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青少年“嗨K”:时尚还是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的“嗨K”族将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视为“娱乐消遣品”。他们大多因为猎奇和寻求刺激而吸食新型毒品,并认为这是一种时尚。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在分析新型毒品的危害性以及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违法性的基础上.阐释了青少年“嗨K”的原因链:冲动性人格-自我控制弱化-社会联系薄弱-犯罪机会-吸食新型毒品。  相似文献   

2.
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相区别和对应的新型毒品,作为人工化学合成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致幻剂或兴奋剂类精神药物,在毒理学性质上具有特殊的“急性强化效应”,会导致一次单剂量或  相似文献   

3.
沈康荣 《社会学》2007,(3):48-61
通过对苏州市戒毒所的新型毒品吸食人员的全面调查发现,新型毒品吸食者群体呈现如下特征:男性占据绝对多数,但女性吸食者增长趋势明显;低学历者多;青少年多;个体职业者多。戒毒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应该净化社会环境、重燃家庭温馨;提高社工素质、强化社工作用;消除就业歧视、解决就业困难,帮助新型毒品吸食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6月26日是第20个"国际禁毒日",主题为"依法禁毒、构建和谐"。遏止毒品蔓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如今越来越多的吸毒者已经开始接触美沙酮门诊,与其它门诊不同的是,该门诊所接收的病人全部为吸食海洛因成瘾而强制戒毒又多次复发的人员。就诊的病人每天都得定时服用"美沙酮",以此来代替"海洛因"。  相似文献   

5.
去年,冰毒、摇头丸等以安非他明(amphetamine)为基础的兴奋剂类软性毒品还被称为“新毒品”;而到了今年,“新毒品”的概念已经再次刷新,以安非他明为基础的诸如“买死(meth)”、“迷幻蘑菇”(又称毒蘑菇)、“夜霸”等新毒品被开发出来,在吸毒人群中迅速蔓延。这两大类新毒品渐有和上个世纪流行的麻醉类毒品诸如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俗称硬毒品)等相抗衡,并且取而代之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hCE1酶是一种直接参与多种毒品(包括可卡因和海洛因等娱乐性毒品)及化学战争制剂(如沙林、索曼和塔崩)分解过程的生物“清道夫”。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大有被毒品包围之势。西南与西北分别有来自“金三角”和“金新月”的海洛因.沿海地区则是来自周边地区的大量“冰毒”。毒品的四面合围使我国既成为世界毒品的一个主要中转站,也成为毒品的潜在消费地。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吸毒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个人、朋辈群体、家庭、学校及社会这五个范畴的因素,而这五个范畴的因素是互相关联的,如未妥善处理,便会成为青少年吸食毒品的风险因素,反之,它们亦可成为防止青少年吸毒的防御因素.而要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进行青少年禁毒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比照香港青少年禁毒教育的成熟模式,或许可以为我们开展青少年禁毒工作拓宽思路. 香港青少年禁毒形势 青少年吸毒问题持续深受关注.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发表的《2012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大麻和苯丙胺类兴奋剂作为主流毒品呈上升趋势,而新药物和非医疗使用处方药品的滥用正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我国香港地区,鸦片类毒品曾是最多人吸食的毒品,但其流行程度日渐下降,过去10年,呈报吸食鸦片类毒品的人数下降约50%,而吸食危害精神毒品和药物滥用的人数则大幅上升.可见,香港的情况与全球相仿,危害精神毒品和药物滥用已成为香港新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在游人穿梭的南京路,有几人曾经驻足,仔细打量过和平饭店南楼前矗立着的“万国禁烟会会址”的铜牌?又有几人了解“万国禁烟会”这一开启国际合作禁毒先声的历史事件?罂粟花曾美丽绽放,被人们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而喜爱,然而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被财富欲望挟持的西方列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了蕴藏其中的毒魔。从此,毒魔附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四处蔓延,即使悲剧的肇事者也不能幸免。1909年2月1日-26日,就是在今日的上海和平饭店,世界主要国家的代表们第一次坐下来认真权衡:在商业利益、财政税收与鸦片烟所造成的危害间到底孰轻孰重?尽管,会议充斥丫浓浓的功利色彩和保守主义论调,但是最终结果显示,在道德良知和财富欲望的交锋中,前者占据厂上风,毒品作为发达国家侵略落后国家的武器被宣布是非正义的。然而,当时的人们大概都低估了毒品的非凡魔力。一百年的时间里,毒品完成了熬制鸦片、提取吗啡、提纯海洛因到化学手段合成新型毒品的升级换代;毒品与反毒品之间的对抗也演化为更加复杂的国际社会与跨国毒品集团、国家与个人行为的法律斗争,乃至在当今“娱乐致死”的社会中人性自我的艰难战争。2009年2月26日,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外交部、公安部共同发起的万国禁烟会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召开。国内外禁毒人士重新站立在百年前的起跑线上,回眸历史,汲取力量。那一刻历史和现实交织在一起,震撼着众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新型毒品:研究背景和焦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三年前(2004年6月)的一个下午,笔者在上海北区某咖啡厅与一位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的一次访谈对话。正是这番对话,引发了研究者对新型毒品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认识新型毒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相似文献   

