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启蒙思想家们在民族危机日益紧迫的背景下,超越了物质和政治层面改革的局限.提出了人的近代化问题.他们对封建专制统治造成的国民劣根性进行了大力批判,并以西方国民为范本,塑造了具有崭新理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新国民形象.为了实现自己的"新民"理想,启蒙思想家们积极探索并实践了各种启蒙民众的途径和方法,为近代中国的民众启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王学典 《文史哲》2002,(2):70-79
黎澍基本上是一个处在“体制”与民间夹缝中的思想家。他与“体制”的那种“入不深出不远离不开”的关系,使得他的思想在上世纪90年代遭到所谓“左”与“右”两种思潮的拒绝。黎澍遭到“左”的拒绝,是因为他对以“革命”本身为目的的“革命意识形态”的反省与审查。而黎澍在90年代的被拒绝,主要是因为他的“激进主义”和“反传统”的“新启蒙”立场。几乎无条件无限制地欢迎“现代”而鄙弃“传统”,是黎澍等“新启蒙主义”者的基本倾向。今天看来,“新启蒙”思潮的确“为整个国家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基础”,但思想理论上的“新启蒙”时代毕竟又已经过去,而且,“新启蒙主义”的思想理论也暴露出种种局限。关键词:传统;新启蒙;革命意识形态;文化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文化格局中,经史系统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先地位和权威性,这对于传统小说哲学来说,几乎是一种先在的预设,小说附骥于经史而被纳入文化大格局之中,并因此而在最低限度上具有某种文化意味,获得某种存在的权利。20世纪前后直至“五四”时期的文化大变局,在猛烈抨击传统文化的同时,把小说革命推到文化转向的潮头,于是小说理论范式的转换成为可能。20世纪小说在这种巨大的文化变局背景中出场,以其历史性的范式转换,直接参与文化大变局的过程,并构成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和成果。小说范式转换的文化基因,潜伏在20世纪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的流变之中,大体规定了20世纪中国小说的文化品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4.
192 6年鲁迅在《坟·题记》中说 ,他之所以把那些形式上截然不同的文章编在一起是“因为偶尔看见了几篇将近二十年前所做的所谓文章”。这些文章是指写于 190 3年的《中国地质略论》、《斯巴达之魂》、《说钅日》,写于19 0 7年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和写于 190 8年的《破恶声论》等。对这些时隔很久的文章鲁迅有些疑惑 :“这是我做的么 ?”但又确认“似乎也确是我做的”。 1934年在《集外集·序言》中再一次谈到这些文章的写作时他说 :“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我的幼稚 ,……倘在这几年 ,大概不至于…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83-89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理论逐步转向空间的同时,空间理论也日益重视空间与存在的关系。从胡塞尔到梅洛-庞蒂的哲学研究中,身体不断得到解放,逐渐获得理解存在与空间关系的原初性地位;与此相应的是,本雅明、海德格尔、巴什拉、詹姆逊等理论家都深入探讨人的空间经验,揭示现代人的空间焦虑与危机;在此过程中,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西方社会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对社会空间中权力关系的研究成为空间理论的重点,也成为解读现代社会中空间与存在关系的关键。由此,身体、经验、权力成为贯穿20世纪西方空间研究的关键词,也构成理解空间与存在的三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6.
就20世纪中国伊始的启蒙而言,它与其他体系的启蒙并没有什么两样,但一开始就显示出更为突出的悖论特征.审视自1911到1921十年间的文化启蒙时段,理想与现实、手段与目的、(个性)价值与(个人)德性的悖论,无不给历史留下了无穷的困惑.这些困惑启示我们,法治对启蒙寻找的自由秩序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社会主义启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茂民 《东岳论丛》2002,23(2):79-83
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 ,启蒙不仅包括自由主义启蒙 ,同时也包括社会主义启蒙。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说 ,社会主义启蒙取得了最终胜利。 2 0世纪中国文学在社会主义启蒙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启蒙历程包括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17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四个发展阶段 ,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联系使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社会主义启蒙成为可能。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社会主义启蒙无论是对于 2 0世纪中国社会进程还是对于 2 0世纪中国文学自身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学术》2007,(4)
社会再造和人性再造是20世纪中国启蒙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命题,两者经历了复杂的交合过程,即:"五四"的复杂交织、30-50年代社会再造对人性再造的笼罩与离间、80年代以后的创新交合与危机。这一复杂历程显示出这样一个历史结论,即在启蒙中,社会再造和人性再造合则两利;互相笼罩,互相对峙则会两相交害,贻害于人,这对新世纪复兴中国启蒙运动是一个严肃的、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几代最优秀的民族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上下求索,杀生取义,舍身成仁,都是为了履行“盗火者”神圣的使命。他们相信,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斗争”。然而,回首往事,一个世纪“为真理而斗争”的全部收获,却是如此微茫难求。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命运,与拜伦在诗中所写的普罗米修斯是如此的相似,尽管尚不能断言这个理性之神是否已经死灭,但它在现代百年中国之历尽磨难,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多种学术话语并存的语境中,本文系统回顾了作为一种学术探索方法的文化训诂学,在现代汲取诸多学术理论营养,向着系统性、逻辑性深层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就文化训诂学的多重证据法、融汇法与文化还原法等三种基本方法进行了理论思考与归纳,全面勾勒了训诂学的现代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性国家主权话语形成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清末新政崛起的新知识群体,借助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国际公法理论对国家主权的本质特征、主权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人民主权观作了全面深入地探讨,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国家主权思想。新知识界作为当时中国的新生社会阶层和重要变革力量,其国家主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中国谋求国家主权独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纵观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语言问题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人们关于语言的不同观点促成了很多文学批评流派的起点和终点.语言使用者、语言、语言意义和语境形成了一个互相作用的四维关系.语言又与叙事紧密相联,形成一个语言与叙事互动的文学批评大潮.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语言论转向",可分为形式主义语言观、语言的诗性与意识形态性、后结构主义语言观三大板块,它们从批评理论到批评实践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为我们认识文学语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儒家文化的寻根贯穿于20世纪中国文学中,其中“五四”时期及20年代,30、40年代和80、90年代尤为突出,且呈现出不同的话语面貌。这种寻根形成了两种张力:一是儒家文化在遭到反叛的同时,也被潜在或公开地认同和赞赏;二是儒家文化与源于西方的现代文化基本上处于冲突状态,但它有时也会被进行现代改造或话语转换。由此得到启示:应当把儒家文化及其他传统文化与西方等外来文化相互阐发,从而以综合创制的方法来完成中国文化的现代建构,并完成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发展曲折迂回,人的思潮此起彼伏。异化的社会给人以痛苦的反思,文人墨客回以怪诞的嘲讽。形形色色的风格流派层出不穷。令人瞠目结舌、百思不解。20世纪尤为千姿百态,五花八门。传统的藩篱被打破,艺术家各行其色。新的文化视  相似文献   

