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所反映的民俗风情这三种角度,对回族民间叙事长诗《紫花儿》进行了分析。认为《紫花儿》堪称回族民间叙事长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佳作。  相似文献   

2.
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天津代表队的“回族飞毽”夺得了银奖。但并不是只有回族才有毽子,在许多少数民族那里,都有踢毽子这种民间体育娱乐方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国回族教育,其发展与特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政治环境、民族内部的主体性与文化自觉息息相关。相对国家主流教育,回族教育始终属于少数民族民间教育,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性、宗教性、民间内敛性与调试工具性。回族教育通过自身与时俱进的调适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始终起到积极作用。当下云南回族民间教育的调适与发展,表现为不同层次民间教育文化圈的回族文化再生产。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和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力量和国际环境对中国回族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为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回族教育危机,应加强回族民间社团的组织与机制建设,全面开展回族民间教育体制创新,积极谋求社会化的民族教育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陕西回族民间书画艺术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涉及的陕西回族民间书画艺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阿拉伯书法艺术,一是中国书画艺术,这两种归属于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皆被陕西回族接受并且喜爱,成为陕西回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根据有限的资料,将陕西回族民间过去和现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有关从事这两方面艺术活动的人或事,做些粗略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如藏族的“鲁“、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苗族的“飞歌”、布依族的“笔管歌”、瑶族的“香俚歌”等都风格各异,色彩纷呈,高昂豪放的曲调,受到了各民族群众的喜爱。在此,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鲜为人知的回族民谣,即传诵于陕西回族民间的“曲儿”。  相似文献   

6.
诗的民族     
傣族人口在国内有一百多万人,是个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但这个人口不算众多的民族,却为祖国的文学宝库增添了奇光异彩。距今300多年前,我们傣族的叙事长诗就已有500部了。在叙事长诗中有“五大王”,可以看成是傣族叙事长诗的代表作。这“五大王”即《吾沙麻罗》、《粘巴西顿》、《兰嘎西贺》、《巴塔麻嘎捧尚罗》、《粘响》。说傣族是诗的民族,毫不夸张。五大诗王中的《巴塔麻嘎捧尚罗》是傣族创世神话的汇集,内容包括英叭创造天地,布桑该雅桑  相似文献   

7.
作为回族民间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爱情叙事诗,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长期的传播中赢得了回族及周边各族人民的喜爱。同时,它又以粗犷、直率、沉郁的语言抒发了一种悲壮的感情,令人回味无穷。文章欲以在西北农村广泛传唱的“花儿”体叙事长诗《马五哥与尕豆妹》为例,试图利用社会人类学的功能理论来尝试性的分析回族爱情叙事诗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对一千多年来回族民间文学、作家文学的整体历史进行了深度描摹。它以独特的编撰范式成为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的典范,对民族文学史建设工程具有启示性。它对回族文学的文化阐释,尤其是对回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具有民族志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贾芝,男,1913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襄汾县。生前曾任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文联第八届荣誉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资深荣誉委员。1953年工作于中国科学院文学所,1980年任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2年12月离休。他也是现代民间文学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在民协工作期间深入民族地区田野考察,勤恳工作,宽厚待人,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中国民族》2012,(Z1):28-31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艺术界的解禁与开放,使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获得了重生,其叙事艺术方面在承接之前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叙事主题趋于多元化,由此带来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艺术发展的第二次繁荣。  相似文献   

