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旅游业发展迅速。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的老年人群为例进行问卷调查,从旅游欲望、旅游空间行为和出游条件等方面,研究城市区域内老年群体旅游的基本特征,为山西老年旅游目的地市场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依循田野调查、实作参与和他国经验,指出我国“未富先老”的老龄社区须具备“关系营造”与“活化市场”双重面向;场域再造以释放社区蕴藏的巨大“老年人口红利”、将就地养老照护问题操作化,引导老年人成为社区发展主体,积极回应老龄社会本土化机制。在非正式安排与正式制度中,实现高龄老人就地照护、低龄老人适度就业,达成制度化与社会性并行、共享共治的老龄社区永续与自组织。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农村老龄人口人数多,增长快,是吉林省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农村老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老龄人口更易遭遇贫困的风险,面向老龄人口开展反贫困管理是各国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世界老龄人口的贫困主要表现为六大差异特征:区域性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家庭结构差异、种族差异及城乡差异。基于对世界老龄人口贫困特征的分析,老龄人口反贫困的公共政策选择主要包括:通过公共养老金计划向老龄人口提供“社会安全网”;延迟退休年龄;基于性别公平视角优化养老金制度设计;实现全面健康服务的可得性;提升就业质量,降低非正规就业;宏观经济增长战略转向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口规模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目前上海城市人口状况,讨论上海人口规模扩大的利弊,并针对上海人口构成的特点,依据大量历史数据预测了2000年和2010年上海人口的总规模,同时对人口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老龄人口社会保障的宪法规范基础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国家目标规定,也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质平等权以及发展退休制度、社会救助制度、保障社会救助权等国家任务规定。该宪法规范框架类型上归属于宪法积极规范,性质上归属于目标规范和弱行为规范。宪法积极规范的特征及其规范性质决定了其制度实施中一般实施应主要由立法机关承担,其规范实施则涉及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宪法规范的具体化,包括通过立法技术层面的规范设计实现具体化和通过宪法释义学层面的解释实现具体化。规范设计上应关注宪法规范实质内容和实现程序的具体化,解释上应基于体系解释与目的解释方法,关注国际人权公约和国际组织规定并借助比较法和国家理论,实现解释的融贯与协调。  相似文献   

8.
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随着社会的变迁,精神赡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物质供养而日趋重要的问题。精神赡养同时满足了年轻人的道德需求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对“精神赡养”范畴的把握应从人格尊重、成就安心和情感慰藉三个维度来展开,换言之,全方位的精神赡养必须同时满足老年人的自尊需求、期待需求和亲情需求。从传统孝道到精神赡养的演变路径是:从“老人本位”到“代际平等”,从“单一满足情感需求”到“兼顾激发生命潜能”。积极的精神赡养包含了晚辈精神上的自足和祖辈精神上的自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龄化加剧、公共养老金支出增加、养老保险税率提升,导致在职者可支配收入下降,通过对制约老龄社会在职者工资和退休者养老金同步增长因素的探究,研究表明在老龄化经济中恰当的人口净迁入能使在职者工资和退休者养老金实现同步增长。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口迁移方案,预测在职者工资和退休者养老金同步增长差异问题。在标准情况下,可通过迁入一定数量的人口减轻甚至消除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苏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老龄产业的发展情况却和经济发展状态不协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在认识上尚未形成对老龄产业的市场性研究,在实践中也没有形成成熟的老龄产品、老龄服务、老龄产品生产等的老龄产业。为此,需要树立社会重视老龄产业的观念,也需要企业人认同老龄产业的发展重要性,还需要政府给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未来三十年,上海将作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崛起。在前瞻制定上海城市未来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人口是一个重要却难以有效把握的变量。基于此,本文在上海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背景下,立足于上海经济和产业变迁机理,深入梳理全球城市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分析未来上海人口发展趋势,为制定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市场上仍有行为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异象,这些异象大都与群体行为有关.在行为金融学中引入群体心理学.将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划分为个体投资行为与群体投资行为,对资本市场投资行为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充分了解群体投资行为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外来人口的增长,我国部分学者特别是政府决策管理人员对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呼声日高,甚至已把控制人口规模增长作为实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是否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以我国最大城市上海为例,多角度地系统考察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规模增长与城市发展持续性的关系,发现上海人口规模增长与城市发展持续性总体上是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而且相对受到严格控制的户籍人口规模增长,受控较弱、相对强势的常住人口的规模增长与城市发展持续性具有更密切的正向互动作用关系.也就是说,本文研究证明:到目前为止,人口规模增长仍是促进我国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或至少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明人口规模增长已制约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8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化加速发展中的人口再分布,可分为CCD、CCD外围心城区、边缘市区和郊县四个地域来考察。上海市人口的空间扩散与积聚呈现出这样的新态势:中心城区人口由CCD向CCD外围中心城区再向边缘市区逐步逐级扩散,而郊县人口的一部分则向边缘市区转移积聚。  相似文献   

16.
17.
进入90年代,深圳和上海是世人瞩目的两个城市,尤其外商,对其投资环境更为关注.作者根据实地考察,就基础设施、政治社会环境、经济总环境、科技文化、优惠政策和法制环境等方面对这两个城市的投资环境作比较分析,认为这两个城市在21世纪将成为中国最有魅力的外商投资热点和中国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与发展:上海、东京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通过对上海、东京两大城市人口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考察两大城市人口与发展的基本特征、规律及其异同 ,并总结和借鉴东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大城市人口与发展的经验 ,为促进上海的人口与发展、早日实现建成现代化国际大城市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 ,上海、东京两大城市的人口动态 ,已不适应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两大城市在两国的中心地位 ,也已出现相对下降趋势 ;而且上海与东京之间尚存在“发达城市”与“发展中城市”的明显差距。为了实现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 ,借鉴东京人口与发展的经验 ,上海的人口与发展战略及政策 ,应该考虑逐步实现由重对外(人口入迁 )控制向重内部 (人口分布 )开发、由重以控制人口入迁防止人口压力向重以促进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拓展人口容量消解人口压力转变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的成果有人彰显,现代化的苦果有人吞咽。近代上海以繁华摩登的姿态吸引无数的掘金者前往,在享受快速现代化和劳动力红利时,却没有给予“新上海人”应有的尊重。近代上海的人口格局呈现三个显著面相:爆炸的人口增长、失衡的人口结构和边缘化的堕落群体。这三个特点呈现单向因果关系,无法制止的人口骤增导致人口结构失衡,进而滋生大量边缘化群体,三者结合下的上海人口格局陷入“人口困境”。上海人口格局的“困境”既是上海现代化中的失败结果,又是阻碍上海现代化提升的原因,成为上海现代化之难。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对老龄服务业的概念和范围给予界定,利用社会统计和老年消费调查的相关数据,详细描述了天津老龄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分析归纳了老年人对老龄服务业的需求和意见并对未来老龄服务业的发展做展望,找出当前老龄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