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宰予,字子我,鲁人,是孔子门下学有专长的佼佼者之一。但由于据说他白天睡了一次觉,受到孔子的责骂,便成了孔门弟子中不堪救药的人物。事实是否如此,值得一辨。对于“宰予昼寝”的原文,稍加揣摩,便可发现可疑之处。“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於予何诛?’”(《论语·公冶长》)这段话关键是一个“昼”字,我认为“昼”乃“画”之误。因为繁体字的“晝”与“畫”,只有“曰”与“田”  相似文献   

2.
由于文献传存中的差错等原因,东坡书简中涉及的一些人和事到今天往往已不太清楚。经考证,《与陈大夫八首》中的陈大夫即陈君式,《与李通叔四首》中,书一、书二、书三都是写给李康年的,只有书四是写给李通叔的,二李非一人;《与康公操都管三首》中的康公操应是王公操,“都管”为“都官”之误  相似文献   

3.
今本《韩非子·喻老》中有一则记事:“楚庄王欲伐越……杜子曰:……”这个“杜子”究属何人?王先慎说:“杜子”乃系“庄子”之误。我认为此说甚是。因为稽之古籍,诸书都作“庄子”。如:《御览》366引此条时作“庄子”,《荀子》杨倞注引此条时亦作“庄子”(陈奇猷说:松皋  相似文献   

4.
“活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它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你活着、他活着、我们都活着。但是为什么活着,活着该做些什么,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哲学的问题。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这样写过,他在地坛里多年“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谌容更以《活着的滋味》为题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小品,它借助几位有代表的人物之口,述说着为人在世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表现了在改革大潮冲击之下,各种人物的心态,他们的奋斗、追求和无奈:有的人逢场作戏,游戏人生;有的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有的人春风得意,驷马高车;有的人委委屈屈,怨天尤人……这些不谐和音,组成了一曲当代中国人“活着的人生滋味”的交响曲。于是“活着”常常成为文学表现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读《江淮论坛》第三期龚维英《解“兰”》一文,颇受启发。我以为,“兰”字在不少场合还可作赞誉称颂之词,有“美好佳善”之意。 相传春秋时期,郑文公之妾燕姑梦天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大辞典》(约140余万字,以下简称《大辞典》),最近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主编古棣、副主编戚文及主要撰稿人,都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和其他中国古兵书的。因为有了长期研究的基础,所以确是实现了主编在本书序言中所提出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通观全书,可以说它是一部实用的工具书,又是一部有科学价值的学术著作。《大辞典》为了便于阅读,在导言一(《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的方法论》)、导言二(《孙子其人和<孙子兵法>内容概述》)之后,首列经过正副主编等人校勘过的《孙子兵法》和《孙子佚文》(以下简称《佚文》)的原文和有自己的特色的今译(并附《孙武传》原文及今译)。然后是它的主体部分:(一)《孙子兵法》和《佚文》“词汇解释”;(二)“《孙子兵法》研究文献概要”;(三)“《孙子兵法》研究信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一九一九年二月十六日致钱玄同信(《鲁迅书信集》第19信)中,提到一位“悠悠我思”。周作人著的《知堂回想录》中已说明,“悠悠我思”即陈百年。陈百年,名大斋,百年是他的字。浙江海盐人。早年留学日本、德国。时任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撰稿者。我们知道,鲁迅是喜欢而且很善于给别人起外号的。但为什么称陈百年为“悠悠我思”.却还值得作些考证。按,“悠悠我思”句出《诗经》,凡四见。《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郑风·子  相似文献   

8.
今天一提丧家狗,都知道是比喻失去靠山,到处乱窜,无处投奔的人。丧读去声。据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黄山谷诗补注》中考证,此语原出《史记·孔子世家》:“累累然若丧家之狗”,据《史记集解》引王肃语及《韩诗外传》,本读平声,系指丧事人家之狗。黄庭坚《次韵德孺惠贶秋字之句》诗:“顾我今成丧家狗,期君早作济川舟。”  相似文献   

9.
近期笔者在搜集整理西汉时期民族史料过程中,发现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与《汉书》多有舛互之处,尤以年表为最。今就读书偶得录之数则予以考异或订误,但因资料缺乏,加之本人才疏学浅,其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方家不吝赐教。1.《史记》第1018页纵2横6、横7考异:“子军”,《汉书》第639页纵2横1作“于军”。订误:《史记·景帝本纪》:“中三年,……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来降,皆封为列侯。”《史记正义》:“《汉表》云中三年,安陵侯子军、桓侯赐、道侯陆强、容城侯徐卢、易侯仆、范阳侯代、翁侯邯郸七人,以匈奴王降,皆封为列侯…  相似文献   

10.
清代学者李惇、俞正燮及近代章炳麟、杨伯峻等先生均主张《左传》僖公二十年“公子士洩堵寇”、二十四年“公子士洩堵俞弥”于“洩堵寇”、“洩堵俞弥”断句。清华简六《郑文公问太伯》(甲本)有关“堵之俞弥”的表述,为《左传》应在“公子士洩”断句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公子士洩”系郑国公族,与宣公三年作为郑文公之子的“公子士”并非一人。《左传》及相关著作如《史记》等书的点校失误当据此订正。  相似文献   

11.
<正> 由于古书断句或对词语的误解等原因,有的字词原意搞错了,这样以错就错,出现了些沿误成习的词语。人们可以承认沿误成习的某些词语,但对其来龙去脉应当有所了解。《周易·讼卦》:“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孔颖达疏:“犹人意怀险恶,性又刚健,所以讼也。”《周易》原文应从“健”字断句,后人误把“健”、“讼”二字连读,因而用“健讼”一词指称人喜好打官司。如宋罗烨《醉翁谈录·断人冒称进士》:“有一健讼人,每假儒冠,妄生事节,到官虚妄,蒙宰公收罪引试‘险而健讼’,其人略不能措词。”清平步青《霞外(?)屑·时事·弥勒佛治世》:“闻健讼诬控者,其呈词尾辄有‘当今弥勒佛持世’云云。”  相似文献   

