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转型期财政支出规模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在直线下降,但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本文从市场经济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要求出发,讨论了这种变化的合理性及不合理因素,分析了财政支出增长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0,(21):26-26
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分配份额高速增加态势,而居民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1993—2007年,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1.68%增至14.81%,增幅为3.13个百分点;而居民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49.49%降低至39.74%.降幅9.75个百分点。比较2008年和2004年各地区劳动报酬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情况.  相似文献   

3.
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5万亿元,增收规模超万亿,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达到30%以上,几乎是同期GDP增速的3倍。但另一方面,居民工资增长缓慢,职工工资占GDP的比重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加上物价的普遍上涨,导致居民实际收入下降、生活成本增加,构成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198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础上,对南京市、无锡市从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角度考察了其地方政府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南京市的政府财政收入规模过大,但财政支出规模过小,根据本文的计量回归模型计算出的最佳政府支出规模,即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应为26%;无锡市整体政府财政规模过小,相应得出的最佳政府支出规模应为22.6%。最后,本文对这一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新疆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实际贡献率不高,财政自给率较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增长。本文从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经济外部性、政府规模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财政收入效率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财政收入、提高新疆财政支出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吕炜 《管理世界》2005,(12):144-145
(一)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关键点随着我国体制市场化和政府转型的变化而动态的调整,总体上看,为进一步满足财政职能的要求,财政体制最终需要考虑进行一些较大的调整。首先有几个关键性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1“.两个比重”是否需要和如何进一步提高?一个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反映了政府在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分配中所能支配的份额,一个国家中央政府收入占该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反映了中央政权在政府系统财力分配中所支配的份额。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是如何实现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持续、稳定增长,实现财政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74638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25968亿元;上半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7096亿元;而上半年我国GDP为269044亿元。据此计算,上述三项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4%。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大,意味着企业、居民的税负较重。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表示,这一比重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茂名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财政收入弹性分析三个方面揭示改革开放以来该市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剖析影响二者关系的主要因素,提出增加财政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得到丹东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关系数在0.8以上;通过回归分析得到:(1)财政总收入与GDP的回归方程:Y=-14.47+0.1864x;(2)地方财政收入与 GDP 的回归方程:Y=-11.8474+0.1080x.通过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宏观上(国家和省)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微观上(市及以下)地方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具有较大波动性和不规则性.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作为财政支出中一项重要的消耗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总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持续上升。本文通过数据和政策回顾分析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现状,进而探索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最后对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适度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建中 《决策》2006,(12):57-58
近十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重心主要向中两部地区倾斜,2004年全部转移支付中,中两部占用86%,东部占14%,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中西部占91%,专项转移支付中西部占82%。2004年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47.5%,含税收返还等在内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1.3%,实施财力性转移支付后,中西部地区财力比重由41.3%提高到48.5%,上升了7.2个百分点。由于中央财政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较多,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了53.7%。实践证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调节和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毛晖  王宁 《领导之友》2011,(6):31-3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也在迅速增加。十一五时期,我国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增速几乎是GDP增速的两倍。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达到83,080亿元,同比增长21.3%。如何有效分配越做越大的财政蛋糕,成为财政界的热门话题。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势在  相似文献   

13.
课题组 《决策探索》2003,(11):19-21
根据有关宏观经济理论,在总需求中,消费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而变化不大,除非收入有较大的增减;净出口在较长时期内占GDP的比重往往较低,发达阶段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和地区除外;投资是引起国民产出变化的最重要因素而又多波动,这是由投资的性质和投资乘数作用及加速原理所决定的,所以,改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有效.联系河南的实际,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消费、出口、投资中,净出口总额占GDP总量的比重很低,2001年为3.5%;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较大,且相对稳定,1995年占53.1%,2001年为55.2%,但分别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4.4和4.8个百分点;投资对河南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1998、1999、2000和200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拉动GDP增长4.2、1.9、2.9和2.9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48.3%、23.8%、30.9%和31.9%.总体看,河南属投资拉动型省份.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阜阳市2002-2011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得出:阜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率和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地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和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李月河 《经营管理者》2012,(24):115+105
在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许久以来消费都是短板,究其原因,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安排出了问题,以致随着经济的增长,出现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连续下降,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居民的消费率缓慢下降的三下降趋势,进而使消费未能更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报告洞察到了这一点,并提出了居民收倍增目标及策略,对于改变这一局面具有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服务业已成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能否形成竞争力强的制造业,还体现在能否形成竞争力强的服务业。以前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的程度,主要看工业的比例,比例越大,经济越发达;而现在要看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产值占其GDP的60%~70%,甚至更高,而我国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为40%左右。近几年,陕西省的服务业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仅为35%左右,总体水平不高、效益较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传统行业增幅减缓,新兴行业比重偏低。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已将物流作为企业降低成本、扩大销售之外的“第三利润源”。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0%,我国为16.7%。虽然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但是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统计表明,到2010年,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有可能由4000多亿元增加到11000亿元。从政府方面看,深圳等城市投巨资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6,(4):30-31
25年来GDP首次破"7"初步核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50.5%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四、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解答1.试析我国财政收入“两个比重”的提高财政收入两个比重是指“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前者综合反映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与地位。后者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宏观调控能力。从1980年起,由于对企业和地方放权让利,我国财政收入“两个比重”明显下降。财政“两个比重”过低,严重影响了政府各项职能的正常履行,削弱了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优化的调控能力。为此,必须采…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06,(8):44-47
截至2003年,我国公务员人数为654万,事业单位编制人数为2903万。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提案中公布了一组调研数据:我国的行政成本不但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也高出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增长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经达到世界少有的地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行政管理费用还在上升。”任玉岭委员说。目前我国共有1.2亿人口生活困难,而1978年至2003年25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