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最早的华人移民社区——唐人街,出现于19世纪末,它是美国历史上西海岸反华运动和1882年联邦政府排华法案产生的直接结果。在随后的发展中,唐人街逐渐形成了它鲜明的族裔文化和经济特色,赢得了早期华人移民的认同,成为美国最具特色的族裔聚居区之一。在过去的30多年间,伴随着华裔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新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加,美国华人移民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传统的东西海岸华人聚居城市及其他城市中涌现出许多与唐人街有着质的差别的新华人聚居区,纽约市的法拉盛社区和洛杉矶地区的蒙特利公园市就是其中的典型。当今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成为目前移民社会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族裔资本为中心”的解释性框架,可以尝试解释“美国华人移民社区转型”的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美国被称为"世界民族大熔炉",唐人街,小意大利,小韩国……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汇集到这片土地上来。早期的移民秉持着美国梦,坚信着在这个自由的国度中,依靠奋斗便可以拥有地位和财富。若干年以后,这些老移民的后代们,非洲裔、亚裔、拉丁裔的年轻人,却有了新的共同点,他们的偶像变成了嘻哈帝国的艺人们,他们的美国梦已和嘻哈文化息息相关。对少数族裔群体的嘻哈文化发展进行研究,可以透视美国族裔的关系变迁。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移居海外由来已久。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 ,至少在国内 ,华人移民主要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① 然而 ,近十余年来 ,该问题开始引起国际上来自不同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② 这一方面固然与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人移居海外的人数增加和国际交往扩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 ,在华人移民进程中所呈现的“族裔散居”、“杂交性”和文化的“流离失所”等问题 ,与目前学术界中有关后殖民主义、后现代和全球化的讨论不谋而合。它呼唤我们“对过去习以为常的诸如种族和认同等概念进行理论和政治上的重新定义”(Clifford ,1 992 :1 0 8)。显然 ,这已经…  相似文献   

4.
狄金华  周敏 《社会学研究》2016,(4):193-217,246
族裔聚居区是国际移民社会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它的发展与治理形态对于国际移民及其移居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族裔聚居区而展开的个体或群体行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族裔聚居区内在的结构来分析其对族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移民社会融入的影响。本文在细致梳理族裔聚居区研究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检视族裔聚居区经济理论"从社会看经济"研究路径的内在逻辑,并剖析其分析概念和架构的局限所在,进而提出"从经济看社会"路径在未来族裔聚居区研究中的可能与可为。本文认为,"从经济看社会"有助于将族裔聚居区重新置于研究分析的中心位置,并跳出原有的"隔离—融入"(边缘—主流)的二元对立分析框架,在一个多元的视角中,以族裔聚居区为中心来审视作为不同族裔的国际移民群体之间、移民群体与本土其他族裔群体之间由于冲突、合作与博弈构成的社区结构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体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文媒体的发展及其对华人社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的华文媒体是华人移民社区内语言、文化、制度、社会经济运作模式多元化的一种反映 ,同时也是美国华人移民生活多重性的一种表现。在本文中 ,我们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作为一种制度机制的华文媒体 ,它究竟起到何种作用 ,是有助于华人移民逐渐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还是使移民更为自我封闭、远离主流社会 ?本研究依据两个资料来源 ,一是对美国的华文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 ,包括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电台节目、互联网网页的内容分析 ;二是小样本调查和访谈 (从 2 0 0 0年底 - 2 0 0 1年春 ,我们在洛杉矶、纽约、华盛顿特…  相似文献   

6.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身份的华人有280万之众,还有35万非法移民,另外还有一些持学生签证、工作签证和探亲签证等其他签证而在美国短暂居住的华人,加起来美国的华人有300多万,占了美国总人口的1%,是一个庞大的数目。这些华人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跟美国人通婚,  相似文献   

