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辉 《船山学刊》2015,(1):51-55
柳宗元对《国语》的文学价值有高度评价,同时,以"中道"思想为标准,柳宗元对《国语》中"不概于圣"之处也做过深刻批判,这集中体现在《非〈国语〉》中。以柳宗元对《国语》一书的接受与评价为线索,论析柳宗元撰述《非〈国语〉》的目的与原则,可以加深认识柳宗元的"中道"思想,并进而了解"中道"思想对柳宗元经学、文学、史学等思想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代名相裴度为中唐时代缙绅羽仪。在柳宗元一生交游的二十多个河东裴氏人物之中,裴度与柳宗元关系虽然不算密切,但他对柳宗元的命运影响之巨,世人不察。围绕与裴度交游的其他相关人物,如程异、刘禹锡、武元衡、裴垍、吴武陵等,可以探析裴度对这些人的态度,从中发掘裴度与柳宗元以及柳宗元同这些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更好地解读柳宗元晚年的政治生命与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其思想的核心是北方文化,尤其是关陇文化。然而,他生活在一个文化交融非常活跃的时期,与江左文化有着较多的接触,明显受到江左文化的影响。论文从柳宗元的生活环境入手,探讨了柳宗元接受江左文化的途径与机会,进而分析了柳宗元文学、思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江左文化的痕迹,认为在柳宗元时代基本上实现了融合南北文风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本阅读求证柳宗元种植诗中"种植时空"的文化喻意.从某种意义上说,种植诗可以成为柳宗元眨谪生涯的文学风标,是书写柳宗元贬谪生活的独特体裁.本文分析了柳宗元永州、柳州种植诗的异同,认为永州诗多为"秘境"探访的个人私思,同时也是柳宗元自我调整、主体价值凸显的一个记载;柳州诗则"公私有间",由"秘境"而至公共空间,抒发了造福惠民的长安理想但仍有哀怨.柳宗元种植诗风格上屈陶兼有,陶隐之淡中屈怨暗结;多以借物自喻、用典巧指等方式运思,独柳州种植诗能够"以谐传之".  相似文献   

5.
试论屈原对柳宗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宗元深受屈原的影响。屈原的辞赋是柳宗元在文学创作上学习和借鉴的范本,屈原的"美政"理想是柳宗元政治上孜孜以求的目标,屈原的学术思想是柳宗元自然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屈原的执著意识是柳宗元坚持操守、不入流俗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一生的活动,同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和评价柳宗元的哲学思想,不能不涉及他同佛教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对柳宗元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看法已渐趋一致,然而对他与佛教关系的分析仍颇歧异。如何看待柳宗元与佛教的关系,已成为正确评价柳宗元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关键问题。本文试图就此作一粗浅的探讨。一柳宗元是否信佛?这要实事求是地考察柳宗元的言论行动,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根据现存的文集,柳宗元一生留下的诗文共六百多篇。我们粗略统  相似文献   

7.
对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历代评论者大都“扬韩抑柳”。此论颇不公正,且至今仍有影响。李焰平在《韩愈与柳宗元之比较》(载《祁连学刊》1991年第1期)一文中,通过对韩、柳的的家世与生平、政治思想、文学主张与文学风格之比较研究,作了较中肯的评价。一、从政治思想看,韩愈是个天命论者和鬼神论者,尊儒术,排佛老,坚持唯心主义世界观,柳宗元则是个无神论者,认为宇宙是物质的,无始无终  相似文献   

8.
夏卫平 《学术论坛》2005,(6):117-120
柳宗元是一个理想化的补天者。他的补天理想形成,与他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关系密切。矛盾尖锐、弊端百出的时代,呼唤着补天之才的出现;个人的特殊背景,使他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了补天理想的形成。柳宗元正是顺应这一历史趋势,被推向了政治舞台,担任起补天的使命。柳宗元的补天理想,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也是他整体思想中的亮点;不仅贯穿在所有的思想之中,也贯穿在所有的作品之中。他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和实现这个理想,执著坚韧无怨无悔。解读柳宗元的补天理想,有助于我们走近柳宗元,认识柳宗元。  相似文献   

9.
杨再喜 《兰州学刊》2012,(12):58-61,66
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观与其文学的传播经受紧密相连,这在北宋和南宋理学家的接受视野中尤为明显。在北宋,理学家们由于在文、道之关系认识上的偏颇和受"道统"观念的影响,大多对柳宗元持批判的态度,反对当时习以为俗的"韩柳并称"论。到南宋时,理学家们借古文来弘扬道义,文与道的关系进一步融合,柳宗元的文学地位随之提高,进入了与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并称的"文章四大家"之列,已具备了明代茅坤提出的"唐宋八大家"的雏形。柳宗元在两宋理学家接受视野中不同的境遇,说明了一个作家的文艺观是影响其文学传播接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与佛教的关系如何看待,学术界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柳宗元“崇信佛教”,“受佛教迷信毒害之深”,“终其一生没有解脱佛教对自己的精神束缚”,“客观上做了一种最愚妄、最落后的思想宣传的工具”1。另一种意见认为:“柳宗元是无神论者,唯物论者,不可能真正信佛。”2上述两种说法在笔者看来都和柳宗元完整的思想体系有矛盾。第一种说法与柳宗元写作《贞符并序》、《断刑论》、《非国语》、《天爵论》、《愈膏肓疾赋》、《祭吕衡州温文》、《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以及《天说》、《答刘禹锡天论书》、《天对》等…  相似文献   

