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 6年笔者研读过前辈学者徐松石先生的两部大作《粤江人民流域人民史》和《僮族泰族粤族考》之后 ,对我国壮族与国内外那么多的民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很感兴趣 ,于是我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书 ,如 2 0世纪 40年代出版的《暹罗民族学研究译丛》 ,这本书翻译了西方学者和泰国学者对泰族的研究论文 ,实际上旁及我国华南和西南的许多民族 ,使笔者对壮族与泰族的渊源关系的兴趣越来越浓。 2 0多年来 ,我把壮族的研究延伸到国外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国 ,其中泰国的泰族是重要的方面 ,因为泰族人口多 ,他与我国的傣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的相同和相近、地名的相同、民歌旋律的基本相同、部分民间信仰的相似相近和体质人类学的相似等方面来看,可以确认壮族、泰族、老龙族、傣族在古代是同一人们共同体,后来才迁徙、分化成不同民族.大约至公元8~9世纪,这4个民族尚未分化,以后才逐步迁徙和分化.  相似文献   

3.
傣族渊源与巴楚文化刘岩编者按:今年6月24日《光明日报》第3版刊登了该报记者李湛军的泰京曼谷专电:我国史学家考证泰国民族起源证明:泰族源于中南半岛和我国滇南。该电文称:“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原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阵吕范教授对泰国的泰族起源的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4.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数仅次于汉民族的南方民族。与之同源异流的壮侗语诸民族如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等也居于中国南方珠江流域以及云贵高原东部、海南岛等广阔的区域里,除此之外,中国大陆境外的东南亚国家中,如越南的侬族和岱族、老挝的老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和印度阿萨姆邦的阿含族等,这些民族历史上都与壮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学者们喻为"同根生的民  相似文献   

5.
傣族图腾似乎从未有过专文论述.自然,作为和人类童年有密切关系的图腾文化,是难以泯没的,傣族也不例外,只不过如拨雾看花罢了,所以本文命题就是傣族图腾文化及其史影觅踪.泰族图腾文化的孑遗,看来主要有:一、蛇图腾《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有神焉,人首蛇身."蛇图腾崇拜是古越人几乎共有的,西双版纳傣族自然概莫能外.傣文古史《泐西双邦》开篇就是一位"人身蛇尾"的"勐神"("勐"是傣语,本意为国家或部落,现通译为地方或坝子.按:"勐神"取其本意,即国家或部落神).传说这  相似文献   

6.
法属时期岱、侬、泰族社会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属时期,岱、侬、泰族地区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即偏重于自给自足的经济。在农业方面,岱、侬、泰族以耕种水稻为主。耕作技术,多数地区已经赶上了平原地区的水平。特别在灌溉方面他们有很大成绩。例如他们学会在高低不平的谷地和半山腰上的梯田采用水车和挖渠引导之类的人工灌溉系统,也掌握了除草、施肥等技术。当然,在某些比较偏僻的地区,依然存在一些原始的耕作方法,例如在插秧之前采取赶牛踩田的办法来代替犁耙。岱、侬族的主食是粘稻,而泰族的主食是糯稻。他们还种很多杂粮,如玉米、薯类、瓜类等等,以便增加食粮或者拿到市场上出售,以增加货币收入。山  相似文献   

7.
傣族古代社会形态是如何演进的?或者说,傣族历史上是否经历过一个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奴隶社会阶段?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说经历过这个阶段,看来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若说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何以在人们一致公认的封建社会时期,傣族社会中却有大量关于奴隶的记载?问题的症结恐怕就在这里.对此,本文试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一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其社会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直到唐代时,傣族社会的最大政治单位还是一些由各酋长分别统治的部落.此后,约在公元九—十一世纪时,今西双版纳境內的傣族诸部落以及泰国、老挝北部的一些泰、老部落开始在互相联合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叭真及其与坤真、坤壮和陶真关系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叭真是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史籍《泐史》中提到的西双版纳历史上勐泐王国的创建者,西双版纳的傣族民众和我国研究傣族历史的许多学者也据此认为,叭真在西双版纳建立了第一个傣族  相似文献   

9.
前言现今分布在云南西南边界及上缅甸的泰族支系,汉族称其为摆夷,缅甸人称其为掸族,欧美人称其为中国掸族或缅甸掸族。根据前辈学者对民族志的研究,这两者是否为同一民族,尚存在某些疑问。但从他们之间存在着大量共同的文化要素来看,可以将他们称作掸·摆夷族。这一泰族支系从原籍云贵高原沿湄南河、伊洛瓦底江河谷平原南下。南下的最初原因是8世纪时南诏推行的政策,但强大的封建土侯国的形成和寇边活动的猖獗时期却在缅甸史所谓掸系王朝统治时期的13世纪末叶之后。当时,其直接原因则是元朝征滇和征缅带来的  相似文献   

