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声名鹊起的著名历史学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骎替传统史学过程中涌现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名家代表之一。从近70年来中国历史学的演进过程中考察韩先生的治学道路,其史学成就体现在包举大端、把握全局的整体史观,钩沉索隐、辩证史实的治学风格,以及在新时代中更新"史识"等三方面。历史需要反复认识,对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史学取得的丰富成果和矫枉过正之偏作出客观的学术总结,有利于发扬光大我国传统史学的精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潘朝霖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9,(4)
水家有个奇特的“敬霞”节,是祈求风调雨顺、年岁丰稔的原始祭祀活动。敬霞活动在水族社会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对其探讨想来是件有意义的事。一、敬霞的基本情况“霞”或“尼霞”是水家人对具有水之灵性而形若人状石头的称呼。尼者,母 相似文献
3.
李传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2):111-114
揭示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一书值得注意的特色之一。作者通过对中国史学发展历程的考察,以事实说明了史学与社会有没有关系和史学对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强调史学家应该具有关注社会的治史宗旨;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史学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李传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2):111-114
揭示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一书值得注意的特色之一.作者通过对中国史学发展历程的考察,以事实说明了史学与社会有没有关系和史学对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强调史学家应该具有关注社会的治史宗旨;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史学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周秀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租约即租佃契约之简称,是为租佃关系形成伊始,(地)主佃(农)双方对土地租赁耕作之权责所做的识可约定。在中国历史上,租约有口头契约(俗称口约)和书面契约(通称字约或文约)两种表现形式,它们同时并存又互为补充。透过租约的内容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农村生产关系的主体租佃关系之一斑。 相似文献
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正> 市场疲软,是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新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所谓启动市场、搞活市场等一些对策性建议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但是,市场疲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会产生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克服市场疲软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笔者试就这一问题简陈管见。一市场疲软是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居民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小于市场商品供给量的经济现象。从表象上看,似乎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萧条阶段所呈现的现象有相似之处。但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可能也不会产生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性质的再生产的周期性,不会出现资本主义社会那样致命的危机。实际上,当前我国出现“市场疲软”,并不表现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仅仅是结构性的疲软,或者说仅仅是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罢了。据统计,这部分产品大约只占总供给的1/4左右。应当说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疲软”的一个特色。同时,我们还应当明确,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发展都不可能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而总是波浪式和阶段性发展的。由于我们在 相似文献
7.
涂育珍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0,(3)
汤显祖使用现在史的思考方式观照历史,他立足现在,用现在的眼光审视历史、评判是非,并引史为鉴,以古明今。他评论历史,特别着眼于历史发展的趋势。他评价历史人物有其合理性也有局限性,他充分肯定王安石的变法。汤显祖用乡里文献资料进行宋史研究,他的治《宋史》观影响了黄宗羲。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林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5-17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在学科体系、历史观和方法论、重视民族风格和史学遗产以及史家自身修养的境界等方面,都有突出的特点。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的研究,对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本质,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洪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6-101
长久以来,教育史学研究均以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为研究对象,忽视了对教育过程中人的活动的研究,使得教育史学研究由于缺乏教育活动史研究这一前提,变成了一门“只见物不见人”的学科.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并进行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教育活动史是起源、前提和基础,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是派生物和结果.因此,研究教育史,必须研究教育活动史.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应该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逻辑的思维解读历史的文本,用翔实的史料还原过往的教育活动,用叙事的语言构筑多彩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10.
公共史学(Public History)目前已经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公共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现在该领域的理论成果已十分可观。此外,由于公共史学作为一个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对传统史学造成了一定冲击,为史学工作者们提供了研究史学新角度,可以看到,公共史学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本文力图通过梳理公共史学的学科发展脉络,来探究其与传统史学之间的碰撞、为历史学在应用方面带来的影响,以及思考传统史学在其发展趋势下面对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李勇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史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有赖于对史学传统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如何估价和对待旧史学与新史学的传统成为史学理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旧史学对新史学的影响切入,揭示新史学对旧史学的突破及发展进程中的误区,略陈在新时期对待史学传统的心态问题,以求有补于史学的更新,一、旧史学传统的优劣并存旧史学是相对于近代梁启超等人所倡导和实践的新史学而言的.它格守着近代以前的治史方法和价值观念,散发着与新史学完全不同的学术气息,故一般也称传统史学.不过对“传统史学”的界定,学术界曾出现分歧.… 相似文献
12.
