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明汉族史家笔下的八思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八思巴不仅是西藏佛教发展史上(后弘期)的一代祖师,而且是藏族历史上继松赞干布之后又一伟大的政治家,是整个中华民族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一位值得大加宣扬的爱国主义者。萧蒂岩同志从《大藏经》和《元史》上节录并注释元明汉族史家写的《拨思发行状》、《帝师殿碑》和《八思巴传略》三篇文章,以飨藏族广大读者。期望有志之士,也将元代以来藏族史家笔下的《八思巴总传》等逐步地介绍给汉族广大读者,起到交流的作用。这对于学习、研究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国热情,以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一位眼界开阔、具有胆略和远见的政治家,是杰出的民族英雄。据史书记载,他13岁就登上赞普宝座,执政二十余载,使一个四分五裂的青藏高原得到了统一,为发展和加强藏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对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发展建立了功勋。他的政治、经济思想在藏族(尤以吐蕃时期)历史上起过激发人们上进的作用,是藏族古代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财富。后人为宣传其政治、经济主张辑成《松赞干布遗训》,在藏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经济主张及其社会影响,进行探讨,对于研究藏族古代经济思想史,帮助我们认识西藏、解决西藏问题是很有益的。对松赞干布研究已有很多成果,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松赞干布的经济思想作初步探讨,请专家学者匡正。  相似文献   

3.
藏族格言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以格言诗的形式出现,它既是不朽的藏族文学作品,又是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社会学著作.藏族格言文化从萌芽到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最早可追溯到吐蕃松赞干布时期.雄奇苍茫的青藏高原是藏族格言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丰富多彩的藏族人文地理环境是藏族格言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青海民族学院李钟霖、星全成、李敏3位教授合著的《藏族格言文化鉴赏》(以下简称《格鉴》),描述了藏族格言文化千余年的发展史,堪称解读藏族格言文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4.
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基本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赞干布时期是藏族法律制度由分散的习惯法向统一的成文法过渡的时期。本文在借鉴继承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西藏的观世音》一书中记载的有关法律资料对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基本法律制度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元帝师八思巴在玉树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光荣的一员,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杰出的英雄人物为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增添了光辉,与汉族等其他五十多个兄弟民族一道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八思巴,就是藏族历史上继吐蕃王朝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藏王三杰”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八思巴,本名洛追坚赞,藏历第四饶迥阴木羊年(公元1235年)三月生于后藏昂仁的鲁孔地方,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任教主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的侄子,他自幼就跟随萨迦班智达学习藏族文化和佛教知识,以聪慧颖悟著名,被称为“八思巴”(意为圣者)。1239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责"并不是藏族,它与藏族并无直接的关系."责"是古代川东一带的土著部族,其中心在今渠县一带,唐高宗之所以封松赞干布为"賨王",是因为松赞干布协助唐平定中天竺,献俘长安,响震天竺.这一事件与汉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的典故颇为相似,因而唐高宗借汉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的典故赞誉松赞干布,并封其为"賨王".这一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稳定的政治局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松赞干布迁都拉萨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赞干布是公元七世纪叱咤风云的藏族历史人物,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古代藏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各民族的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诸多史料,著书立说,研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历史功绩。前辈研究的辉煌成果,确实令人敬仰。  相似文献   

8.
蒙古与吐蕃关系中佛教文化的作用洪玉范蒙古人与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的接触,据史书记载,始于1227年的蒙古王子阔端和西藏宗教领袖人物萨迦寺主、萨迦班智达在凉州的会晤,可是早于这个时代以前的《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就有松赞干布之父囊囊论赞攻灭赤邦松时,赤邦松...  相似文献   

9.
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生卒年考(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芒松芒赞至赤松德赞四赞普的生、卒年代 (一)贡松贡赞曾否在位的问题贡松贡赞,藏史亦称贡日贡赞,公认是松赞干布之子。但在贡松贡赞曾否执政的问题上说法很不一致。《红史》、《贤者喜宴》、《王统世系明鉴》等均载松赞干布和芒氏尺尊生子贡日贡赞,曾执政五年,死于父前,享年十八岁。这派持松赞干布享年八十二岁的观点,讲松赞干布在暮年让位给儿子,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有关的吐蕃石碑、《白史》、《西藏王臣记》及《青史》中不见贡松贡赞执政的记载。据前面考证,松赞干布卒于已酉(649年),享年三十三岁,于癸巳(633  相似文献   

