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大观事略     
刘大观(1753~1834),字正孚,号松岚,山东临清州邱县(今属河北)人。乾嘉时期著名文人,为官有政声。著有《玉磬山房诗集》13卷,《文集》4卷。其生平事迹,坊间诸书或有讹阙,故缀此小文。据民国六年刘青溪等续纂之《邱县刘氏族谱》卷一,刘大观一世祖彦实,明初由山东莱州府潍县徙东昌  相似文献   

2.
三、明代 危素(1303—1372):明初文学家。金溪人。曾仕于元,入明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能诗文,亦善书法。著有《说学斋稿》、《云林集》。 黄子澄(1350—1402):明分宜人。洪武进土。惠帝时官太常寺卿。曾与齐泰一起帮助惠帝削藩。燕王朱棣夺取政权后,他被杀灭族。 练子宁(?—1402):明新干人。洪武进士。惠帝时官御史大夫,与方孝孺并被信用。因反对明成祖朱棣夺权,被断舌而死。著有《金川玉屑集》。 张美和:明清江人。官至翰林院编修。著有《元史节要》、《理学类编》等。 胡俨(1361—1443);明南昌人。洪武举人。官至国子祭酒。学问渊博,工书画。曾主持重修《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工作。著有《颐庵集》。  相似文献   

3.
六十六、元友让 元结之子,洛阳人。生卒年均不详。《全唐诗》收诗一首,载第二百五十八卷,第2881——2882页。 六十七、王季友(约公元766年前后在世)洛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传于世。《全唐诗》收诗十一首,载第二百五十九卷,第2888——2891页。  相似文献   

4.
在甘肃古代的杰出人物中,有一些至今尚少为人知的思想家。卢政就是其中的一个。 卢政,字敏斋。甘肃皋兰(兰州)人。生于清嘉庆25年(1820年),卒于光绪17年(1891年),终年七十一岁。著有《学话》四卷(1843——1851年,1873年修补),《辨感琐言》(1856年),《儒家理气图说》(1856年),《皋兰续志稿》(1887年),并编有《陇学编》(1889年),《乾象古今集说》六卷(1873年以前)等等。  相似文献   

5.
《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词别集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梦香词》一卷,汪观撰。汪观,字若,安徽休宁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湘乡知县。顺治十八年(1661)卒。著有《静远堂诗集》七卷、《梦香词》一卷。(《国朝耆献类征》卷二一六、《碑传集》卷八八)《梦香词》收词六十八首,附《静远堂诗集》行。有姜等序,康熙由舟山房刻本,南京图书馆藏。《北山诗余》一卷,清徐麟吉撰。徐麟吉,字日驭,号北山,山阳人。明中山王裔孙。清顺治十三年(1656)生。受业于潘柽章。曾入侍郎王东侯及两江总督董讷幕。卒年在康熙五十年(1711)后。有《北山诗集》十八卷。(潘耒、魏坤、沈用…  相似文献   

6.
胡釴,字鼎臣,号静庵,原籍甘肃漳县,其始祖胡钧时,迁至秦安。是清代誉满关陇的诗人。他的生卒年,现有两处记载佐证:一是他的同年挚友、陕西诗人杨鸾在胡釴殁后应其子请求所撰的《胡静庵墓志铭》(李植斋《关中两朝文钞》卷二十)云:胡釴生于康熙48年9月8日,卒于乾隆36年5月28日(1709—1771),殁时年62岁;另一是乾隆54年,即将离任的秦安知县董秉纯为胡代诗集所写的序(《静庵诗钞》卷首,光绪  相似文献   

7.
何刚德 ,字肖雅 ,号平斋 ,福建闽侯 (今福州市 )人。清末民初政坛及文坛闻人。中光绪二年丙子 (1876 )举人 ,三年连捷成进士 ,历官吏部主事、江西建昌知府、江苏苏州知府。入民国历任江西省内务司长、豫章道尹、代理江西省省长。能诗 ,有《平斋诗存》三卷 (民国十九年刻 )、《续编》三卷 (民国二十年张寿镛刻 )、《再续编》二卷 (民国廿四年张寿镛刻本 )。善文 ,著笔记《平斋家言》 ,民国十一年至二十三年递刻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 1983年将其中《春明梦录》二卷与《客座偶谈》六卷合成一册影印出版。对于这样一位创作颇丰的作家、政绩甚优的…  相似文献   

