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经理人》2000,(1):43-43
小时候的张朝阳和许多小孩子一样都“特猴”,好奇心、模仿欲都很强。9岁时练了半年的“武术”;学起了画画;10岁练了一年二胡;四年级又迷上《水浒传》——从来没有人逼他学什么东西,童稚的心灵毫无羁绊地自然舒展着,包括打架,小孩们以楼为单位分帮结派地打;包括穿着,张朝阳尽捡他爸  相似文献   

2.
朴实新教育     
“生命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却有滋有味地流过的。”李镇西,曾无数次在他的班级日志里这样感慨。
  “您那么忙,靠什么毅力坚持写下那么多故事啊?”
  面对这样的疑问,他总是坦然回答:“我不觉得这需要什么‘毅力’,因为这是我本身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用文字记录自己和学生每一天的成长,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相似文献   

3.
201炉4年十大互联网经济人物出,相比雷军、张近东、董明珠这些老牌大腕来说,谢勤,这个略显陌生的名字,跃入眼帘。他是谁?他是做什么的?
  这些疑问,要从谢勤开了一个不是快递的“快递公司”说起。
  众包模式“试水”
  2013年圣诞节,身在成都的秦文通过手机“人人快递”APP注册后,成为闲散时间接送同城快递的一员,被称为“自由快递员”:“我工作时间比较灵活,顺路带快递很方便,二三个小时就能把订单送到。我晚上11点给人代购过冷锅串串,情人节坐公交车送出17束鲜花,有次快递过一只烧鸡,还被收件人赠送了一只鸡腿。”秦文有着“别开生面”的自由快递史,至今他已经接送快递和跑腿业务共240单。  相似文献   

4.
8月3日早上,从航海家翟墨在他距离钓鱼岛66海里处发出第一条直播微博开始,这位在2009年曾名噪一时的“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钓鱼岛问题在中国,并非一个新鲜话题,但谁也不曾想到,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会和它发生联系。这就是为什么,当翟墨在微博上宣布他的船向着钓鱼岛进发时,人们感到如此惊奇。从艺术家、航海爱好者到意图登上钓鱼岛的“行动者”,这些年,翟墨究竟经历了什么?这是大部分人在心底发出的疑问。
  “我从2009年就开始有了去钓鱼岛的计划,这次成行,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接受记者专访时,翟墨说。在他看来,一个中国航海人被钓鱼岛所吸引,是早晚都要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5.
“喻午的妈妈,您的小孩现在还未到学校,是生病了吗?”朝读课后,我给家长拨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什么?不可能啊。今早我煮了早饭,催着他吃了,还给了他车钱,让他赶紧来学校啊!”喻午的妈妈惊讶地回答,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道,“老师,我现在马上跟他小姨去找一下,待会给你回电话。”  相似文献   

6.
胆量     
一天,部长指派他给国家领导人送份文件。获得许可后,他发现领导人正在打电话,于是便站在门口安静地候着。
  领导人不时地对着话筒吼叫着什么,终于气愤地撂下了电话,这才瞥见他,没好气地问:“你是谁,有什么事吗?”他马上介绍了自己并说明是来送文件的。
  领导人生气地说“:难道你没看见我正发着火吗?在这时候,其他人都会识趣地离开。”说完又打起了电话,嗓门照样越吼越大。  相似文献   

7.
张聿温 《领导文萃》2008,(20):102-106
一天,陈云来到毛泽东的会客室,毛泽东劈头问道:“你电话里说有急事面谈,什么事这么急啊?是不是为‘一五’计划的事呀?”陈云回答:“一五’计划的事还未考虑成熟。我是想向主席反映一下高岗同志的问题。”毛泽东略感惊异:“高岗?他怎么啦?”“我看他有点不正常。”陈云说,“他主动找到我门上.同我谈对党和国家体制调整的看法。散布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些话很出格。”  相似文献   

8.
“教育好比谈恋爱,永远不会单相思。”我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学生是万般在意他的老师的。所以,老师也要万般在意他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不好,或许真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没有在意他的感受。如果在意学生像在意你的恋人一样,把学生当作你恋爱的对象,工作就会简单得多。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恋爱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听起来舒服极了,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说了我眼睛看到的,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数学基本一位数,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他像大人一样,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我要找你。一度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从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得不得了,忘了他以前的形象,马上夸他:“天啦,翱翔,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表扬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谁有优点,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你好多天没打架了,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学会了互相夸奖,班上孩子们幸福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相似文献   

