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行列式计算是线性代数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了行列式的计算方法,重点研究了算法。总结了一类加边升阶计算的行列式结构特征,构造了新的规则行列式,利用新行列式与原行列式的特点,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解n元n式线性方程组时,克莱姆法则能用方程组的系数及常数项组成的行列式,把解明显地表达出来,这在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时是非常方便的,但是,用克莱姆法则解一个n元n式线性方程组需要计算n+1个n阶行列式,当n很大时,这个计算量是惊人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文依据降阶解法的原理,对这一问题作出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3.
行列式是线性代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在总结已有常规行列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行列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实义切分理论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的萌芽阶段;(2)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心理学阶段;(3)20世纪上半叶的结构句法学阶段;(4)20世纪下半叶的功能语言学阶段;(5)目前的符号学、认知语言学阶段。实义切分理论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其强大的生命力,它能从各语言学科的发展中汲取营养,与语言学的发展共同进步,同时又为各语言学科提供充分的解释力。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分阶段对实义切分理论的研究成果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预测该理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最早设想用计划调节代替竞争和无政府状态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18世纪末,法国的平均共产主义者格拉古·巴贝夫,在他设想建立的国民公社制度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19世纪初,著名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欧文、傅立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迪尔凯姆、韦伯、齐美尔、帕累托、腾尼斯等一大批卓有成就、颇有影响的社会学家活跃在这一领域里,尽管他们在理论和方法上并不完全一致,但仍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19世纪中叶社会学创立阶段孔德(法国)、斯宾塞(英国)等人的社会学特征,而且影响到20世纪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第一个特征,是在学科性质上对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学进行反省,重新确定社会学的学科对象。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提出是在19世纪40年代左右,但事实上,这一时期的社会学与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并无清晰的界限。在孔德那里,社会学被视为对其它社会科学有指导意义的“抽象科学”;在斯宾塞那里,社会学几乎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社会科学体系。社会学从诞生到19世纪末约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尽管学科队伍有了发展,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直没能在大学或学院中得到承认,这不能说与以上原因无关。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多数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理论所做的贡献都是以对学科性质的反省为前提的。例如,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以往的社会学“仍然依附于与它有亲缘关系的哲学学说,”人们仍然“习惯于用哲学思想模式来看待社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迪尔凯姆、韦伯、齐美尔、帕累托、腾尼斯等一大批卓有成就、颇有影响的社会学家活跃在这一领域里,尽管他们在理论和方法上并不完全一致,但仍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19世纪中叶社会学创立阶段孔德(法国)、斯宾塞(英国)等人的社会学特征,而且影响到20世纪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英短篇小说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桑、爱伦·坡等,这一时期以童话和神话为创作基础。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上半叶,短篇小说转向描写普通事件或日常生活。第三个阶段为本世纪50年代以后,短篇小说的特点是梦幻与现实相结合,故事的情节被截短、歪曲,隐喻和象征纠缠在一块。这三个阶段各有特色,同时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艺术本质问题,西方美学史大体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公元前6世纪-公元17世纪),这是西方美学的古代自然本体论美学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本质理论以古希腊以来的“艺术摹仿自然论”为主旋律,以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是自然的镜子说”为变奏曲,突出艺术的客体性。第二阶段是从启蒙主义到德国古典美学(公元18世纪-19世纪中叶),这是西方美学的近代认识论美学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本质理论以经认识论观点改造过的“模仿论”和“镜子说”为主旋律,以“艺术的表现论”为变奏曲,高扬艺术的主体性。第三阶段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到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末),这是西方美学的现代和后现代人类(社会)本体论美学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本质理论是一曲曲无主题变奏曲,形形色色的观点交混回响,新曲层出不穷,怪腔怪调甚嚣尘上。尽管如此,这三个阶段如同历时演进的三部曲,其间的种种声音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与人类、人类社会、人类的某种精神因素、人类的语言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小人物故事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重要现象.本文借助于普罗普的叙述学理论,通过对<驿站长>、<外套>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三个小人物故事的比较,大致归纳了小人物故事的人物角色,划分了小人物故事的叙事阶段,指出了小人物故事的主要行为功能,初步总结出小人物故事的叙事模式,并探讨了这一叙事模式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体现对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代西方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的嬗变,并彰显出迥异的实践特征。