米留科夫首先是一位历史学家,其次是自由主义思想家,然后才是政治活动家。他一身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俄国史学思想主要流派》和《俄国文化史纲》等。米留科夫不仅史学方法远远超出他同时代的俄国历史学家,就其史学成就而言,也大大地超越了其前辈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完全可以与同期的大不列颠和欧洲大陆的类似作品相媲美。他为俄罗斯史学的发展作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贡献,在俄罗斯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申友良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这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中,中国文化中的史学传统不仅源远流长,而且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自此秦以来,历代著述连绵不断,数量之多,足令世人兴叹不已。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统计,当时著录和存目的史书多达2132部,38239卷,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见的。中国古代史籍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从纵的方面来说,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历史都有连续不断的记载;从横的方面来说,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宗教、天文、地理等都有记载、同时,中国古代史籍的体裁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最初有记事、记…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西方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云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1):13-15
20世纪西方史学传入并影响中国,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世纪初,民国时期,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不同时期,传入的内容各有不同,传播的途径、宗旨和目的及其表现出的总体特征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美国史学的发端与演变早在欧洲人到达美洲定居以前很久,就已经有人在书中提到美洲了。如亚当·勃兰曼于公元1070年所著的《北方的土地》一书,就有诺斯人远航美洲的记载。及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学者论述美洲的著作就更多了。但是真正称得上是美国历史著作的,则是那些在北美殖民地建立以后所写的著作,最初的一批史学家,就是当时的移民首领。美国第一部历史著作,是史密斯船长所写的《弗吉尼亚·新英格兰和萨摩尔群岛通史》发表于1624年。以后,普利茅斯殖民地的两位总督威廉·布拉德福、约翰·温斯罗以及一些牧师,也陆续写了些有关北美历史的著作。这些早期的美国史学家被人们称为“清教徒史学 相似文献
16.
夏志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S5)
早在唐朝,中国史学就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史学的发展。公元13至16纪,西方传教士来华,海外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渐多;17纪后,西方中国学形成热潮。现代海外中国学研究队伍庞大,资金雄厚,手段先进,学术成果众多,并且加强了国际的协作和交流。与此相适应,中国学者也加强了对海外中国学的介绍和与世界同仁的联系交流。 相似文献
17.
郑庆林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3)
人们往往把“能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等同,从这一点出发,在实践的能动性问题上,便引出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然而又都是片面的观点:肯定实践具有能动性者,虽然看到了实践的能动性一面,却认为实践的能动性是主观的能动性,这就解释不清为什么实践只能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否认实践具有能动性者,其动机是试图由此达到否认实践的所谓“主观性”,以维护实践的物质性。那么,在实践的能动性问题上,应该怎样来认识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并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 相似文献
18.
史学的革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时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3)
<正> 近年来,不时有人谈到史学的“危机”,也有人采用乐观的调子,说是“转机”。不论“危机”或“转机”,都表示传统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现行的史学内容和形式,已不能令人满意或不甚令人满意,从而要求有新的探索、新的突破、新的变革。这种革新史学的呼声是值得重视的。它促使我们认真检讨我国史学多年来存在的某些偏颇,注意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汲取科学发展最新成果的营养,解决在“开放”“改革”的形势下史学 相似文献
19.
雷戈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
一、史学与问题我们在此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理想的史学应该是什么样?”或“什么样的史学才算是一种理想的史学?”不言而喻,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完全撇开从过去到现在的有关史学的种种说法.这样,我们就把问题放在了一种近似“真空”的理想环境中,以便使之呈现出一种较为纯粹和完美的答案.当然,这是冒险的.因为人们普遍相信,历史是不可重复的,作为研究历史的科学,史学同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一样,都无法使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一种特定的受控状态下接受自己事先编排的指令和程序,使之重演和再现.所以史学本身也具有绝对的非实验性和非操作性.这诚然是事实.正因为如此,我才说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是一种冒险.尽管如此,但我仍然认为,这个“险”是值得“冒”的.因为它可能会使我们得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结论.毫无疑问,这些结论是有意义的.也许它并不完全正确,或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陈光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
章学诚,字实斋,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清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卒于清嘉庆六年(一八○一年),年六十四。他自少就爱好史学,“史部之书,乍接于日,便似夙所攻习然者”(《文史通义》外篇三《家书六》)。年四十始成进士。“自以迂疏,不敢入仕”(《章氏遗书》卷十七《柯先生传》),历主肥乡清漳、永平敬胜、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讲席,为和州、永清、亳州修志。晚入毕沅幕,纂修《史籍考》及《湖北通志》。著有《文史通义》、《校仇通义》及文集若干卷,近人刘承干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