11.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对柳宗元诗歌接受的开创性贡献在于:其一,第一次将柳宗元作为"元和诗坛"的代表作家,提升了他的诗学地位;其二,首次从纯诗学角度探讨了柳诗与屈骚之关系,强调了两者共有的情感基调;其三,以人论诗,首提"柳子厚体"和"韦柳体",突出了柳诗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学术研究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柳宗元,以其辉煌的学术成果昭示世人。深入地梳理和研究他的学术研究思想,不但可以有助于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柳宗元的历史地位,而且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学术研究的传统,推动当前学术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正统治观念的形成,是从荀子开始确定的。他强调了圣人的地位:“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①这就给后来的学术研究的“原道、征圣、宗经”②奠定了基础。柳宗元受此传统的影响是很深的。他在许多场合,在与…  相似文献   

13.
在中外以及港、台的论著中,皆较多地注意到了韩愈和李翱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并推韩、李为开宋明理学之端绪,不无道理。但对于与韩愈齐名的柳宗元,几乎很少涉及。在唐以后他的学说似乎断了线,这是不公允的。其所以如此,国内可能是泥于宋明理学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者柳宗元不相类之故。本文试图探讨柳宗元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影响,以就教于诸同志。唐中叶以后,政治上藩镇割据,国势日蹙;思想上释、道、儒三教鼎立,佛盛儒衰。鉴于此情,一些思想家便要求改革时弊,振兴国家。出现了黜佛、道而兴儒学的思潮。这个思潮  相似文献   

14.
中唐新《春秋》学对柳宗元与永贞革新集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养厚 《东岳论丛》2000,21(1):114-117
中唐新《春秋》学是中国儒学由汉学向宋学转变过渡的关键环节 ,且在中唐时期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中唐新《春秋》学及其代表人物陆质的思想观点对柳宗元及永贞革新集团诸成员影响尤大。柳宗元尊崇中唐新《春秋》学、尤其是陆质的思想学说 ,因而不遗余力地指谪批判汉儒的章句之学 ;为维护唐代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 ,坚决否定周朝的分封制 ;受中唐新《春秋》学的影响 ,大力提倡辅时及物之道和经世致用之学。在中唐新《春秋》学思想学说的直接影响下 ,不仅柳宗元、陆质积极参与了永贞革新运动并成为这一运动的骨干 ,而且 ,永贞革新集团的其他主要人物也都是受这一思想学说的影响而掀起永贞革新运动的  相似文献   

15.
杨涛 《船山学刊》2010,(4):64-65
柳宗元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他提出的"受命于生人之意"、"吏为民役"、"民利"与"民自利"、"官为民役"与"民可黜罚"等民本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在散文理论方面多有卓见,"文以明道"是其理论核心.柳宗元所明之道是孔子的儒家之道,他强调道的实践性,主张文道并重;他提出了以"诚"为内质的作家修养论;他论述了诗文两体的基本分界;他提倡"卓然自得"的创新精神,并以自觉的美学意识丰富了其散文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对柳宗元学术思想的讨论,近年来有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他与佛教思想的关系。柳宗元曾有“统合儒释”的提法,这不单是他个人的思想,还牵涉到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的思想关系问题。本文拟对柳宗元统合儒释的观点,兼对唐代儒佛两家思想的矛盾与交融问题,试作剖析和评议。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与佛教禅宗的问题杜寒风关于柳宗元与佛教的问题,一向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柳宗元与佛教禅宗的问题,对冯友兰、郭绍林先生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抛砖引玉,期望学术界对柳宗元佛学思想的研究能有新的创意。一柳宗元对于佛道衰弱讲排最糟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19.
论贬谪文人研究“三突出模式”之二——以柳宗元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来关于贬谪文人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三突出"模式:突出罪人身份、突出险恶环境、突出健康问题.这一模式其实是存在偏差的.以柳宗元为例,因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那里就成了"蛮烟瘴雨,榛莽荒厉"之地;因为柳宗元住过龙兴寺,该寺就成了"破旧荒凉"的庙宇.实际上,永州是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所在;对柳宗元及其全家而言,龙兴寺则是最理想的居住之处.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4,(6):38-41
"大中之道"原本是孔子及其门人对中庸思想的发挥,柳宗元在吸纳传统儒学关于"大中之道"思想因子的基础上,在啖助及其弟子赵匡、陆淳开创的新《春秋》学派的影响下,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赋予"大中之道"以新的内涵,并将之作为士大夫们道德修养的境界与目标。"去大惑"是道德修养的前提与基础;以经权合一为本质内容的"唯当之所在"是道德修养的关键;"以生人之意为己任"则是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完美体现儒学内圣外王的道德修养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