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舆论宣传管理措施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一贯重视舆论宣传,在依靠硬性管理措施如行政力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措施管理宣传活动的同时,也重视利用软性管理措施,如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治人物的影响、传媒公司控制以及依靠大型财团垄断传媒等手段,增强对舆论宣传的影响力,在舆论宣传管理措施上呈现出手法多样又灵活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一贯重视舆论宣传,在使用硬性手段控制宣传的同时,也侧重软性控制.如通过新闻发言人、政治人物的影响力以及传媒公司等手段实施有效控制.西方国家控制宣传的措施尤其是软性控制措施值得我们借鉴,这对于我们不断提高宣传管理水平、舆论引导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终其一生对革命宣传极为重视.大众传媒引入中国后,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的舆论中心.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后长期生活于上海,对上海这个媒体平台,自然多加利用.本文以上海为切入点,探析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与上海传媒的关系,希冀全景展现孙中山的舆论思想和宣传实践.  相似文献   

4.
舆论控制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手段,它在社会工作中有着形成快、传播远、感染力大、方式灵活、聚焦力强、说理透彻和易于接受等优势。要充分发挥舆论控制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就必须占领舆论阵地、主动引导舆论、开展监督舆论、合理把握舆论控制的度。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14-221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传媒网络化的发展,制度认同的舆论交锋愈演愈烈。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利用其主导的话语权,不断美化甚至神化资本主义制度,歪曲和诋毁社会主义制度,恣意进行价值渗透和舆论误导,诱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种种疑虑、歧见和纷争。深刻认识舆论引导对制度认同的重要意义,重视舆论交锋,增强制度的舆论话语优势,创新舆论传播手段,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兴角力场,移动舆论场在改变高校师生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对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占领意识形态高地,高校必须科学认识移动舆论场的内涵,积极研究和判断形势,利用好移动舆论场的情境创设、具象传播、动态调节、隐性型塑、社交渗透等方面优势,通过思维转变、话语转型和载体融合,切实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苏俄与共产国际的影响,是孙中山晚年重视舆论宣传思想与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此为孙中山亲口承认.十月革命后,苏俄宣传理论不断完善,为其"移植理论"提供可能.苏俄、共产国际主要通过派往中国的代表来影响孙中山."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苏更是面受教益.孙中山在舆论宣传思想与实践上的努力最终得到共产国际的赞可.  相似文献   

8.
较之传统舆论,清末以报刊为媒介的舆论更多地加入了现代元素,所控制的地域范围增大、人数增加,极大地推动了湖南社会变革。同时,作为一种控制民众思想的手段,舆论形成的过程即是对舆论激烈争夺的过程,随着清末湖南舆论控制力量的增加,统治者也逐渐加强了对舆论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舆论引导不仅是宣传思想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领域,而且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加强的方面。舆论引导贵在有效,对于效果的细化分析是把握舆论引导的前提。对于舆论引导之效的把握,可以从分析效的维度入手。实现舆论引导的预期效果,需要有效运用推动效果达成的因子,统筹好传播信息量、公众参与面、意见权威性和结果认同度等在舆论引导效力上的作用发挥。科学把握舆论引导的效果,应当基于民意调查,立足舆情分析,重视行为反应,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反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铁林 《云梦学刊》2004,25(3):98-99
职业学校的“软文凭”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声誉,扰乱了职业学校的招生秩序,导致了劳动者素质的下降,需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宣传舆论的等多种手段彻底根治。学校、用人单位以及全社会均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吴农 《新疆社科论坛》2002,(4):68-69,71
为了进一步做好外来记者的采访活动 ,利用外界舆论宣传工具来扩大宣传新疆的效果 ,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抓住机会 ,努力做好新疆的对外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经指出:“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王张江姚“四人帮”为了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利用他们所控制的宣传工具,造了大量的反革命舆论。反动影片《反击》,就是“四人帮”利用文艺为篡党夺权制造反革命舆论的一个黑标本,是他们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的铁证,必须予以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13.
侵华日军当局为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疯狂杀戮,十分重视对新闻舆论的控制与利用,除了派遣大批日本记者、作者到南京采访,以虚假的报道掩盖真相外;还对力图真实地报道南京真相的西方中立国家的记者采用了收买、封锁、抵赖与恐吓、威胁甚至迫害、打击等手段。美、英新闻界严正而又巧妙地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报道出去。西方国家的公众舆论摆脱了日本当局的骗局走向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4.
舆论是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应适应自媒体时代舆论格局的变化,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应基于新闻舆论规律的把握,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自媒体时代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积极主动引领舆论;加强思想动态调研,随时关注舆论动向;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媒体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陇南报》在农村经济宣传中,充分运用典型宣传、言论宣传、专栏宣传等新闻手段,坚持不懈地抓规模报道、系列报道、重点报道,在引导农民破除小生产的传统经营思想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一、在经营思想上加大舆论引导,帮助农民学会自主经营。农民要从生产者变成生产经营者,有个逐步熟悉的过程。地方报纸要引导农民在实践中学习市场、了解市场,准确把握经营思想,少走弯路。首先,要引导农民增强发展意识。农民进入  相似文献   

16.
“法轮功”破灭已经一年有余了,但联系“法轮功”事件,包括“胡万林事件”、“水变油事件”等种种违背科学、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事件的发生和泛滥,再到“綦江虹桥跨塌案”等一系列豆腐渣工程,应该看到,在对事件本身进行一系列社会反思的时候,舆论和舆论监督的本身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反思,因为这些事件的缘起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社会原因和基础,但舆论本身也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气功热”的过度宣传,对科普知识的宣传不力,热衷报道所谓献礼工程,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这些事件的被披露及法律的介入使之终结,同样也是舆论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传播手段的不同、传播主体心理动因的变化,使网络舆论表现出与传统大众传播环境中舆论不同的特质。网络舆论对社会、群体、个人的影响力在日益增长。对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形成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对其加以引导和控制,使网络舆论成为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赵慧英 《理论界》2013,(12):56-58
作为城市文化象征之物、承载之物、传播之物的新媒体,与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多元互动关系。因此,城市文化建设要创新策略,大力发展新媒体经济,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新闻舆论宣传功能,利用新媒体协调好政府各部门、民间各团体、行业各领域等的平衡互动关系,重视新生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社会支持,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王海威 《兰州学刊》2007,(12):206-208
正确的舆论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导向和监督功能.为优化校园舆论环境,文章在对调查问卷数据整理分析基础上,从三方面论述了校园舆论建设的途径: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增强校内媒体议题设置;丰富校园舆论内容,构筑以人为本的宣传模式;优化校园舆论环境,构筑立体的舆论宣传网络.  相似文献   

20.
搞好舆论监督,是优化廉政建设的社会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试对舆论监督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特点、任务等问题作初步探索。一、舆论监督对廉政建设的作用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们对某人或某事所抱的态度、倾向诉诸于议论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这是公众理智、情感、意向的统一和集中反映。舆论具有一定的社会制约力,它通过肯定、赞美来支持和鼓励某种行为,或通过批评、鞭笞、揭露来阻止某种丑恶行为并加以矫正。它是配合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的有力辅助手段。舆论对廉政建设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通过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以规范人们特别是国家公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