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的萌芽阶段,公民社会组织混沌萌生,呈现出鲜明的"济危扶困"的慈善捐赠色彩;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勃兴阶段,公民社会组织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元领域蓬勃发展,其运作模式也日趋专业;20世纪20~60年代的艰难曲折发展阶段,公民社会组织在原有的医疗卫生等领域大幅收缩,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处于生存境遇的危机边缘;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复兴阶段,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驱动下,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势态日趋繁荣与鼎盛,在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重大课题,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广阔的领域。对这一课题进行教学与研究,首先需要阐明三个问题。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16-17世纪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革命,经过18-19世纪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3.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强调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物质,创新民族精神.这一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美的价值、美的特征、理论家心中的美、传统美的理论、当代美学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对象等角度对崇高理论的起源和理解都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崇高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古典阶段,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他认为崇高的根本特征是灵魂的"自我超越";第二是现代阶段,以艾迪生、博克和康德的理论最为著名.艾迪生的观点同朗吉弩斯一样.博克认为崇高就是被视觉认为恐惧的东西.康德则发展了合理的崇高理论,使"崇高"代替"优美"成为18、19世纪西方美学的主潮;第三是后现代阶段,以法国哲学家利奥塔的论述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少年小说经历了19世纪古典形态的发展后,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入现代形态的自觉阶段,即对于少年小说历史使命、少年的社会地位、少年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原则等问题皆发生自觉认识的阶段。首先成就新型少年小说实绩的是四、五十年代的一批新作家,特别是J·D·塞林格的少年小说尤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多样,题旨深关时弊,切中少年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对60年代以降的美国民权运动起到了首次发难作用。美国少年小说的转折发生在二战前后世界性文化变革之际,且与美国社会物质与精神文化发展失调问题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展·改革·稳定”与“四个坚持”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思想.在“发展·改革·稳定”这三位中,“发展”是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是三位中的第一阶段,发展是目的、是中心;“改革”是“发展”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它是三位中的第二阶段;“稳定”是在中国“发展”、“改革”的前提、条件和保证,更是在中国“发展”、“改革”的目标和归宿,它是三位中的第三阶段.“发展·改革·稳定”是同一层次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概念,而“四个坚持”是决定“发展·改革·稳定”的发展方向、根本性质和终极目标.“发展·改革·稳定”这三位必须寓于“四个坚持”这一本体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从自卑到自省--西方心理学发展轨迹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已走过近2600年的历史,经历了哲学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两个发展时期.在漫长的发展史中,诸多心理学思想和派别先后出现.但西方心理学史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内在思想逻辑线索的.笔者试图对心理学的发展轨迹提出一种新解:心理学的发展走过了自卑、自信和自省三个主要阶段.自卑阶段主要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8世纪初;自信阶段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50、60年代;自省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到今天.这三个阶段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分别体现出心理学研究的自卑、自信和自省精神.  相似文献   

18.
戴维·蒙哥马利是美国新劳工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工人角度出发,对19世纪后期美国工人在生产领域中的斗争行为作了详细的研究,进而提出"工人控制"理论,为国内外新劳工史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小说童话是在19世纪后半叶萌生,在20世纪取得繁荣发展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在世界儿童文学的潮流中越来越占与据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目前中国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小说童话并没有被作为新的文体来确立,而是被湮没在与其性质有别的童话之中。本文论述了确立小说童话这一文体的文学史、语义、文体学上的依据,探讨了小说童话的本质、产生的原因及其艺术魅力。提出并解决这一理论问题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助于廓清世界儿童文学史发展阶段的轮廓;第二、澄清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特别是幻想故事型作品系列研究中的概念、术语上的暧昧和混乱;第三,给萌生中的中国小说童话创作以理论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20.
汉译《剑桥科学史》丛书今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剑桥史著在世界学术界素享盛名 ,剑桥科学史果然亦不例外 ,这套丛书包括 :《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美 ]爱德华·格兰特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美 ]艾伦·G·狄博斯 )、《近代科学的建构———机械论与力学》([美 ]理查德·S·韦斯特福尔 )、《科学与启蒙运动》([美 ]托马斯·L·汉金斯 )、《19世纪的生物学和人类》([美 ]威廉·特尔曼 )、《19世纪物理概念的发展———能量、力和物质》([英 ]彼德·迈克尔·哈曼 )、《19世纪医学科学史》([英 ]威廉·F·拜纳姆 )、《2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