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考察汉语位移介质动词的论元表达情况,探讨位移介质动词与位移方向动词在论元表达方面的差异,可以揭示汉语部分位移动词在论元表达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并分析出动词家族相似性的基本表现:不同语义类的动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同一个语义类动词的不同成员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动词成员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有一种结构特殊的偏正式复合名词(如"饼干、人海、雪花、瀑布"),其特殊性在于:整个结构的语法性质与它的某一个成分相同,但却不属于典型的"向心结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共有166个符合上述特点的偏正式复合名词。根据构式的能产性和后语素是否分别具有名词和形容词两种性质,可将这些词分为三类。构式能产性强弱差异的原因与"凸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医书词语的使用及语言自身因素是构式衍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该构式的语义结构是"事物类+提示特征"。参与构词的语素具有常见性特征,是由造词中的"求便"心态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致使构式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形式一意义配对体,其多样化的句法表达形式一直是描写语言学派所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试用认知语言视角下的构式语法重新解读致使构式形式与语义之间的联接方式。通过对致使构式论元多寡的动态考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在句法、语义、语用的相互牵制和作用下,构式能够左右致使句的形成,对论元的实现具有强制性作用,致使构式论元实现的方式可以划分为论元一致、论元蕴涵和论元增容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5.
被动表述式的论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句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和句式配价(construction valence)角度分析被动表述式的论元结构,考察被动表述式各种论元的语义类型,指出被动表述式因论元结构的不同,语义结构也随着产生变化,说明语义结构与论元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英语动结句的论元结构取决于动词事件和结构事件的次论元结构.一般情况下,两个事件各有的论元必须在动结句中得到全部实现;两个次论元结构中的语义角色若有重叠,则共享同一个有语义标记的位置;句尾表示结果的形容词或介词短语可作宾语补足语或主语补足语,或描述运动实体的终态,或描述运动的路径.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分属于两个事件的不同论元争夺同一语义角色,这时须隐藏其中一个论元,使每一个语义角色分且仅分给一个论元;而当动词意为"体物(液)外排"或"外物内纳"时,作为运动实体的论元因为不言自明也常被隐去,留下一个语义角色空位.  相似文献   

7.
汉语动结合成词由词核V1及其结果补语V2构成,表述动作的结果。动结合成词的论元结构充分保留了自由语素V1的论元结构信息,但是能否反映V2的论元结构全貌依V2的词化程度而定。表述型、方位型以及大部分成就型结果补语V2都是词化程度较低的自由语素,在合成新词时语义不变,因此它们的论元结构与V1的论元结构一起完好无损地再现在合成动词的论元结构中;小部分成就型结果补语V2为词化程度较高的黏着根语素,在合成动结结构时语义发生较大的变化,原有论元的语义角色会部分流失,这时的动结合成词的论元结构不能真实地再现V2的论元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8.
日语中的动词除了作为谓语出现在句末,还可以在连体修饰句中出现。通过具体例句,从主名词的角度论述了连体修饰句动词的时制问题,分别是相对名词、内容句名词、关系句名词、特征名词等几方面,从中发现,修饰句中动词的时制比较复杂,往往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使用中需要认清主名词的内在特点,注意主句事态与修饰句事态发生的时间先后,以及相关固定用法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动词逻辑配价的角度讨论了动词及其逻辑论元的缺省现象以及它们的求解问题,提出了6条求解规则:VR1-4和AR1-2.这有助于解决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语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与英语不同,在汉语中同一个放置动词可以具有两个不同的论元结构,并且具有何种论元结构与句子所带的时态标记有关。基于事件性谓词假设,本文提出"事件性特征"的概念,解释了汉语放置动词的双论元结构现象,以及论元结构和时态的关系,并指出了汉英放置动词在论元结构上不同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按照题元准则,句中谓词所蕴涵的每一个题元角色都必须分派出去,且只能分派给一个论元。通过考察分析认为,现代汉语的兼语句、连谓(动)句、述结武谓语句的句子结构都是符合题元准则的。有人认为,在上述这些特殊的句法结构中一个论元NP可以带有不止一个题元角色,这只不过是人们忽略了这些题元角色并不是同一个谓词的题元角色所导致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有一类结构特殊的动物复合名词(如"牛犊""羊羔""马驹"),对其性质的认定一直存有分歧。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探讨,分析所研究的"六畜"语义场中的语义变化,归纳了几种不同的"泛指"和"特指"模式。研究发现这类词有从"联合式"向"偏正式"转变的趋势。其构词模式具有"旧语素+新语素""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等语义特征,构词理据与文化和认知有密切的关系,该类词的结构并不具有能产性。同时还探讨了后一个构词语素内部连用的成因,旨在对这类词的性质和构成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复合动词的问题,已有很多日语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有些学者从分类的角度进行研究,有些学者从复合动词的构成条件进行了分析,还有些学者从日语教育的角度对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可以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鉴定。形式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由动词和实现为宾语的非核心论元名词两个构件组成。意义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有“选择及排除”和“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意义。“选择及排除”构式义的浮现是由于宾语往往来自于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语义场,语义场内成员互相对立的关系使“选择及排除”义得以浮现。“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义则是通过删略受事信息、添加事件背景信息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回顾国外心理语言学界关于英语复合名词理论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名词的界限设置问题,并尝试分析名词的认知特性如何影响英语复合名词的语义取舍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以前项动词为及物动词的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动词的前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探讨各语义之间的关系,考察复合动词「V+切る」从词汇复合动词向语法复合动词演变的语法化过程,归纳出在前项动词为及物动词时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科技德语的一种经济性文体——名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经济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其典型文体就是名词体。这种文体客观、简练、信息集中。尤其在科技语言中使用名词体呈一种发展趋势。本文论述了名词化现象的发展特征,旨在对德语工作者写作和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通过简要回顾格标效应的工作原理,可以重新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语法功能项在静态逻辑和延伸变异条件下的组配关系。继续观察表明英汉语言功能项的赋格允准和题元释放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实际上是研究者定义模糊和研究方法不当所致。因没有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待两种语言的各种搭配现象,单向强化汉语中不符合静态逻辑的非典型组合关系,格标效应无法解释英语中众多不按动核指派的题元释放的通例。因此英汉题元实现只有参数上的差异而没有原则上的差异。对比研究应该遵循典型对典型,变异对变异,而不是典型对变异的原则,对语言事实的认定不能简单地以点推到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