15.
改良与革命是20世纪两个十分显赫的关键词,也是与启蒙话语密切关联的实践路径。就启蒙本身而言,近现代中国有“弱势启蒙”和“强势启蒙”之分;就启蒙导引的现代性进程而言,又有“激进”与“保守”等理念之别。本文在百年启蒙历史的“骄嚣”中,梳理出了由两种基本路径组成但又由两种路径演绎出的形形色色的现代性谱系。  相似文献   

16.
与西方启蒙精神比较而言,20世纪中国文学的启蒙精神,以及作为其主要内容的个性主义,由于受到主情任性的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片面强调了个性的自由与解放,缺乏西方启蒙精神的理性要素与自律意志,这导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启蒙精神及个性主义始终处于不健全、不成熟的状态。"五四"启蒙文学中的个性主义,经胡适、鲁迅、郭沫若等人阐释后,逐渐汇入破坏旧秩序的革命精神洪流;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启蒙文学中的个性主义,经巴金、路遥、莫言等人的文学表现,日益转化为蔑视规则的痞匪之气。总之,百年来的中国启蒙文学,仍是未竟之业。  相似文献   

17.
张万杰 《学术论坛》2012,35(8):57-61,209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曾是世界社会主义左翼力量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斯大林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对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运动和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层面,斯大林思想都推动或制约过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大演变。全面分析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任个人而排众数"和"掊物质而张灵明"是鲁迅关于国民性改造的两个基本命题。前者以现代意识为价值取向,确立了思想启蒙的主题;后者以回归人性原点为取向,确立了道德教赎的主题。在两大主题之上,相应地形成鲁迅文化选择的"精英意识"与"平民意识"。而思想的前沿和道德的原点正构成了鲁迅"立人"的完整思路和理想境界,从而为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中的精神变革确立了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迭涌,带来了中国文学创作繁复多样的面貌,欧美近现代多种文学思潮都在20世纪中国文坛出现过,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神秘主义、民族主义、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等等,都或先或后在中国文坛...  相似文献   

20.
侠文化与20世纪中国小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经建 《文史哲》2003,(4):156-161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同时又具有“民间性”与“反正统性”的特征 ,其文化价值观念以“元叙事”形态和“潜文本”方式被转译为 2 0世纪中国小说的叙事资源和创作题旨。这批小说大都采取“英雄传奇”式叙事 ,具有“侠义”母题类型 ,并表现出“江湖乌托邦”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