8.
《辞源》(修订本)1757页“河汾诸老诗集”条注曰:“元房淇撰。八卷。集录麻革、张宇、陈赓、陈飏、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八人之诗,人各一卷。”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依据汲古阁本断句并用四部丛刊本和粤雅堂丛书本校勘、由中华书局1958年12月出版的《河汾诸老诗集》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作“元房祺撰”,旧《辞源》亦作“元房祺编”。故作“房淇”,误。房祺,平阳人,大概为房皞后裔,曾任河中、大同两路儒学教授,著有《横汾集》,已失传。他因元好问所编《中州集》未录当时尚在世的河汾诸诗人之作,便收集八人之诗  相似文献   

9.
《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词别集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蓄斋集》附词,黄中坚撰。黄中坚,字震孙,号蓄斋,江苏吴县人。清顺治六年(1649)生。顺治间诸生。康熙五十八年(1719)卒。著有《蓄斋集》十六卷、《蓄斋二集》十卷。《蓄斋集》卷一六附词二十首,卷七有《诗馀自序》。康熙五十年棣华堂刻五十三年增修本。冷士嵋、魏世傲等序,其子黄会谨跋。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藏。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捌集第二十七册。《操斋集》附词,蔡衍锟撰。蔡衍鎤,字宫闻,号操斋,蔡祚週子。福建漳浦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生。康熙五十六年岁贡生(《光绪漳浦县志》卷二一)。著有…  相似文献   

10.
对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中国古已有之。迨至近代,王闿运标出“治情说”,对作家创作心理和读者审美心理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王闿运(1832—1916)是湖南湘潭人,字壬秋,一字壬父,号湘绮。他历经清末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而入民国,终年八十五岁,人称“湘绮老人”。他是当时“汉魏六朝诗派”的盟主,曾被奉为“诗坛旧首领” (《光宣诗坛点将录》)。有《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湘军志》等传世,其门人辑有《湘绮楼全书》、《湘绮楼说诗》。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九《蓝涧集》提要如下:  明蓝智撰。其字诸书皆作明之,而《永乐大典》独题性之。当时去明初未远,必有所据,疑作明之者误也……笔者以现存文献为据,对蓝智之字进行考证。首先以《蓝涧诗集》(明嘉靖间刻本)的序言为据。《蓝涧诗集》原刊本是其友人上清道人程芳远所编定的。从其诗《赠程芳远入山》(诗集卷一)、《同程芳远游东林寺》(诗集卷三)以及其兄蓝仁《蓝山诗集》(明嘉靖间刻本)中的《题程芳远游方卷》、《石村卜居候程芳远》(均见诗集卷四)等诗可知程芳远与蓝仁、蓝智两兄弟均有交往。该诗集原序中提到蓝智的字…  相似文献   

12.
公元1848年,正当我国最后的第十三名三元及第的状元陈继昌逝世之时,另一个状元在广西临桂的一个书香门第呱呱落地。他就是张建勋,字季端,号愉谷,一号愉(厂卢)。曾祖父张其禄是清代广西有名望的学者,著有《悦云诗草》二卷。祖父张烜也是诗人,著有《巢捷吟稿》二卷。其父张麟虽不见诗作,但曾佐治吴宣江观察守太平南宁兵备江右达十五年之久,享有政声。以上这两部诗稿,张氏均家刻于光绪十五年  相似文献   

13.
陈启伟 《东岳论丛》2001,22(5):54-57
拙作《谁是我国近代介绍西方哲学的第一人》在《东岳论丛》2 0 0 0年第 4期发表后 ,笔者又发现了一些有关王韬和格致书院介绍西方哲学的新材料 ,主要有 :一、《西国天学源流》、《西学原始考》等书 ,英人伟烈亚力口述 ,王韬笔译 ,成书于 1 9世纪 5 0年代至 6 0年代初 ,在介绍西方科学简史的同时 ,介绍了西方古代、中世纪 ,特别是西方近代著名哲学家培根等人的主要思想。二、英人慕维廉撰《格致新法》 ,载光绪三年 ( 1 877)《格致汇编》第 3— 1 0期 ,大略介绍了培根《新工具》第一卷的内容。三、颜永京译斯宾塞的《肆业要览》一书 ,最早由上海美华书馆于 1 882年刊刻全译本。四、傅兰雅著《理学须知》一书 ,光绪 2 4年 ( 1 898)格致书室刊行 ,介绍了约翰·穆勒的《逻辑体系》一书的主要内容等。他们对西方哲学的介绍要比严复早数年或数十年 ,而这正是被学术界所忽略了的。  相似文献   

