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巩及其散文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巩是一位擅名两宋、沾丐明清,却暗于现今的作家。庆历元年他始识欧阳修时,欧便“见其文奇之”(《宋史,曾巩传》);次年曾巩落第南归,欧作,《送曾巩秀才序》说:“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惋惜抱屈之情,溢于言表。他并认为,“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曾巩)为喜。”(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他曝书得王安石《许氏世谱》,忘其谁作,说“介甫不解做得恁地,巩是曾子固所作。”(《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引)无独有偶,在知贡举时,他得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相似文献   

2.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波澜壮阔地展开,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著称的曾巩在诸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巩在文学、史学上力倡“明道”;揭斥佛老“异端”之害,坚持儒家道统;在兴学中呼唤“古人教学意”;追求儒家“王道”政治理想;较早对“性理”问题进行探讨等,皆表现出新儒的鲜明特征。在这场思想运动中,曾巩发挥了主将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曾巩(1019—1083)是我区著名的文化名人。1983年,在他的故乡南丰县举行了纪念曾巩逝世九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曾巩研究论文集》和其他论著,掀起了解放后曾巩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在曾巩诞辰九百七十周年时,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名人,我校学报编辑部出版了“曾巩研究专辑”,著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曾巩,人们都知道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曾巩也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就的诗人。 据陈杏珍、晁继周点校的《曾巩集》统计,曾巩有古诗一九二首,律诗二五二首,  相似文献   

5.
苏洵的军事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洵“颇喜言兵”(曾巩《苏明允哀词》)。他的《权书》(共十篇)、《上韩枢密书》、《审敌》、《御将》、《兵制》,都是“言兵”的专著,其他文章也往往涉及军事问题。他的“言兵”之作也同他的其他的著述一样,具有“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注重奖掖后起之秀,曾巩就是其中之一。在其指导下,曾巩改变了早期散文气势外露而内蕴不深的文风。他的“文与道俱”、“道胜文至”、“事信言文”等观点也影响着曾巩的散文创作实践和理论。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有成就的古文大家,曾巩对北宋和明清文坛发生过很大影响。他的文学思想和艺术风格,曾使他拥有过不少的崇拜者;而其浓厚的儒学气味,也曾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被一些人当作精华而加以颂扬和称许。“五四”之后,曾巩不太被人重视。九百年来,曾巩的形象时显时隐,本文拟就不同时代的评价作一梳理,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曾巩的影响与评价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曾巩精于经史儒学,文学修养深厚,生前享有盛名,身后也备受推重。曾巩年谱,南宋朱熹首撰。他根据曾巩的有关集子、宋史及他书旧闻,编成《南丰先生年谱》一卷,但是其谱未能流传下来,仅存谱序。后又有清人姚范编《南丰年谱》一卷,杨希闵编《曾文定公年谱》一卷、孙葆田的《曾南丰年谱》(抄本)等,但大都仅具轮廓,学术成就不大。三十年代,王焕镳先生编撰了《曾南丰先生年谱》。此谱纂结甚详,但也存在不足,如谱主活动的历史背景不充分,有关谱主的文学活动也不尽完善,并有一些…  相似文献   

9.
作为近代中国“新史学”的拓荒者。梁启超一生史学著作等身,史学思想博大精深.在史学诸多领域均颇有建树,其中社会生活史研究即为其中之一。他高度关注社会生活史研究.将其视为“国民史”研究之核心;在研究范围上他主张以人类社会全体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内容上他主张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作为社会生活史研究的重点,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多学科参与,并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相结合。梁启超开创了社会生活史研究的新天地,使其从传统史学中的“下里巴人”变成了现代史学中的“阳春白雪”。其关于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很多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现在依然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章学诚与柯林武德史学思想比较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历史学家。章氏之父名鏣,乾隆七年(1742)进士,虽曾任湖北应城县知县,但主要以教授为生。由于家境贫寒,章学诚“不能不望科举”(《章氏遗书》卷二九《与汪龙庄简》),直到40岁才考中举人,次年考上进士,归部待铨。他“自以迂疏,不敢入仕”(同上卷一七《柯先生传》),主要职业乃主讲书院、修志撰书。章氏在文学、史学、哲学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而史学尤甚。他在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湖北通志》等多种方志,而代表作《文史通义》则“上采班、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20多年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人所共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现有各种“史学概论”只是一种“拼盘”式教程,不是一门按“科学学”原则建构的理论性学科。作为“科学学”在史学领域的萌发,也曾有个别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史学学”命题,但未见“史学学”著作问世。不过,我们现在惊喜地发现,赵兴彬先生的《史学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版)在“润物细无声”中问世了。它是建构“史学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研究成果,是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新开拓。我与兴彬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史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他…  相似文献   

