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语文”是高校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对开展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但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更新观念,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弹性学习制度是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方法、地点、时间、教师等,并对自己的学习选择和学习行为负责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现状的个案调查和研究,探索了弹性学习制度在高等院校大学语文类课程中实施的具体办法:实施选课制,使大学语文类课程弹性起来;完善学分制,使大学语文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制度保证;实施导师制,保证选课制的顺利进行;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教学角度看大学语文教材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学角度看大学语文改革,首先,教材对象笼统的状况必须改变;其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应该清楚、明确;第三,大学语文课程及教材不宜作专业课设置。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30多年来,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其对美的鉴赏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对课程的界定存在分歧。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语文教育;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加快理论研究的进程,促进学科独立。  相似文献   

5.
简介开设“大学语文”的历史;针对“大学语文”的“教书育人”、“补课性质”和“以读导写”的课程性质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寻求“大学语文”与其它近似课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确定该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模态理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构成了“大学语文”课程“2+1”教学模式。思政要素与“大学语文”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重点授课内容,并通过多模态教学策略得以呈现。多种模态得以协同优化,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程“2+1”教学模式建立了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时代性和知识性的教学体系,拥有了高效的教学手段以及先进的主导力量;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也能够实现有效的思政育人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2015年1月,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5]36号"文批准郑州轻工业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团队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立项建设项目。2008年4月,大学语文系列课程被郑州轻工业学院确定为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同年,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小组和新教材编写小组成立,并在前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启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工程,大学语文教改项目被列入2009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随着十余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及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春  杨敏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1):131-134
作为高校基础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正日益被边缘化,面临尴尬的境地,迫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探索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独立的价值体系与标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育的终极意义,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本文是我们长期教学探索与实验的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改实验情况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些年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背景的分析,论述了大学语文沦为"鸡肋"课程的原因;以此为出发点,从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三方面探讨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目标;并从教材、课程、教法和考试等角度提出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指出大学语文教学只有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走应用型教学改革之路,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存在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万春  杨敏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1):136-139
作为高校基础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正日益被边缘化,面临尴尬的境地,迫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探索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独立的价值体系与标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育的终极意义,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本文是我们长期教学探索与实验的总蛄,首先介绍了大学语文在中国大学开设的历史情况,探讨了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等。  相似文献   

11.
通识课是讲授每个公民必备常识的基础性课程,大学语文从人文选修课转为通识必修课是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机遇。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通识教育,即语文能力的训练。大学语文通过走向实践使学生学有所得,是吸引学生来学,发展大学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正处于困扰中,其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存在一定问题.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必须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着力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正处于困扰中,其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存在一定问题.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必须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着力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它的学习和实践与生活紧密相联。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个性的褒扬和提倡,同时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些特点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最佳"田地"。根据生命化教育的相关理论,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提出了大学语文生命化教育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普遍面临着学校忽视、学生漠视的尴尬处境,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评方式是走出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困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课程在母语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家教委提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规定: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37所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与国家要求严重脱节、课程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激烈冲突、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心理取向矛盾尖锐,等等。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现状未能达到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消防指挥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体制、教学与方法上仍面临着严峻形势,教学兼顾其人文性、知识性和文字性同时,不断体现和建构特色教学模式,教学力上强调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祛除教学弊端,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透视。  相似文献   

18.
陈卓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3):114-116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日益“边缘化”,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课程长期以来教学视角多样化,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较统一的视角。本文提出用文学的视角来教授大学语文课,利用大学语文得天独厚的文学优势,突出其文学性和审美性,对大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质。文章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学教育功能,并谈文学教育特殊重要的意义,旨在探索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的大学语文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建设应与之相应。目前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材种类繁多,编排体系或以人文主题为纲,或以文学文化主题为线,或以读写交际主题为要。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以其鲜明的特性区别于以上几类教材,实现了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重大突破:一、课程定位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强化了“母语高等教育”宗旨;二、编写体例新颖,课程性质彰显,创建了“母语主题系统”;三、内容新颖丰富,选文主辅分层,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四、编辑阵容强大,学术视野开阔,充分展现了大学语文之“大”。  相似文献   

20.
以学科定位、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和课程教学为重点,分析了目前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的总体目标,提出对策,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