10.
据藏文史籍记载,从七世纪中叶吐蕃王松赞干布时代开始,藏族就有了自己的文字,从而也就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具有这样悠久历史的古代文明,在我国五十五个兄弟民族中,除汉族之外确实是少见的。藏族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藏文历史档案,就是这个古老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早在吐蕃王朝时期,西藏地方政府就有了保管档案文献的制度。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 ,“”并不是藏族 ,它与藏族并无直接的关系。“”是古代川东一带的土著部族 ,其中心在今渠县一带 ,唐高宗之所以封松赞干布为“王”,是因为松赞干布协助唐平定中天竺 ,献俘长安 ,响震天竺。这一事件与汉高祖“募取人定三秦”的典故颇为相似 ,因而唐高宗借汉高祖“募取人定三秦”的典故赞誉松赞干布 ,并封其为“王”。这一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稳定的政治局面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松赞干布是七世纪最为知名的藏族历史人物。他在位期间,平定内乱、制定法律、创造文字、开拓青藏高原,对古代藏族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藏文古史籍对松赞干布的一生业绩推崇备至,记载甚详。近几十年来,国内藏学界中研究松赞干布的不乏其人。各民族的许多知名专家学者根据诸多的史料,著文立说,考证其生平,研讨其历史功绩,可以说,以往对松赞干布的研究,硕果累累,前辈的成绩,足以令今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3.
过去,我是一个贵族老爷的朗生(家奴),挨打受骂,受尽折磨,过着牛马不如的痛苦生活.解放后在党的培养下,使我成长为一个藏族的话剧演员,在藏语话剧《文成公主》中,我扮演过请婚正使禄东赞,这次,我又参加拍摄电影《农奴》,扮演影片中的男主角强巴.那是去年二月下旬里的一天,有四位穿着解放军服的同志来到拉萨西藏话剧团,他们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同志,到西藏来拍  相似文献   

14.
论藏族早期的法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措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1):132-135
从近几年的藏族法律研究而言,其上限大多起于松赞干布(公元7世纪)时,忽略了对松赞干布以前数千年的法文化生成演变和传承历史的研究。探讨藏族法律和法律文化的缘起,史前时期和邦国时期的法律文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对藏族早期的邦国时期的法律文化之缘起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以此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我在电影《农奴》中,曾扮演过哑巴强巴,因此内地的同志都以为我是搞电影工作的。其实,这只是临时“客串”,我主要是搞戏剧工作,也就是搞藏语话剧工作。话剧这个艺术品种,在藏族地区过去是没有的。这是党和敬爱的周总理把这颗种子播在西藏,播在我们藏族人民之中,并且用心血浇灌了它。  相似文献   

16.
藏族的宗教和文化能否永存下去,主要靠藏族自己,尤其要靠正在成长的藏族年轻人。藏族的宗教和文化要发展,不能仅靠年轻人的勉强和偏见,而要对藏族宗教和文化有一种良好的觉悟。成长的藏族年轻人能不能对藏族宗教、文化和历史有深刻的认识,一方面有赖于年轻人自己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对藏族宗教、文化和历史有研究和见地的老一代学者们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和指导。 在此我就把藏族文化的渊源及历史,简要的告诉给成长着的藏族年轻人,如果想知道得详细一点,不妨参看我写的《猫眼宝石串链》一书。 一、藏族 通常认为,藏族属黄种人或…  相似文献   

17.
藏族是我国分布地域较广的一个民族,除西藏自治区外,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各地藏族在保持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上鲜明共性的同时,又在:具体生活场景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独特个性。这些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地方特色文化,是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对于藏族历史的研究,除了从通史的角度进行宏观综合研究外,从各个藏族区域甚至各个藏族部落的角度进行分区分层研究也非常重要。可喜的是,近十年来国内藏学研究界推出了《中国藏族部落》、《青海藏族史》、《甘肃藏族史》、《甘肃藏族通史》、《甘肃藏族部落社会与历史研究》等一批藏族区域史、部落史专题研究成果,大大地将藏族历史研究引向纵深,  相似文献   

18.
再论藏族寺院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藏族教育、特别是研究它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决不能忽视或回避其复杂的寺院教育,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和科学的态度。作者曾在《历史上的藏族教育概述》的拙文中稍许涉及了这个问题,然极不全面、颇不深刻,很有补充之必要,故撰此文。一、寺院教育的来历、形成与发展(一)寺院教育的来历:据藏文史籍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时,佛教这个外来文化形态即非正式地渗入吐蕃社会。及7世纪上半叶,即松赞干布时代,佛教便从祖国内地和印度、尼泊尔逐渐大规模地传入吐蕃地区。由于吐蕃王朝上层统治者政治上的需要,他们竭力提倡与支持佛教,  相似文献   

19.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弃隶蹜赞与金城公主的联姻是唐蕃关系史上的大事,它带来了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密切了汉藏人民的关系.今天,通过唐诗和藏族文献歌谣的记录来重温这段历史,我们更应当珍惜汉藏一家的大好局面,更应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20.
藏族人民在还没有自己文字的远古时代 ,就开始以口头说唱的形式 ,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 ,抒发思想感情 ,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表现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在藏族地区主要有以下一些民族说唱艺术品种 :一1、岭仲在中国少数民族诸多史诗中 ,大约产生于 11~ 13世纪之间藏族长篇说唱史诗《岭仲》最为著名 ,历史最悠久 ,流传也最广泛。这部史诗生动地再现了藏族古代史 ,尤其是部落斗争史 ,它讲的是藏族古代一个著名的英雄人物。在西藏 ,从农区到牧区 ,从城镇到偏僻的地方 ,都有人能或多或少地讲出格萨尔的一些故事来 ,更有众多的说唱格萨尔的民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