12.
曾巩的创作观主要体现在“作家的修养论”、“作品的风格论”、“文章的言辞论”和“文章的道法说”四个方面。这些言论具有曾巩独特的个人鲜明色彩,是他文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其文学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吕祖谦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学者称东莱先生.他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重要史学家.但他在史学上的成就,迄今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其实,吕祖谦“邃于史事”,并留下了不少很有价值的史学著作.梁启超很欣赏他的史论;自寿彝先生也指出,吕祖谦的史学“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其史学思想略陈管见.不妥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有“一代文宗”之称的钱谦益,不仅在文学上颇有造诣,而且在史学上也有重要的成就,他以援经入史的方法对史学功能、史学方法、史学得失都作了深入的思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明末清初的学术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曾巩(南丰)以散文著称于世,其诗歌创作则向为人们所忽视。北宋秦观、陈师道都认为他“不会作诗”①,后来彭渊材等人也“谓先生不能诗”,“至有谓其短于韵语者,又有谓其有韵则不工者”②,似都不把他看作诗人而摒于诗家之外。自南宋以迄明、清的诗话和诗评家,对于他的诗作都极少或不予置评。建国至今的许多文学史著作,也仅只论述其文,不  相似文献   

16.
曾巩一生给我们留下的11篇目录序,是他散文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书序三大家中,欧阳修以诗文序见长,王安石以经义序著称,曾巩则是以他的目录序受到世人的推重。清人方苞说:“南丰之文,长于道古,故序古书尤佳。而此篇(《战国策目录序》)及《列女传》、《新序》目录序尤胜,淳古明洁,所以能与欧、王并驱,而争先于苏氏也。”  相似文献   

17.
曾巩对于碑传的理论认识不仅有着深厚的史学渊源,且与北宋诗文革新紧密相关.在《五朝国史》的纂修过程中,曾巩秉承中唐以来的史学传统,在历史书写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史义".在《南齐书目录序》《寄欧阳舍人书》等文章中,曾巩主张"析理明道"是碑传价值所在,择人立传是作者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在《洪渥传》《徐复传》等作品中,曾巩提出"人之所易到"是解决纪事征实问题的关键,"平正中和"对于包括碑传、行状在内的传体文书写具有导向作用.曾巩碑传理论由史而涉文,并不局限于作家、作品之一端,对于扭转碑传好奇虚妄之倾向,提倡平易简淡之文风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学趋于“科学化”的过程中,罗家伦从史料的搜集与编纂、近百年中国通史的撰写以及史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等方面致力于史学的“科学化”。他的“科学史学”观及其研究实践对于促进近代中国史学的“科学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卡博内尔(Щарль-ОливьеКарьонель)把他论述19世纪下半叶法国史学问题的著作中的一章定名为“实证主义史学:没有实践家的学说”。这一标题包含的论点是否准确,要看如何理解“实证主义”这一术语。如果从狭义上把它理解为“孔德主义”,那末,我们不得不同意这位法国学者的意见。但如果从广义上把史学中的实证主义看作以结构和规律范畴的方式理解历史实际的一种方式,同时看作用现象学范畴认识结  相似文献   

20.
傅斯年是现代卓越的史学大师。研治《诗经》承“史学就是史料学”之学术观念,从史学和语言学角度入手,以科学的方法,考证《诗经》产生的时代、地域及用诗情况等,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他是近现代第一个提出“《诗》是文学”的学者。在《诗》学研究上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