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的历史是从生命开始的。人类对生存发展的渴望,标志着人类生命意识的萌芽;对生命力的自觉追求,标志着人类的生命意识进一步觉醒。自有生命意识始,生命观念就流入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成为生命原型。生命意识的表现,不仅产生了宗教仪式,而且产生了艺术;这样艺术就成了生命的符号形式。艺术中对生命作审美的观照与表现,就产生了生命自身的超越,艺术源于生命冲动又促进生命往更高品位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马尔罗的艺术形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形式问题入手,试图发现并分析构建马尔罗艺术形式理论的基石。因为对作者而言,艺术形式同人类的生存一样,始终是其关心的首要问题。其次,论述变形这一命题,按照马尔罗的观点,变形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和艺术生命的固有规律。最后,阐释人类、艺术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艺术抽象就是生命感性的抽象,它是一种具象的抽象而不是纯思的抽象。艺术抽象要经历感性的抽象冲动、抽象冲动的理性化积淀和符合生命内在形式美的外化表现这样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人类精神结构有价值的自由象征。无论从时间原则或逻辑原则来看,任何艺术都呈现出人类精神结构的本真的存在状态,而这种存在状态既可能是理性冲动的又可能是感性冲动的;也可能是个人无意识的本能或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在价值论意义上,艺术总是价值的存在方式之一。艺术的价值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实用价值”、“伦理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等。在艺术的生成形态上,艺术最根本的机制是“自由象征”。艺术主要凭借对自然、社会、宗教、哲理的多重自由象征而达到感性的意义生成,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运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道出了人类存在的本质。西方的《荷马史诗》与中国的《诗三百》,无独有偶地印证着诗意很早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血液,孕育出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抚慰着劳累困厄的流浪之人。哪里有人类,哪里就有诗意。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艺术之信息设计是信息化社会信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是在现代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感性艺术与理性科学完美结合的历史性成果。信息设计作为以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为综合的设计表现形式,在其发展历程、时代特性、产业概况中展示出人类围绕信息传播而进行的努力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创造。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艺术为人类展现了一重新的天地。它不仅美化了人的生活,而且美化了人类本身。艺术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审美之途,感悟人生生命意蕴之所在,从而走向“诗意的人生”。民间艺术尤其如此,它是人的生命意义赋予的活动,是人类生命意蕴的拓展。在这个意义上寻求“鱼姑娘”型故事的意义及其感性审美生成的奥秘,应该说,是我们民间文艺工作者必得领有的使命。“鱼姑娘”型故事,是我国各族人民中普遍流传的众多美丽的爱情童话故事之一。民间童话中的爱情故事,常以一个普通的小伙子同一位具有神奇特征的女…  相似文献   

8.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在《科学与艺术》一文中指出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绘画艺术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纯感性的东西 ,这样就使这门学科变得高深漠测 ,阻碍了人们去了解它 ,认识它。今天艺术家应当运用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去面对自然形态 ,表现自然物象 ,挖掘出自然物象内在的共性规律。  相似文献   

9.
艺术不同于巫术、巫术艺术及娱乐艺术.艺术的根本特征在于表现情感,而不是唤起情感,更不是暴露情感.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是公众的集体情感,其最终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的劳动实践.审美情感的表现,是具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是社会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神话是人类原始的“体验变形”心理活动即直观想象的产物。直观想象包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直观想象逐渐向艺术想象和宗教幻想分化,这也就是文学与宗教独立存在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宗白华对艺术形式进行了独特的理论阐释,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深层结构的分析,认为艺术形式表现生命的内核,表达心灵的姿势。艺术形式具有可感性、创新性、审美性等特征,但积淀在艺术形式中最根本的却是文化精神。间隔化、构图和感悟生命的真理是艺术形式最主要的作用。宗白华对于艺术形式的理论阐释对于今天艺术形式的创造和研究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草原文化因古代欧亚大陆游牧世界的一体性而获得世界性品格.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生命哲学,以重视生命的感性体验、肯定生命流变、感受生命的严酷与崇高为主旨,其生命价值观有着极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借助西方现代生命哲学、美学思想之光,试图寻访古代牧猎族群卓越的感性生命艺术遗存,作为个案分析,以岩画与青铜器动物纹饰艺术为对象,去透显游牧先民于生命历程中创造的精神文化世界,挖掘其合理内核,使之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卡西尔采取康德式的批判方式,建立了他的人类文化学体系,对艺术符号和神话的分析,是其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他看来,艺术是构制情感的符号形式,神话是赋予客体的能动形式,艺术只能是动态生命过程的表现,因此,他批判了克罗齐的艺术观和艺术摹仿说。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艺术存在着不同的规律和特征;科学纯理性、运用逻辑推理;艺术重感性,运用形象思维。科学的直接对象是自然界,艺术的直接对象是人类。但是究其本质,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人类的文明史交相辉映着科学和艺术的结晶,在劳动和实践中共同发展起来。火的利用和工具的制造是早期的两项技术发明,由其而制作了陶器纹饰和洞穴壁画,在装饰的过程中又促进了颜料等化学知识的掌握。现代轰动美国的巨著《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把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埃舍尔、音乐大师巴赫大相径庭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缘情而绮靡"从理论上宣告审美情感脱离道德功用而独立,反映了人们对艺术情感本体的自觉认识与把握。"志"的内涵向情感靠拢。言志与缘情对立深化为创作主体才情与文德之争。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以及对感性生命的享受与玩味,悲情、闲情、艳情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艺术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内蕴着理性思维和感性形式这样一组根本对立的矛盾。在人类历史上,艺术家们往往通过艺术创作来揭示前所未知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各自的本质。从广义上说一切艺术都是象征,按照黑格尔的美学观点,象征,无论就它的概念,还是就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次第来说,都是艺术的开始,是人类第一阶段的审美原则。象征手法自上世纪中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开始,一百年来经久不衰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因子。现在它正从诗歌的国度款款而来,给小说注入诗的魅力:托物寄旨,旨在言外。  相似文献   

17.
李喆 《国际公关》2012,(6):46-47
艺术与公关传播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艺术的历史也就有多长,伴随着艺术历史的发生与发展,艺术的传播也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发生着。在大众媒介出现之前,艺术的传播范围主要局限在上层贵族阶级及士大夫之间,普通百姓很难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随着媒介技术的进化,  相似文献   

18.
对艺术本质特征舱认识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因为只有人才有艺术,艺术发展一定阶段与人类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相应的。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同角度加以揭示,并都归结到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这一点上。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对人的本质的总体的、根本的把握。但人是现  相似文献   

19.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追求从仪式出发再回归仪式。仪式以独特的气氛唤起人类整体感性直觉, 它追求西方古典戏剧崇高宏大的审美形式, 营造类似人类原始仪式和原始宗教的神秘气氛。作家志在借助原始祭仪和宗教的神貌构建集体意志对个体意志的精神递交仪式,致力铺排个体与文化祖先展开对话的心理、精神场面。“我”贯穿于每一个“找寻”的过程, 演绎个体由放逐走向回归的生命必然、历史必然以至文化必然。仪式是作家从艺术感性走向历史文化理性、挖掘民族集体深层心理即深层文化心理根柢的通途  相似文献   

20.
艺术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与理想的审美意境,真正地艺术品格生成于人对人自身及其生活世界的真情感悟、对理性精神的崇高释怀和对生命本性的释放与超越。为此,人类正是通过自身文化、艺术传统的禀承与创造,运用有限的"艺术表现"会意无限的可能存在,来实现"万物一体"的"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