9.
野山 《经营管理者》2006,(12):38-38
<正>刘小波是一家地产公司的老总。有一天他在驾车上班的路上,电话响了,是个陌生的号码。“谁?”刘小波问。“刘总,您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我是搞商业地产的。”对方是个年轻人,声音有磁性,但显得有些急促和焦躁。刘小波有点莫名其妙,什么“机会”?年轻人告诉刘小波,他是来应聘的,想直接找刘小波谈谈。  相似文献   

10.
中庸     
我不知什么是中庸,我知道有这么一个知识分子,他因为他的学识坐牢,他就把儿子带进山区,使儿子变成文盲。我不知什么是中庸,我知道有一个人住在北极,他说北方太冷了,他要迁到南极去。他忘了南极也很冷,和北极一样冷。纪律,大我,奉献,理想,现在都成了引人一笑的词。上一代有人借“纪律”奴役别人,借“理想”欺骗别人,借“大我”抹煞了别人,借“奉献”榨取了别人,于是有人非常愤慨甚至矫枉过正,扑向极端。所谓中庸就是:“纪律”还是得要,“大我”还是得有,“奉献”、“理想”还是得尊重——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北极太冷而搬往南极。纪律、大我、…  相似文献   

11.
变革阵痛     
黎冲森 《经理人》2008,(10):102-107
“对于汇源品牌的问题是有约在先的。中国人中国心,没有必要去担心怎么着。我想媒体的朋友还有网友,对汇源的关心叫爱之深、责之切,所以我朱新礼背着黑锅被人误解也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周末的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留守学生周末问题成因
  (一)父母责任感不强,对子女关心不够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近、最信任的人。父母的爱是不可替代的。韩建新曾说:“孩子的问题大多与家庭教育有关,什么问题都拿到学校去解决,指望老师“妙手回春”,这是不现实的。必须抓好父母的教育,只有高素质的父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儿女。”但是,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又长期不在子女身边,对子女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不强。他们普遍认为,家长只要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学生,让孩子衣食无忧就好了。而教育问题应该是学校的责任。我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情况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给我把孩子管严点,我们的话他不大听,只听您的话。”这些家长将子女的教育委托给了学校、老师,而认为自己只要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就足够了。因此,他们疏于与孩子交流、沟通,教育方式简单,甚至粗暴,对子女关心不够,导致孩子情感缺失,容易出现问题。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好像是没有父母的孩子一样,尽管他们每月给我生活费,但却从来不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而留守学生的父母,不能找到这根弦,不能给孩子的心灵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相似文献   

13.
在2003年的营销活动中,新一轮的市场大战又拉开了帷幕。为此,本文以品牌为线,挑选出2002年14个关注度最高、销售业绩最高的经典案例,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一个借鉴的样本。1.搜狐:CEO秀来赢利局面在2002年第三季度,搜狐实现全面赢利,并且非广告收入第一次超过广告收入。这其中付费短信功不可没,占所有非广告收入三分之二的份额。短信创收,这与CEO张朝阳把自己包装成不折不扣的明星有很大的关系。张朝阳在9月份亲自上演“手机时尚之旅”,历时36天,从华北、华东、华南直至大西南,经过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广州六大城市和一座海拔5355米的雪山。张朝阳一路路演做秃,一路推销短信业务六大武器——手机新闻、手机邮件、手机笑话、手机约会、手机铃声、手机校友录。从“飙车勇士”到“射雕英雄”,张朝阳在六个城市换了六个造型,最后甚至顶住暴风雪与高山缺氧的考验,跑到四川海拔5000多米的大雪山山顶去发送短信,坚持他的短信生存。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住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我认识了一个姑娘,她不知怎么着就对我一见钟情。虽然我和我的妻子感情深厚,但我却拒绝不了她的年轻和美貌,任她热情与崇拜的目光下,我心中满是自豪、骄傲和兴奋。偶尔我和她约会去吃饭、听音乐。每次约会回来,我在妻子面前都有深深的负疚感,但我又总心存侥幸,以为妻子不会知道。直到有天回到家中,看客厅里乱糟糟地挤了一堆人,母亲泪流满面地搂着女儿,妻子的手上缠着白绷带,我急忙冲上去问怎么了,妻子躲开了我的目光,只是冷冷地说:“接女儿回家时,过马路不小心。”我脑子“轰”的一响,意识到了什么。我紧紧地盯着妻子,她的目光却始终低垂着,仿佛我是陌路人似的。我突然想起早晨出门时让妻子给我拿双皮鞋,她却神情恍  相似文献   