11.
口头叙事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布洛陀>因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个性和民间原生特质而成为民间叙事的范本,对它的研究,对于民族民间叙事文本的转译、民族文化认同以及民间口头文化遗存的挖掘、保护与研究,均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题材选择上,以历史题材居多。当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会凸显出独特的民族元素,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鲜明特色。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历史叙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造诣,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因而,本文将对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叙事进行探讨,继而对当代文学进一步发展发挥指导功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回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一个民族,现有人口8602978人(1990年),仅次于壮族和满族,位居第三。和1982年人口数相比,8年间回族人口增长1375956人,增长率为19.04%,是目前人口增长幅度较低的一个民族。 回族人口遍布全国,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310个县市都有回族人口的分布。造成我国回族人口增长率低的原因中,都市化对回族人口增长影响的因素不容忽视。回族是都市化程度较高的民族,除西北回族聚居区以外,内地回族多集中在各个城镇,以经商、饮食服务为主要职业。在我国由于城市的人口政策包括少数民族人口政策执行得较为严格,因此回族和其它9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相比,增长率仅高于塔塔尔和乌孜别克两民族而名列倒数第3。 但是,如果拿内地回族增长率和西北聚居区回族增长率相比,西北聚居区回族增长率显  相似文献   

14.
桂榕 《民族研究》2012,(2):44-54,109
圣纪节是云南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云南回族民间与外界互动较多的节日庆典,圣纪节打造了开放性的公共文化空间。巍山回族圣纪节的当代变迁,是对传统的继承与重构。当代圣纪节通过继承传统,保持了节日的宗教民俗特质和文化连续性;通过对传统与时俱进的文化建构,强化了节日传统,丰富了节日文化,赋予节日宗教、政治、文化多重意义,使圣纪节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并成为回族民间社会与国家基层政权成功互动的文化平台和展示窗口,成为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方面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5.
近代甘青川康边藏区与内地贸易的回族中间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代甘青川康边藏区与内地贸易的回族中间商马平分析中国的回族,往往可以观察到它许多特点。例如,回族的分布之广,是除了汉族以外其它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回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杂居,也是相当广泛的;而回族的善贾特点,更是令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赞赏不已。正由...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部被誉为“一部长诗介绍了一个民族”的经典作品——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它一问世,就立即轰动了全国,先后被《人民文学》等4家刊物发表,人民文学出版社等4家出版社出版;并被译为8国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同时,还被改编为电影、舞剧、京剧等,在国内外放映和演出。当历史的脚步进入21世纪的门槛,中国文坛对20世纪的文学进行回顾时,《阿诗玛》当之无愧地被列为“20世纪中国百年百部文学经典作品”之一。这时,人们的目光再次移向《阿诗玛》搜集整理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著名民俗学家杨知勇。  相似文献   

17.
迪庆藏回的形成是回族以少数者身份进入藏区,与藏族相比,在人口数量上占绝对少数,他们长期与藏族生活在一起,在藏族文化的影响下,其藏化现象比较普遍,他们讲一口流利藏语,穿藏服,绝大部分回族与藏族有亲缘关系,回藏通婚非常普遍,一些回族家庭成员中既有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有信仰藏传佛教者。部分改信藏传佛教的回族,其民族属性也改为藏族。  相似文献   

18.
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回族,是在来自阿拉伯、波斯等西域各地的移民基础上吸收了中国当地不同民族成员而形成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扎根于中华大地上的一个民族共同体。但是由于伊斯兰教的强大凝聚统摄作用,回族在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一直保持着鲜明响伊斯兰文化特色。其民族心理也独特于其他民族,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政府方面的官员还是民间方面国内外学者,都曾对回族民族心理发表过一些评说,这些评说对我们今天研究回族心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拟将16世纪到本世纪40年代这几百年间对回族民…  相似文献   

19.
东乡族的口碑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居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山麓地带的东乡族,有人口23万多人,信奉伊斯兰教。东乡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而没有见诸文字的历史典籍。但是,东乡族人民世代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广泛流传着丰富的口碑文献,其中包括生动感人的民间叙事长诗,五彩缤纷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还有颇具民族特色的“花儿”。这些口碑文献是东乡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东乡族  相似文献   

20.
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介绍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研究中国回族文学的科研机构,198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正式建所。1990年荣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园丁奖。现任所长李树江(副研究员),副所长赵慧(回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