大,要素效率低下、创新能力提升困难等是当前山西高质量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实证结果对山西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1985年工业普查的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振裕 《统计研究》1988,5(1):45-48
中国政府在1983年11月决定进行1985年全国工业普查。普查的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重点是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大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普查采用直接发表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方法。对35 8702个工业企业采用直接发表调查,其中,71 071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填报甲类表,62 970个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填报乙类表,224 148个农村乡办和城镇街道办工业  相似文献   

12.
王浩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16(Z1):109-112
文章从陕西省高教现状出发,提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几项举措,即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强化教育质量意识;进一步调整高教收费制度;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中都应渗透素质教育.统计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要从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统计课程体系,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完善教学考评制度等途径着手,从统计教育各环节、各方面配套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15.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products, there are two things we have to consider; how to measure the quality and how to improve it. The former is discussed in section 2 by introducing the difference in quality levels between Japan and USA.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all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products, an on-lin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design is proposed as the one which is more economical than removing defec- tives after manufacturing by conducting inspection. It has been ma?y Japanese companies' policy to keep pro- cess conditions at best in order to produce uniform products as far as possib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timum feed-back process control system design by checking eith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r process pa- rameters after introducing overall quality countermea- sures starting with product design.  相似文献   

16.
17.
一、引言挪威统计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改善统计数据质量。过去传统的做法集中在数据的最后把关上,如避免数据报表和出版的错误,以及改善抽样误差估计值的准确性。为此我们的质量概念变得越来越广泛。十年前的数据主要是满足计划和研究用户的需求。但过去的十年,我们已经逐步改变  相似文献   

18.
李筱乐 《统计研究》2016,33(7):78-84
本文在Antweiler研究框架基础上,结合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企业排污的一般模型,并使用“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基于中国省际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考察契约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契约制度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契约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企业倾向于投入“减排专用资本”进行污染减排活动,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但是这种积极作用在契约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用行业本身的污染强度属性则可以解释这一“反常”的结果。为克服内生性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再估计,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9.
对统计调查质量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界定统计调查质量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文献中统计调查质量维度。按照统计调查过程和统计调查主体纵横两个方向分别对统计质量特性进行分解,并对纵横两个方向进行整合分析。最后给出这种分解的统计质量评估、管理和改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人口素质内涵进行了较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提出了在西部开发中如何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