7.
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当代海外华人教会的青年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在近代华人的海外移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华人基督教会在海外华人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承担起青年培养的责任。它们认识到当代华人青年不仅面临着后现代文化及信息科技发展的巨大冲击,还面临着文化适应及身份认同的困惑。海外华人教会人士对华人青年群体的处境有着较清醒认识,并在具体的实践中付之以适切、有效的培养策略,进而完成海外华人亚文化群体及族裔的建构及认同。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一个由多族裔移民组成的国家,在关于青少年移民的社会融合政策方面,美国经历了"美国化""自由放任"和"选择性限制"三种政策范式的演变。"美国化"式的青少年移民社会融合政策促成了早期青年移民及其子女的归化,但它缺乏对其族群个性的尊重。"自由放任"式的社会融合政策赋予了青年移民及其子女个体、社区、民间组织等以自主地位,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选择性限制"式的融合政策避免以单一化原则来应对所有青年移民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合问题,但它并未真正实现其"反恐"和确保国土安全的政策初衷。这些关于青少年移民的社会融合政策对于当代中国城市的新移民(青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大学毕业生、外籍青年移民等)的管理与服务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启示,主要体现为对多元文化和青少年移民自主性的尊重、保障弱势青少年移民群体的合法权利、重视吸纳高层次的青年劳动力移民以及充分发挥社区和民间组织在青少年移民社会融合过程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华裔美国人的精英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  言华人移居美国最早可追溯到 1 9世纪 40年代。迄今 ,美国的华人社区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无限制移居阶段 (1 848年至 1 881年 ) ;排华阶段 (1 882年至 1 943年 ) ;限额移民阶段 (1 944年至 1 96 7年 ) ;平等移民阶段 (1 96 8年至今 )。在每个阶段里 ,华人社区和华人移民显著不同的生存发展方式引致了精英群体在内涵和特征上的诸多不同。精英群体是美国华人中最活跃、最优秀、最有成就、最有代表性和感召力、起主导支配作用的群体 ,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依顺历史沿革 ,联系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对华裔…  相似文献   

10.
张静 《现代交际》2011,(3):101+100-101,100
"香蕉人"即华人移民后裔由于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不觉中放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从小生长在华人父母的文化中间,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华人移民后裔属于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既不被中国文化也不为主流文化所接受,只有在两种文化中徘徊,寻求认同。  相似文献   

11.
唐人街的发展见证了华人在海外的奋斗历程,同时也为保留和传播中国文化发挥过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唐人街的发展,与新中国的日益强盛,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据《扬子晚报》报道:日前,美国加州奥克兰市一位111岁高龄的华人老翁邝永华与69岁的廖子英,在当地唐人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大宴亲朋150人。还在蜜月中的新郎新娘,近日接受采访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相似文献   

13.
在越、柬动乱时期遭受迫害,九死一生的郭华光先生,来美国后,艰苦奋斗,自办报纸,甘当华人喉舌和热诚为越棉寮华侨服务,他的事迹将在华人移民奋斗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很多年以前,纽约唐人街街头一个算命先生曾经告诉骆家辉的父亲,他的|儿子中有—个人将会成为著名人物。当时骆家辉的父亲说:“出名?开玩笑!他是—个美国的华人,怎么可能成为著名人物呢?”  相似文献   

15.
"家"对于华人而言有着深刻的含义,这种既是责任又是义务的认同使得海外华人能够抱团生存,不仅形成了特有的"小生境"而且一直以"通道"相连接。孔飞力先生在《他者中的华人》简要地描述了中国近现代的移民史,梳理移民史进程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视角,使得读者对于近现代不同阶段移民外出的原因和结果有了初步的认知,对移民的生存环境和适应移居地的情况有了充分的理解。文章从文化的角度,以"家"的视角来看早期华人移民的迁出和在迁入地的适应和生存情况,以及这种文化观念对于移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人街:新的观察与解释綦淑娟唐人街,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景观,吸引了众多社会学研究者的目光。继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先生三十年代的著作《唐人街———共生与同化》在国内翻译出版之后,最近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敏的新著《唐人街———深...  相似文献   

17.
"移民"一词,以前更多的用于国民在不同国家之前的迁徙状态。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移民浪潮是在1644年清军入关后,南方很多人移民到东南亚地区,在当地建立了华人社区,而他们的后代现在控制着东南亚的经济命脉。我国第二次移民浪潮发生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当时由于大规模的内部战乱以及外族入侵,东南沿海的华人再次大量离开祖国。他们不但再次扩大了东南亚华人的规模,同时还漂洋过海到达今天的北美和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8.
在海外,除了星罗棋布的唐人街外,还有不少中国村。在这些中国村中,华人聚集而居,成为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哈萨克斯坦的东北村哈萨克斯坦的巴甫洛达尔州位于该国东北部,北接俄罗斯联邦的鄂木  相似文献   

19.
2011年2月3日,人们将迎来兔年新春。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每当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准备阖家团圆,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而对于旅居海外的华人来说,春节往往会勾起他们对家乡特别的思念。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成为他们聚集在一起欢庆春节的首选之地。舞龙、舞狮、猜灯谜、吃春卷……唐人街里的“中国年”看上去特别热闹红火!  相似文献   

20.
女留学生在纽约被强暴、残杀,附近华人无人阻拦……中国23岁女留学生在纽约被一疑似醉酒的暴徒袭击、强奸和残杀,事发繁华的法拉盛唐人街附近,事后公布的录像带显示有好几位华人眼睁睁看着暴徒把中国女子拖进小巷施暴,没有阻拦,没有报警,甚至没有帮忙呼救,只是冷漠地转身离开了(中国媒体说歹徒是一名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