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对生物医药上市企业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新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创新效率存在差异性;创新效率进步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增长;技术进步下降是制约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纯技术效率下降是制约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另一因素;政府支持、企业规模及税收负担均能显著影响生物医药上市企业创新效率。应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以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2.
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2003—2012年统计数据,构建shift-share模型,对"中四角"地区16个城市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行了分解,得出产业内技术效率提高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地区GDP、人均GDP、工业生产总值、政府支出、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合肥应当坚持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各自的特点,通过查阅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从投资水平、投资方向和投资效率三个方面对比研究广东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期前后的投资行为,以检验广东上市企业对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响应程度。实证发现,在投资水平方面,非国有企业在2009年有所提高,而国有企业反而有所下降;对于投资方向,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加响应政策,大力投资政府倡导的项目;关于投资效率,在产业转型升级期前后,国企和非国企的投资行为总体表现为投资不足,并且在转型升级后,国企和非国企表现为投资不足的数量均有所上升,而表现为投资过度的企业数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评价我国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及演进趋势,运用基于非径向、非角度的SBM-DEA模型,对我国2003—2013年30个省级行政地区物流产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及其演进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各地区物流业技术效率虽然呈现增长态势,但效率水平仍然较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偏低所导致,八大区域物流业技术效率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总体而言,大部分地区物流业纯技术效率亟待提高,少数地区规模效率偏低是其技术效率较低的原因。转变增长方式是我国物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瓶颈。现有研究地区生产效率的国内外文献大多未同时考虑能源和环境因素,且未能剥离外部效应及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采用加入能源环境因素的三阶段 DEA 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绿色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对投入变量进行三阶段调整后,整体绿色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若不剔除外部效应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将导致各地区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规模效率被高估;除江苏、山东、四川三省外,绝大多数省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或不变阶段,很多企业并未实现规模经济;从各区域的情况看,华中地区的绿色生产率水平最高,西南地区次之,西北地区最低,传统的将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统一作为西部地区处理的方式,掩盖了两者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小企业适度规模发展、加强地区绿色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19年中国实体上市零售企业的年报信息,采用文本挖掘法测算了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并实证检验了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经营效率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化转型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改善管理效率对经营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从数字化转型的分维度来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经营效率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数字化商业模式和数字化渠道的作用不显著。从异质性分析来看,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当中;规模过大会抑制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经营效率的提升作用;东中部地区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经营效率的影响显著,但是这一影响在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因此,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大数字化技术应用力度,发挥国有企业示范作用,以及克服“大企业病”,均是促进零售企业经营效率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陈武 《调研世界》2020,(1):51-57
评价众创空间发展效率,是探究推动众创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为此,基于《中国火炬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构建CCR模型,对中国31个省、区、市众创空间的资源配置使用效率、规模效率、管理效率等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众创空间发展规模基本饱和,发展效率逐步下降;资源投入增长迅速,其有效性降低;收入不断上升,但创业团队及企业获得投资的难度亦呈上升趋势;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足成为抑制众创空间发展效率的最核心要素。研究结论对众创空间"繁荣"与"过剩"的争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夯实了推动众创空间转型升级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助力创新效率提升;影响渠道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效率的潜在路径在于缓解融资约束、升级人力资本以及促进知识溢出;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提升效应在CEO具有研发背景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高科技行业中更明显。拓展性分析还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提升创新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创新质量。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创新效率的作用路径与边界,对于充分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效能,增强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传统加工贸易为引擎的我国主要外向型经济区普遍遇到了发展瓶颈,转型升级成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本文以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东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管理统计学和产业分析理论,对东莞市的加工贸易、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支柱产业、企业类型和规模等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系统分析,为从行业和企业两个维度探索行之有效的传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途径和方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阐析了中国现行的制度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程度,并以制度创新理论及推拉理论为依据,以全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法,借助现代计量经济软件Eviews6.0,对中国现行制度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剖析与实证性检验;针对中国规模以上大企业、大中型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外资利用度高,进出比例较高,而民营与国有控股企业外资利用度低,出口贡献度低,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等现状,以及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征,提出制度供给也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发展现状,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完善,继而有效地推动产业转型的升级.  相似文献   

11.
在基于创新投入产出分析京津冀地区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方法,计算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明晰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产业利润以及政府扶持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发展呈波动型上升趋势,各个高技术产业间创新效率差距不大;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产业利润以及政府扶持对京津冀三地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对该地区经济技术效率、前沿产出水平及效率损失进行了测算。结论表明:山西省在1978-2014年间经济实际产出距离前沿产出具有一定差距,存在产出损失和技术非效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技术效率增长趋势明显;但值得警惕的是,2011年以后,经济技术效率水平持续下降,山西省经济技术效率和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双下行"风险。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是迫切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全国物流业效率,基于Tobit模型研究科技创新对物流业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排除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我国整体物流效率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同时呈现出从东部、中部到西部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效率低下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R&D经费投入显著抑制物流综合技术效率,显著抑制东部地区物流效率,而对中部地区物流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专利数对物流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显著正向促进东部、中部地区物流效率;R&D人员全时当量对物流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物流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各地区政府应注重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应加大资本与人才投入。最后,从科技创新角度,对提高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开发区设立对吸引企业投资有重要影响。从企业投资效率角度,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开发区设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开发区设立会减少企业非效率投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开发区设立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和非国有企业、非能源企业以及长三角城市群中,开发区设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建议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开发区内企业创新,规避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非效率投资,应结合企业类型和城市分类制定差异化和精准化的开发区政策,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升级的相关制度,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98—2009年我国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资源型地区内不同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整个资源型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情况。研究表明: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变化最大的是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而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落后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技术效率的进步引起的。提出了推动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确定投入、产出及环境变量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环境及随机误差因素对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影响显著;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规模及管理水平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提升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2015—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研究政府支持力度不同阶段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创新效率的视角寻找政府支持的合理区间。相关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效率之间存在着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受到政府支持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政府支持力度低于0.84%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成正向关系。政府支持高于0.84%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成负向关系。根据企业规模不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规模企业门槛效应依然显著,小规模企业则不再存在门槛效应,为企业和政府推动创新效率提供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创新驱动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但制造业产业链不同端口的创新驱动效率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制造业升级效应.将制造业划分为上下游产业端,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和提升路径进行比较研究.选取制造业产业链中62家上游企业和70家下游企业为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比较评价上下游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分别研究有效提升上下游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组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上下游制造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组态路径不同;较高的财务绩效和政府补贴对上游企业会起到重要作用,企业规模大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企业规模小、财务绩效高以及政府干预少会对下游企业产业有益作用.因此,建议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正确认识政府补贴的作用和方式,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整个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对企业行为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和促进性。目前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内研究和政府政策很少考虑产业转型升级的群效应性。本文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最为普遍的产业群现象,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群效应的概念;依据产生机理,将产业转型升级群效应归纳为四种类型;并从宏观和微观视角阐述产业转型升级群效应发生的条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05-2014年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并将其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通过DEA-Malmquist模型对各个区域的产业转移效率从动、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运用SYS-GMM模型探讨了产业转移对废气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在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方面都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规模效率则是中部地区最高;三大区域的Malmquist生产率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此外,产业转移和技术进步分别对废气排放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技术进步还能够提高产业转移过程中对废气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