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需要.要重点转换那些反映人际关系一般规律、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转换的关键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表达方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5,(5):51-56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精神修养的不懈追求,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鲜明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继承修身思想的精华及合理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血肉和源泉,进而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基础,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3.
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具有地缘的文化亲切感和亲和力,将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从深挖内涵、注重创新和完善体制三个方面论述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滥觞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返本”,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就要在传统文化中对其追根溯源并用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同时,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发展又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新”,既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又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因此,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返本”与“开新”的辩证统一中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层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当代意义,主张针对种种关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引导公民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资源。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梳理和萃取传统价值理念的思想精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养成的重要途径;加强对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教育宣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健全的制度设置和完备的法律规范是传统道德伦理与价值理念焕发时代生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性。从构成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构成,是对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合理吸收。从价值表述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12个"价值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结晶,其中许多价值词都具有与中国古代哲学相同或相似的独特意蕴。从社会功能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为本"、"以德治国"思想的传承与弘扬。从实践养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合一"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追求.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和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交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充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紧密结合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一系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他从道德观视阈,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从价值观视阈,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政治观视阈,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从民族观视阈,阐释中华文明蕴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从国际观视阈,肯定中华文化是崇尚和平、协和万邦的"和"文化。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多重视阈,分别指向个体、社会、国家、民族以及国际等渐次递升的多个层级。  相似文献   

10.
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植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彰显民族特色,又立足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体现时代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珍贵思想资源.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以符合中国实际需要,反映世界发展潮流,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领社会前进方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源头,对于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而后探讨当前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为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系统,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它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回答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及"应该做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能在真空中凭空构造,而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消化人类取得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紧紧依靠当代中国人民,立足时代和实践,借鉴中外历史上确立核心价值观的经验,有针对性、注重实效地开展工作。这必将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树立文化自信要在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三个重要维度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视域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秉持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教育中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在交流互鉴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境界说所蕴含的理性生涯发展观凝炼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精神营养。在一体化时代青年价值取向激荡的背景下,不断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传承和复兴道德基因,能够更有效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引领青年学生以生涯发展来规范人生价值的思考、判断和选择,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史少博 《学术界》2023,(3):146-153
“文化”是属人的概念,即文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任何国家都有着自己国家独特的、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不断成长起来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焕发出无限活力的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新时代文化;是文化自信持续提高的文化;是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的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文化繁荣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有选择地借鉴我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化方式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可资借鉴的宋明时期核心价值观的教化路径,大致体现在国家推广、社会普及和家庭教育三个层面。鉴此,我们应该坚持"国家—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覆盖、立体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但相比较而言,三者又各有其侧重点,即大体上国家层面重导向、社会层面重濡染、家庭层面重启蒙。  相似文献   

19.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是释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来源于科学的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引,来源于厚重的历史根脉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源于宏伟的现实基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来源于开放的国际视野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积极吸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来源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尊崇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凝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解决现代社会精神迷失,道德失范的一剂良药;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