15.
观念不相同     
我爱读流沙河的幽默,他讲过一个小笑话:有一中国留学生与美国同学口角,满口英语骂之,夹杂汉语一句“我操你娘”。美国学生不懂,急请旁人翻译。译曰:“他说,他要同你妈妈做爱。”美国学生疑惑不解,耸肩张臂、问曰:“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收在《高级笑话》中的这一则,标题画龙点睛,叫《观念不相同》。也许是这样的吧。建国数千年,受忠孝节义传统文化熏陶的中  相似文献   

16.
他对成败还有虚荣心 2008年是张朝阳最春风得意的时候。那时。他鼓吹了数年的搜狐“矩阵”初见成效,等到公司10周年庆的时候,搜狐的业绩和市值首次超过新浪,股价一度摸高91.50美元。  相似文献   

17.
秦兴玲 《科学咨询》2007,(14):31-31
“老师,我不是不懂那些道理。可我妈妈一天到晚唠口刀,我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她越说做不得的我就越要去做。”这是一个离家出走被找回来的女孩对我说的话。家长会上,家长们也满肚子委屈:“现在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他要什么我就给什么,可他怎么还是要跟我们对着干呢?”“我们骂也骂了,打也打了,道理也讲了,可他就是听不进去。”……  相似文献   

18.
一、“爸爸教我学游泳”还是“我落水了,工作人员在救我”?
  教学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四幅图,以激起他们对暑假生活的回忆,激发口语交际的欲望。当观察到第三幅图的时候,有学生说:“这幅图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在游泳池教我学游泳。”有孩子说:“在暑假里,叔叔带我去游泳。”我正准备指导学生观察下一幅图时,一个孩子把手举得高高的,好像有非常急的问题要问。我叫了他的名字,他说:“这幅图还可以想象成‘我在游泳时不小心落水了,工作人员在救我。’”我心里很不以为然,心想:这幅图不是明摆着“爸爸在教我学游泳”吗?可是为了不打击这个学生的求异思维,又能够让他正确理解图画,我马上问全班同学:“可以这样想像吗?”立马有人举手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19.
秦德君 《决策》2011,(8):14-14
有个人好偷,一天他在邻家菜园里偷菜时,被菜园子主人撞见。菜园主人转身就走,小偷以为他是要去告发。可菜园主人进了屋,把门关了。小偷害怕,上前敲门。门开了,小偷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偷了你的菜,今后我在这里没脸做人了……”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结合农村中小学校的场地、器材、运动氛围等实际情况,在农村中小学任教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我对体育教学中的“放羊式”教学做了全新的思考和探索。
  一、我是怎样“放羊”和“养羊”的
  每节课开始还是“立正、稍息、准备活动、发两个篮球(或者同时发羽毛球、乒乓球)”的“放羊”启动模式。然后,对“羊”进行分组,分组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到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组,再根据每组情况再分1-2小组,由小组长领取器材,带领本组成员到指定地点组织安排练习。我在各组之间巡回观察,指导、纠正动作,提醒注意安全。事先我不讲动作要领和要求,让学生自由发挥,先用自己的方法和规则进行玩球。当然,事先不讲不等于不讲!并且,要准备好在这节课主要讲些什么!比如,这节课我要讲羽毛球正确的握拍方式,当我到羽毛球组观察发现多数同学的握拍方式不对时,我并没有立即纠正,而是在有学生觉得接反手球很不方便、发力很不顺畅的时候,我再给他们做正确的示范,讲解接反手球的相关技术应用。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和接受力是最好的,效果自然就好。以前,我是在学生接触羽毛球拍前就讲这些知识,但是效果很不好。当我巡回到了篮球组,我发现多数同学存在“两次运球”的情况,他们也不知道这属于“违例”,都默认其合法性。我也没有及时给以指出和纠正。试想,这个时候我去要求他们熟练的运球,甚至运球过人,是多么不现实。并且在这个时候指出来,我就破坏了他们自娱自乐的氛围。直到第三次课时,我才告诉他们这是“违例”,并告诉他们哪些情况属于和不属于“两次运球”。观察又发现,他们玩篮球时你争我抢的有点象在玩橄榄球。我想,抢吧,在这过程中你们才能学会怎样保护球,才能增加对抗能力。几天后(时间不能过久,否则容易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我才给他们讲什么是“拉手”,什么是“推人”,什么情况下是合法的“争球”,并临时给当当裁判。就这样,三到四周后,他们能熟练运球,能运用左右晃动的假动作过人,有的甚至无师自通的会“三大步上篮”。再回过头来想想以前是怎样进行篮球教学的:先原地运球,左边300次,右边300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一遍又一遍,一周又一周的练习,可是呢,半学期下来,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兴趣也提不起来,还抹杀了他们对篮球的丰富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