12.
自1976年荷兰政府率先在咖啡店合法出售大麻开始,美国和南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要求毒品合法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也不例外,不少中文BBS上出现了鼓吹毒品合法化的帖子。一位叫“风铃在响”的网友在帖子中写道:“如果禁毒是合理而且必须的,为什么吸毒的人会越来越多呢?”  相似文献   

13.
1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通报了2D08年禁毒成果,新疆警方全年共破获毒品案件156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84名,缴获海洛因144.59千克,冰毒6.72千克,冰毒片剂19569片,摇头丸1105粒,氮胺酮48.87千克,大麻1549.19千克。其中,“金新月”毒品的入境渗透是新疆最大的威胁和危害。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发布的《2006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当中,全球约有2亿人口曾经吸食过毒品,占15岁至64岁年龄段人口总数的5%,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幸免。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考验。事实上,这  相似文献   

15.
一、吸毒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毒品,这个世界级的恶魔,在消形匿迹30多年之后,又重新肆虐于中华大地.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国际与海外贩毒集团勾结大陆贩毒分子,疯狂地从毒品王国“金三角”、“金新月”等地走私、贩运毒品,假道中国,或在中国境内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加工毒品,使中国的吸贩毒现象日趋严重.据《中国法律年鉴》提供的资料,1988年至1989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查获毒品犯罪案件4485起;1991年查获这类案件8395起、贩毒分子18479名;1992年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4701起,查获涉案人员28291人,逮捕毒品犯罪分子7025名;1993年查获毒品犯罪案件2619起;1994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8033起,抓获涉案人员50946名,逮捕涉案人员73734名,逮捕毒品犯罪分子12990人;据《法制日报》1997年1月18日报道,1996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毒品违法犯罪案件87000多起,查获涉案违法犯罪人员110000多人,缴获海洛英4000多公斤、鸦片1700多公斤.“冰”毒(甲基苯丙胺)1000多公斤.毒品大量流入中国,致使吸毒人数迅猛增多.《中国法律年鉴》提供的资料表明,全国查获的吸毒人数,1989年为7万人,1991年为14.85万人,1992年为25万人,1995年为52万人.另据有关方面统计(《人民公安报》1997年3月27日第一版),目前全国有吸毒问题的县市已占全国县  相似文献   

16.
“三鹿奶粉”事件告诉我们,身边的“日常毒品”对我们的健康威胁依然触目惊心,这些“日常毒品”,它们的伪装更隐蔽,更易被人忽视。  相似文献   

17.
现在网络正流行一种“音频毒品“。音频毒品,英文名称I-Doser,也可以称做“听的MP3毒品“。它主要通过控制情绪的α波、使人处于清醒和梦幻之间的θ波以及令人紧张和兴奋的β波等各种频率,使人进入幻觉状态。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工作就是与毒品吸食者和毒贩博弈,每次帮教对象尿检的结果是阴性,我们赢;呈阳性,就是毒贩赢。""罂粟花是美丽的,但人们将它果实中的毒物制成毒品后,它变成了丑陋的恶魔,将人的灵魂吞噬……"这是一位自愿戒毒者在他的日记中发出的肺腑之言。每每读到这段撼人心魄的话语,我就仿佛看见那一个个因为毒品的诱惑和蹂躏而在死亡边缘苦苦挣扎的身影,这更加让我坚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范围内,毒品泛滥都是个极难治理的问题。多少人因吸毒而痛苦不堪、家破人亡.甚至引发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后。其中又有多少人由于种种原因陷入“屡戒屡吸、屡吸屡戒”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控制毒品蔓延的同时。戒毒人员的社区康复也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鸦片罂粟自传入中国,早期一直作为药物使用,各种医书中多有记载,但后期明清之际,由于鸦片吸食方法的产生及传入我国,其逐渐由药品转变为毒品,后经一系列吸食方法的转变,鸦片由名药变为名毒在中国逐渐蔓延,泛滥成灾。史学界前人们多从事实上考证鸦片在我国的吸食传播,但没有将鸦片吸食方法之转变与它的传播蔓延泛滥成灾这一事实联系起来,本文集就这一点进行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