10.
泰国艺术大学代表团访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由广西民族研究学会与泰国艺术大学联合作进行的《壮族泰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科研项目,自1991年初开始实施以来,经过双方学者几年的共同努力,现已完成《壮族泰族传统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有学者根据傣族文献的记载认为,傣族在公元前5世纪时曾建立过一个地跨云南西部和缅甸的“达光王国”,并把“达光王国”写进了有关傣族历史的论著之中。本文作者根据其掌握的资料对“达光王国”进行了考证后指出,傣族文献中有关“达光王国”的记载,实际上是流传到傣族地区并被“傣化”后写进了傣族文献的一些缅甸史籍中关于缅甸历史上的“太公王国”的传说故事,不足为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作者多年来对壮族和泰族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广西壮族和泰国泰族虽有千山万水相隔,但在传统文化上却有诸多共同点,在语言上的共同点尤其明显。何以如此?这应与壮泰民族的共同起源有关。本文简略回顾并分析了学术界有关壮族和泰族起源问题的各种主要观点,然后综合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意壮泰民族"同源异流"的说法,并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其中不仅论证了壮族和泰族起源于古代西瓯、骆越,还以越人为起点,往前追溯了侗台语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古人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何平 《民族研究》2007,(6):79-88
有学者根据傣族文献的记载认为,傣族在公元前5世纪甚至公元前8世纪的时候就曾经建立过一个地跨云南西部及缅甸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达光王国",并把"达光王国"写进了有关傣族的历史论著中,甚至还把这个"达光王国"作为傣族的文明史向前往德宏旅游的游人介绍.本文作者根据掌握的资料对"达光王国"进行考证后认为,傣族文献中有关"达光王国"的记载,实际上是流传到德宏傣族地区并被"傣化"后写进傣族文献的一些源自缅甸的关于"太公王国"和蒲甘王朝早期的传说故事,不足为信.傣族历史上并没有一个"达光王国".  相似文献   

14.
在奥地利东南亚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泰国学者诺潘@金达利女士第一次应邀到壮乡考察访问时,就被与泰国泰族语言相似、习俗相近的壮族所吸引,更被壮族热情相待、重情尚义的品格所感动,从此与壮族结下了难解之缘,以后又多次重返壮乡进行考察,并在欧洲积极宣传壮族文化,推介壮学研究成果;目前她正在努力工作,积极争取国外科研基金,以便与欧洲学术界合作开展壮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稚 《世界民族》2002,(4):46-49
一、分布与族称越南的泰族有1040549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2.27%(1989年人口普查统计数,下同),仅次于京族和岱依族,是越南第三大民族。越南泰族主要分布在越南的西北部地区,按各省泰族人口的数量排序如下:山萝省376037人,义安省213604人,清化省177836人,莱州省156532人,老街省37485人,安沛省34564人,和平省25923人。此外,在西原地区的林同、多乐等省也  相似文献   

16.
"勐"论     
"勐"是中南半岛地区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地名,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傣族地区、越南西北部的泰族地区、老挝、泰国和缅甸掸邦地区,可以称这个地区为"立勐地带"."勐"的原义是"一片地方",后来衍生出"城镇、国家"的新意,成为了壮泰族群社会的一个行政机构和社会组织."勐"作为政权组织是由阶级对立而出现酋邦政权后,才开始存在于壮泰族群社会中的,时间大约是9~10世纪.  相似文献   

17.
对西双版纳傣族民居进行实地考察,探索了傣族民居的遗存现状、居住习俗及傣族民居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傣族民居的地域特色、构筑形式和居住习俗,为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傣族民居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民族文化的发生、存在和传承的形态来概括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传统 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进行重点比较。笔者认为,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生型式应属原发型,其 突出的代表是稻作文化和壮泰民族语言,这是由壮泰民族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的独特性决 定的,也是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最大的共同点,与壮族不同的是因迁徙的关系,泰族文化带有 移植的性质。在存在型式方面,壮泰传统文化均属于兼容型,但兼客文化的历史背景及对象 则不相同,对壮族来说,主要是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而泰族则主要是受印度文化影响的结 果。在传承型式方面,壮泰传统文化应属连贯──重组型,这是由构成壮泰民族文化的四个 层面十二个文化丛结所表现出来的连贯性、重组性和创造性来决定的。但在具体的传承渠 道方面,壮泰又有较大差别,壮族主要通过社会教育,而泰族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壮族地区的 学校教育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脱节,而泰族地区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朋友,您到过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地区吗?您看过著名的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孔雀舞吗?倘若在泼水节的时候,您踏进西双版纳的首府“黎明之城”——景洪,可以听到娓娓动听的歌声,看到姑娘们身着绚丽的孔雀彩裙跳孔雀舞的优美舞姿。这时,您就会更加感到,您已经置身在这美丽的“孔雀之乡”了……云南傣族聚居区素有“孔雀之乡”的美誉。傣族人民一直保持着饲养孔雀的习  相似文献   

20.
统裙的故事     
提起傣族的统裙,历史上也许有过不少优美动人的传说,但你听说过用统裙做担架抢救解放军伤员的故事吗?傣族姑娘童红英,是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勐腊公社金水河民兵连二排六班的班长。她今年才十九岁,穿着白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