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文亮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127-130
文章从失地农民的法律地位界定入手,通过分析目前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从法学的视角,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晓珊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4):73-76
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社会保障缺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病患.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其制度缺失的成因,综合权衡各种因素的作用,提出一些法律制度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唐爱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14-18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社会就业的出路问题和养老保障的退路问题。根据政府关于失地农民的一系列政策,在实践中必须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要确保“以土地换保障”政策的落实到位;要确立失地农民就业优先的理念,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要充分体现惠及全体农民的“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4.
解决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华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45-47
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城市地域和规模不断加大,大量农用土地因政府建设用地和商业用地而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和相应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加。如何有效地解决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就此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对农民而言具备多方面的社会保障功能。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年都会增加更多的丧失根本生存保障的失地农民。只有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接轨,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长期以来农民以土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生活保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出现了大量失地农民。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了影响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对农民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由于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合理,导致大量农民失地后生活得不到保障,政府应在征地制度改革的同时为失地农民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建立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不仅关涉到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化,也关涉到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需要在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基础上,为失地农民设计可操作性的社会保障方案,建立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筹措方式。另外需要研究解决新老制度的衔接问题,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义元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2):173-175
城市化需要征用大量的农村土地,因此必然导致许多的失地农民。目前,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严重缺乏,因征地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得不到可靠的解决,更不用说他们在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的保障。我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如果这个群体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仅会影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最终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11.
陆丹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5):45-47
有偿顺风车这种新型的私人契约关系,不仅涉及我国民法中民事主体之间自由、平等交易的关系,同时关系到公权力私权利调控中时,所应有的界限、幅度等问题。文章以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为基础,并结合传统的理论,从多角度对此新生社会现象的利弊予以法律分析,以期引起政府及有关专家的足够重视,以便形成专门方法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2.
关于"30年不变政策"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学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24-26
在农村实施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是新世纪中国农业的奠基工程.本文结合"30年不变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同认识,对"30年不变政策"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中的经济公正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敏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79-81
土地被征用之后,许多农民成为"三无农民",对他们的生产生活都产生重大影响.而各地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很不公正,土地补偿费低,土地升值农民没有份,生活缺乏保障,就业安排人数少.要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征地问题,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念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97-100
农户联保贷款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提高自身的信贷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的信贷资金需求而推出的贷款新形式。它不仅具有典型的金融意义,而且具有鲜明的法律特征。农户联保是一种特殊的信用担保形式。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导致我国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种种因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立法治环境,使民间规范合法化,加速我国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普法力度、拓宽普法渠道、营造良好氛围等措施,它对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的法律规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妇女土地权利受到侵害的现象已十分明显,她们对土地权利的缺失,既有传统思想意识及民间规约的束缚,也有法律规范制定缺少社会性别视角及保障措施缺乏可操作性.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需要从观念到规范的重构,从宏观上确立真正的农村妇女权益的法律话语场,并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有效调适民间法,进一步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增强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确定性及法律条文执行时的性别敏感性,改进法律规范的创设和实际执行,消除立法上可能体现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拥有的法定财产权主要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征收补偿权和专业合作社中的财产权.但规范这些权利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要从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征收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面健全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从而达到保护农民财产权利、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8.
融资问题一直阻碍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获取非财政性外源融资难度较大,而且从内部自行解决资金短缺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定位模糊,进而导致包括民主管理、出入社自由、社员资格、盈余分配在内的一系列自身制度问题,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明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参考公司制治理原则修正上述制度,使“人和”与“资和”相结合,限制出入社自由,适当放宽入社组织的资格条件,同时完善盈余分配制度。只有解决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融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为其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武玉敬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43-46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正在成为一支新兴的"弱势群体",由于立法、制度、政府和农民自身的原因,其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应从加强立法、完善制度、转变政府角色以及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等着手,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