14.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号鹿洲,福建漳浦人。康熙六十年(1721)从兄蓝廷珍渡海参与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义。雍正六年(1728)经太学士朱试的推荐,任广东普宁知县,因性情伉直,违迕监司遭到褫职。后福建巡抚鄂尔达为其申冤.得以昭雪,旋署广州知府。十一年(1733)夏,死于任内,终年54岁。著有《鹿洲初集》20卷、《女学》6卷、《东征集》6卷、《平台纪略》1卷、《棉阳学准》5卷、《鹿州公案》2卷、《修史试笔》6卷等书,是清初福建一大文人。蓝鼎元协助镇压朱一贵起义,应予批判。但是,他对台湾善后经理的许多建议对台湾的开发起了促进作用,则是应予肯定的。本文拟就蓝鼎元对清初台湾开发的贡献作一粗略述评。  相似文献   

15.
论文廷式诗的时代性与时代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芸阁、纯常子,江西萍乡人。光绪十六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经历极其复杂的政坛风云人物,又是一位史学家和诗人。他能以犀利的眼光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参预与遁世,希望和苦恼,呼唤和哀叹,抗争和妥协,求友与孤傲,……交织在他的诗中。研究文廷式的诗歌及其理论,是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思想、文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社会与自然的选择 文廷式首先是一个积极介入社会、干预政治的诗人。他虽出名门,又常年涉足官场,为清帝所重,在他的笔下,有“吾皇仁孝冠寰瀛,七政焜煌在玉衡”(《乙未元旦口占》)一类颂扬皇德的诗句,并不奇怪。  相似文献   

16.
王子今 《晋阳学刊》2003,(3):110-112
竹枝词作为原本发生于民间的文学形式,唐代以后逐渐为文人所重视,以其清新生动的风格增益了诗坛的活力。竹枝词不仅具有特殊的文学价值,而且被看作研究社会风俗史和地方文化史的宝贵资料。康熙时代许七云的《上党竹枝词二十一首》,就以对上党风土民情真切细致的描绘,而具有珍贵的社会史料价值。许七云,字耕华,别字画林,安徽桐城人,康熙诸生,著有《芋畹诗集》六卷,《越游草》一卷,《池阳游草》一卷。许七云有《绍兴竹枝词》《漳州竹枝词》、《西江竹枝词》等,是作者游历各地感受四方风情的记录。《芋畹诗集》卷五有《上党竹枝词二十一首》,可…  相似文献   

17.
近代广东词人辈出,凌迈以往,形成“岭南词派”。由于去今毕竟未远,故大多事迹可考。只有少数词人生平仍模糊未清。这里谨纠谬一二。一、黄玉阶,字季升,号蓉石,广东番禺人。道光十二年举人,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详同治《番禺县志》卷四十八。他有《游仙唱和词》,见许玉彬编《粤东词钞》(道光二十九年刻本)。《县志》未言其生卒年岁,陈永正先生认定为1803-1844,见孙文光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黄山书社1995年)页857。按,陈说误。考玉阶之《黄蓉石先生诗集》(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仲夏南海谭颐年刊本),卷首有潘飞声《序》云:“吾县黄蓉石…  相似文献   

18.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微,寿州(今安徽寿县)人,世称东莱先生,是“江西诗派”发展期的最著名的诗人。他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由于诗人经历了北宋末南宋初纷乱剧烈的社会动荡,其诗作的时代感和现实感比他的前辈诗人表现得更为强烈。从现存《东莱先生诗集》20卷(计1157首)、《外集》3卷(计175首)的全部诗作来看,题材相当广泛,或记叙重大事件,或刻画人  相似文献   

19.
冯梦龙于《寿宁待志》中自言“司训丹徒”(《升科》)。据此,冯曾任丹徒训导,这可肯定。至于任职年月,冯未明说,需加考定。但在史料中,冯这一生平重要史实的记载却不一致:光绪《丹徒县志》卷21《官师表》载:“冯梦龙,吴县人,天启中任,升寿宁知县。”这就是说,冯在天启中曾任丹徒训导,并由此升寿宁知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30于冯梦龙《春秋衡库》一书注云:“(冯)崇祯中由贡生官寿宁知县。”民国《吴县志》卷16《选举表八》载:“(祟祯)三年庚午,冯梦龙,犹龙,官寿宁知县。”这就  相似文献   

20.
由清代李调元所编的《粤风》一书,在至今为止的(中国)文学史中几乎未被提及。但是,正如其构成部分那样,卷一的《粤风》,卷二的《瑶歌》,卷三的《良歌》和卷四的《僮歌》(按:僮今改为壮),显而易见,这里所收的都是非汉族的歌谣,当时也已受到同时代的诗人王士祯的注目,民国以后,钟敬文氏曾将其书译出出版。本文将《粤风》的卷三、卷四所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