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兵  王丹 《天府新论》2007,(Z1):146-147
司法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保证司法裁判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成员对效益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中国司法独立面临的现实障碍主要有体制层面的障碍和司法文化层面的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实现司法独立,应从以下二方面入手一是规范法院管理体制;二是培育现代司法文化.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司法独立的矛盾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民国时期司法制度的改革,司法独立原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弘扬。民国各届政府都在根本大法中确立了司法独立的重要地位;独立于行政官署的司法机构的设立虽不完善,却也初具规模;法律法规在权力分立、法官地位保障及其选拔与培训等方面作了较为严密的规定。但是,从法律的实际运行来看,民国时期的司法独立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程度上都是相当有限的。行政权的牵制、军事和政党的直接干预、财力人力的不足以及高级官员法律意识的淡薄都从不同侧面制约了司法独立的真正实现。同时,由于封建军阀和买办资产阶级所固有的反动性和落后性,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各项价值原则常常受到排拒,因此,司法独立在民国时期终是有其名而无其实。民国时期的司法独立状况为当代中国建立现代司法制度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柳林 《人文杂志》2001,(4):17-19
法律推理作为现代法治条件下司法制度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司法审判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方法.本文从法学的方法论角度,即从法律推理人手,揭示法律推理与司法独立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根据法律推理这一法律特有的科学方法,来确立维护司法独立的一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春婕 《东岳论丛》2007,28(6):159-161
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法治社会普遍认同的司法理念或原则在我国已经从学术话语进入法律层面。然而,到目前为止,司法独立的内涵在法律上并没有得到完整的阐释,法学界的表述也是见仁见智。司法独立作为一种理念或原则,应当具有完整和确定的内涵,并在宪法层次上作出权威性宣示,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具有逻辑统一性的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舆论监督司法和司法独立,已是现代法治的潮流。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冲突,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实现二者的平衡与契合,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将从司法独立的介绍和社会舆论对司法独立的影响来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姚荣泽案是民国依据司法独立和现代诉讼理念审理的首例案件。作为民国第一大案,姚案所反映的案件争执点,所反映的西方诉讼审判理念,让我们重温了司法独立的理论在民国初年的大胆实践,其不够理想的结局,反映了法治理想和现实间的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7.
杨进安 《兰州学刊》2003,(5):129-131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司法独立被载明于我国现行宪法和诉讼法 ,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深远。本文论述了司法公正与法院独立 ,揭示了我国司法独立现状与宪法立法原意 ,剖析了司法独立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解决司法独立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代早期英国普通法院通过独立于国王 (由国王的代表转换为社会的代表 ) ,及对自然法的坚守与“旧瓶装新酒”式的改造 (将自然法由其非人格的神性之法变为非人格的市场之法 )完成了司法独立 ,建构了法治。英国通过普通法院的司法独立与法治 ,完成了财富获取方式由传统的国王分配到现代的市场分配 ,以及普通法院由传统的分配为正义代表向现代的交换为正义代表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法治的评价标准众说纷纭,明确其标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应将良法之治、法律至上、法律平等、司法独立作为其评价标准。具言之,良法之治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至上要求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法律平等要求权利义务一致、平等保护、反对特权,司法独立要求司法权只服从于法律。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冲击着现代性的法治主义叙事,导致了法、事实与司法独立等构成司法文化的核心要素的解构、颠覆与重建。法的价值层面,破解了法律正义幻相,价值相对主义与道德平等观挑战了法治的普世信念与道德等级意识;制度层面则动摇了规则中心并将“活法”延伸到法律家;在谱系层面拓展了文化谱系与规则谱系,使法治之法三个基本维度获得全方位生长,从而重建了法的概念。后现代解构了作为司法文化基础的事实,明确了客观真实与法律事实的二元分立,并引发了司法过程中事实探知绝对化的转向。司法独立命题也被质疑和重新解读,促使我们思考司法改革的合法性基础。后现代思潮推动的法、事实与司法独立等概念的解构与重建,将对中国法治主义话语和制度建构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对于新时期坚持司法独立和公正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依法规范和推进司法独立和公正,首先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引领司法独立和公正,其次应当准确理解和把握司法独立的科学内涵,最后必须遵循坚持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基本要求。既立足于当前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又要着眼于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切实发挥司法机关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民主国家已经普遍采纳的一项宪法原则和法治原则,巳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作用。司法独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诉讼公正的手段。其工具性价值表现在;确保程序的参与性、法官的中立性、程序的合理性及审判的统一性等程序公正内容的实现。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了目前我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司法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司法的独立性目标模式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法治的一个重要标志,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人民法院组织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监督权。”〔1〕根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司法独立主要有以下的内在规定性:首先,在司法的运作体制上,要求司法与立法、行政分离,尤其是司法与行政分离,彻底抛弃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传统体制。传统的司法…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不仅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法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对司法独立制度建设方面的挑战。面对波澜壮阔的法律全球化浪潮,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现行宪政的体制下,完善我国的司法独立制度,而不是全盘接受西方司法独立的政治体制及其所谓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并根据它们去设计中国的法制未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治的核心是司法法治化 ,在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司法法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影响我国司法法治化的相关因素 ,建立健全相应的司法法治化机制 ,改革现行司法制度 ,实现司法独立 ,维护司法公正 ,全面推进司法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丁志武 《青海社会科学》2003,(3):101-103,100
自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推进司法改革 ,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以来 ,理论界和司法机关对司法独立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和探索。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大又明确重申了“推进司法制度改革 ,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原则。因而 ,立足我国现实、进一步推进司法独立是贯彻十六大精神、推进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大事 ,也是我国目前司法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 ,司法独立更是关系到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司法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显著,但是司法工作仍存在一些负面现象:地方保护主义、司法不公、司法腐败、执行难等等.司法中所出现的这些负面现象,追根究源主要是司法不独立造成的,而司法独立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志.因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进行司法改革,实现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8.
李毅 《兰州学刊》2001,(1):71-72
在任何一个追求司法公正和现代化以实现社会治理方式合理化的社会中 ,司法独立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所谓司法独立就是指司法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 ;司法机关行使职权时 ,只服从宪法和法律 ,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司法独立早已被大多数国家确定为司法乃至法治的原则。在我国亦实行司法独立的原则 ,并在宪法和法律中作了明确规定 ,其含义被规定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而笔者认为 ,这规定本身只赋予司法机关有限的独立 ,而这种有限的独立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较好的…  相似文献   

19.
法院司法独立是法制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标志.从体制因素来看,法院司法独立化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党和政府的法治权威推进.从文化因素来看,它需要适时地转变民众的观念.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在实践中奉行转换性创造,形成权威推进与观念变革的良性互动,为法院司法独立化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背景、历史定位和基本内容三个层面,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从抽象到具体等辩证思维方法,结合中国国情和现代法治理念,分析了树立和统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要性,厘清和界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的进步性,阐明和论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的科学性。同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规律、体制特色和历史局限进行了理论解释,初步回答了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编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过程中提出的一些疑问,并对监督制约、基本人权、司法公正、司法独立和法律权威等观念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它们分别与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突出了法治的理论与政策和实践的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