12.
墨子是河南鲁山人——兼论东鲁与西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于是哪里人氏?历来有争论,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鲁国人。《吕氏春秋》中的《当染》和《慎大》两篇,高诱注:“墨子名翟,鲁人。”这里说的“鲁人”,据孙诒让在《墨子传略》中考证,是指鲁国人。二是宋国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墨翟宋之大夫”,墨子在宋国的活动较多,著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见于多种古籍,于是一些人就认为墨子是宋国人。三是鲁阳人。毕沅在《墨子注》中,根据《墨子·公输》篇的记事,认为墨子是鲁阳人,因为鲁阳当时属楚,所以墨子也就是楚国人。可是从一些反映  相似文献   

13.
“一心不能二用”是古已有之的格言,但是并不完全正确。从一些著名的学者和专家的治学经验看,“一心二用”,却往往效率高,收获大。这可以郭老的治学为例: 郭沫若研究《墨子》,引起了对吴起的同情,写成《述吴起》;由于有人主张墨家曾参加陈涉吴广的农民革命,便另写《秦楚之际的儒者》,作为《墨子》研究的补充;又因音乐是儒墨之间所争论的主要问题,郭志的兴趣又被音乐问题吸引住了,于是写成《公孙尼子及其音乐理论》;接着发现钱穆《诸子系年》中考证公孙尼子的一节,与自己的意见完全相反,遂写《公孙尼子追记》;此文写好后,郭老的“兴趣又掉换了一个方向”。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读《吕氏春秋》,初意欲收集关于惠施之材料,忽尔意动,欲写《吕不韦与秦始皇》,写此二人之斗争。……”就在这次掉换研究方向的同时,郭老总结了他的这个治学方  相似文献   

14.
凡是动物 ,都要吃要喝 ,要繁殖后代。战国时的告子认为 ,人的本性就是这两件事 :“食、色 ,性也。”现在有些人误以为这话是孟子说的 ,因为这句话记录在《孟子·告子》之中。其实 ,孟子认为告子太片面了———人的本性不只是食和色 ,而是要加上第三项 :“群”———社会性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①其中 ,恻隐、羞恶和恭敬都是社会性 ,相当于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说的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 ,“是非之心”相当于“自我实现”需要的一种。食 ,是生存需要。色 ,是另一种“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月刊》1989年第4期刊载了拙文《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问题的“情”与“理”》(以下简称郑文)。郭世佑先生撰文《也谈中国近代史上的“情”与“理”》①与郑文“商榷”。拜读之下,颇受教益。但对郭文提出的“疑惑和混乱”有必要作出答复。愚以为,郭文对郑文所说的“情”和“理”没有正确理解,是他产生“疑惑和混乱”的根本所在。郭文说:在郑先生看来,所谓“情”是客观的,“理”却不全是客观的(如“理想”之  相似文献   

16.
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代,延及清末,历时两千多年,而流弊足以淆乱古书、改窜历史。因此,工具书之编写以及史书之校订,对于避讳问题,必须十分注意,否則极易招致错误。本文共录“不明避讳致误”书例10则,材料分別取自《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辞源》(修订本)、《辞海》(1979年版)、《汉语大字典》,以及中华书局标点本《梁书》、《魏书》、《北史》之中,虽属举隅性质,也足见避讳问题之重要性,望能引起文史工作者之重视。  相似文献   

17.
据实际语料考察,日本留学生在日译汉过程中使用“是……的”句型的出错率较高。留学生误译语句中有的没有使用“是……的”句型,有的虽然使用了“是……的”句型,但语序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朗读等语感训练方式,可以提高“是……的”句型使用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或许我提了一个怪问题:杜诗中的幽默。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名炳千古的诗圣,诗歌星河中灿烂的北斗星,杜甫的作品博大精深,字字珠现,句句血泪。“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天言夺苏李人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庆之流丽……嘴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杜工部墓志铭》,元模)“由社子美以来,四百余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况舍家之好耶?”(黄庭坚,转自傅庚生《杜甫诗论》)历代对他的评论连篇累续,赞不绝口。可我却只拈出“幽默”一义,该不是有点煞风景吗?象杜甫这样以“诗圣”…  相似文献   

19.
原来我是打定主意独身一辈子,因为我看到许多家庭都不幸福,有的谈恋爱时海誓山盟,有的不顾家长挥刀舞棒的阻挠,结成鸳鸯,可婚后不到几年,同床异梦者有之,分道扬镳者有之,厮打砍杀视若仇敌者有之……因此,我对结婚有一种恐惧感。我常想,与其结婚找痛苦、找麻烦,倒不如独身清静自在。 但命运之神以乎觉得我不该享受那份孤独,我有缘结了连理。蜜月时,夫说:“我们不只是蜜月、蜜年,我俩要蜜一辈子”。我自然欣然赞同。 我和夫有许多共同点和爱好:物质生活以温饱为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月刊》一九五九年二月号“关于阿Q‘革命性’问题及其他”一文!批评了我的“典型——阶级性与个性之辩证统一”一文中有关阿Q性格的部分。我觉得,它对我是有好处的,它促使我进一步思考有关阿Q性格的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意见,因此写这篇文章,与王若麟、陈育德二同志商榷。首先是,王、陈二位同志歪曲了我的原文,我不得不把我那篇文章中的有关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