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实践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了改善生存和发展环境,作为实践的主体,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加深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完善观念预演,控制和消除实践偏差,以减少对客观世界的消极影响或破坏。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实践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完成了马克思所说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论实践思维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而思维方式是以理论形式表达的人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时代课题已经提出,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由于自觉地表现着人类实践的本性,将会得到普遍的接受和不断的发展.探讨实践思维,在当前处理和解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时代课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崇高理想,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社会条件理论,从外在维度和内在维度两个方面构建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的优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的构建及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生成三个方面进一步探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4.
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念、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状态和实践运动;现实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与进程,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理想之间既相互联系、统一,又存在一定意义上的距离、差异和矛盾;科学认识、正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及其相互关系,是廓清人们关于全面发展理论与认识分歧的关键,也是推进当代亿万中国人民伟大的社会实践,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全面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辨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初步明晰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指出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提高大学生文化业务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加速实现社会化及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6.
管理学"人性假设"层出不穷、不断延续,仍然无法解决管理中的人的本质问题,结果非但没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而使人的片面化和人性被扭曲的悲惨命运至今得不到根本扭转,这一切都源于"人性假设"理论的抽象性所导致的现实被扭曲的实践困境。走出这种困境,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人性论",对传统管理哲学进行变革,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管理实践系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确立自己历史观的出发点,指出了人是自然界和社会之“本”,科学概括了人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标准。“以人为本”,落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中,就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本质和目的,重视人、依靠人、造就人、造福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当代诠释;它始终着眼于并紧紧围绕着“人的发展”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确地回答了“要塑造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塑造人”这一根本问题,具有深厚的人学底蕴,内蕴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综合性发展”的人学实践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9.
"四个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方式。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网络的普及带来的人的虚拟实践和虚拟存在方式,总的来说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方面;但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客观存在的产物,我们更应该从中反思现实的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促进人向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靠近。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实践纲领,不仅对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新历史观等进行研究,还从经济之人、政治之人、自由之人三方面对人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刻的研究,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及其状态,以及达成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从而论证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构想的实践合理性。因此,《共产党宣言》中"人"的研究应该而且必须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也是相对的,也不可能达到绝对的"自由"和"全面".社会主义社会应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规定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理念,它回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目的和道路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以共产主义理论指导当前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体现;它与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相符合,是现代文明的要求.当前,在"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论"、"以人为本"与"以社会为本"及与"以人民为本"等问题上均存在不同看法,应在讨论中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4.
要实现我党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不断创新。因为创新是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确葆机和活力的源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积极通过理论创新能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的实践创新;领导干部与公民都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成为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小康社会:社会发展的目标整合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一个阶段,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是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任务,全面把握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辩证地看待二者的互动共进关系,探究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以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大学生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弥补了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完善了全方位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形式、新渠道.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使道德立足于现实生活领域,从应然变成实然。首先,他们认为道德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道德根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把道德原则应用在社会实践中。他们所持有的道德原则是人道主义,这表现在他们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批判中。他们也认为人道主义道德原则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得到充分体现。最后,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自由是首要的道德价值。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由才能真正被实现。他们在建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社会形态时,也建构了自我决定的自由的道德观。因此,道德最终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被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