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今的悍女在含义上更多意味着坚强、独立和骄傲,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具有强烈个人魅力的,她们有那种让人心甘情愿为之所俘的磁场。  相似文献   

2.
对组织变革中个人效能、团队冲突和组织信任关系进行建构,在人才选拔、员工培训与开发、职业规划、员工压力问题进行管理;揭示组织变革中个人效能与团队冲突内在影响因素、发现个人效能、人格特征以及工作压力在组织变革中提高工作绩效中介变量,构建多维压力管理结构模型,形成压力管理制度保障。综合解决团队冲突中压力问题,从而为促进个人、团队、组织和谐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实践方略。  相似文献   

3.
高职毕业生是人力资源市场的高技能人群,其人力资本价值对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文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通过问卷调研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淮安市高职院校大学生本地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同时针对个人、家庭、经济、社会以及产业等方面存在的阻碍高职大学生本地就业的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通过主导产业带动,提升本地就业吸引力;改善社会环境,优化高技能人才吸引政策;政校企协同,强化人才政策宣传和落地实施等。  相似文献   

4.
卢雪梅 《学术交流》2003,1(7):163-166
知识结构广博而专深是对学者型人才的共同要求。辩证处理博与专的关系则是通向学者型人才道路的关键 ,而实现传播人才知识结构专业化与学养人文化则是造就学者型传播人才的客观要求。专业化既要求传播人才实现与专业方向相吻合的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 ,又强调个人天赋与自己的发展方向相契合。产生优秀精神产品的原动力及其多元智慧来自人文精神的关怀 ,只有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作用 ,才能完成人文素质提高之大任。  相似文献   

5.
人才管理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是指各级领导者;从狭义上说,专指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人才管理者是人才管理的组织者,是党的人才政策的执行者,是各类人才的开发者,是密切党与群众关系的联系者。研究和遵循人才发展规律,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好人才,把各类人才吸引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是人才管理者的崇高职责。其政治素质的优劣,对于发挥人才管理功能,提高人才管理质量,乃至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党和国家的兴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9,(3):74-80
传统上,我国东西部地区对留学人才的吸引存在着环境吸引力、政策完善度、人才引进成效等方面的差距。随着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东西部地区人才引进工作的差距逐渐缩小。以留学人才引进政策为入口,分析西部地区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何以实现跨越发展是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据此,本文以成都、重庆、西安为例,通过详尽归纳整合当前三座城市出台的有关留学人才引进政策,结合具体政策的功能性、实践性及成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西部地区留学人才引进工作的未来进路。  相似文献   

7.
徐业滨 《学术交流》2006,(7):116-118
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主要由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工人才构成。通过量化分析,透视各个群体的人才结构、行业分布,不难看出高层次人才队伍亟需壮大。然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人才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人才的严重流失,无疑于釜底抽薪。鉴于此,应调整和废止束缚人才发展的政策规定,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营造和谐氛围,致力引进海内外人才,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稳定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叶碧云 《唐都学刊》2007,23(4):12-16
被誉为“诗佛”的王维,其为人和创作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一生屡遭困厄,无论是个人家庭生活还是政治仕途,都遭遇了许多不幸与痛苦,而佛教的信仰为他找到了解脱的方式。对王维的痛苦内容及解脱方式的探讨,可得知其受到后人膜拜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企业工作的好坏,与领导者的素质、才能、魅力息息相关。而领导者要领导好一个单位,必须要有号召群众、团结群众、鼓舞群众、带领群众一起奋斗的凝聚力。领导者的这种凝聚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健力。领导者个人魁力的大小,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表现是十分明显的。个人魅力强的领导者,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大,他所作出的决策、计划获得群众认可的程度高,比较有把握吸引和带领群众去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而奋斗。而个人披力缺乏的领导者,对群众毫无吸引力,与下属缺乏交流和理解,难以组织和动员…  相似文献   

10.
青岛,一座拥抱大海的城市,是海洋之城、旅游之城、帆船之都:青岛,一座艺术人才辈出的城市,是艺术之城、音乐之岛、魅力之都。伴随着大海的潮起潮落,青岛白天鹅芭蕾艺术学校已经走过了十余年辉煌的发展历程。芭蕾,孕育在意大利,诞生繁荣于法国、俄国宫廷,是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表现魅力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思潮、保护主义、区域主义和单边主义愈演愈烈,多边机制受到严重冲击,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是我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是对国际社会的重要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快国际治理人才的培养。国际治理人才不仅需要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渊博的专业知识,而且更需要自觉的家国情怀、崇高的理想抱负和真正的全球视野。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国际治理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国际治理人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培养IT人才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注重信息技术的发展 ,更重视IT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政府将IT人才政策纳入国家的信息政策之中 ,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这些政策成为新加坡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新加坡的IT人才政策具有多层次性 ,形成了学生、教师、市民、官员一条龙的IT教育模式。政府还开辟多种途径以实现IT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5,(9):118-122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人才管理思想日臻成熟的时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人才管理、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人才管理方法等问题,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人才管理思想。影响延安时期毛泽东人才管理思想成熟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地处东海之滨的温州,以富有魅力的“温州模式”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从“温州模式”的成功塑造到“温州试验区”的建立,是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大试验。“温州试验区”成败的核心问题,我认为是一个人才结构调整与改革的问题。而人才结构的协调改革,首先又是发展教育,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问题。现在,温州教育的落后性、单一性、被动性与温州多元化经济极不相适应。假如再不突破这种旧教育体制,就会给“温州模式”高层次发展带来阻力,这种阻力从现在到未来,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显然,温州教育已面临着严重挑战。现笔者拟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关心温州建设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5.
在美是一种价值资源的今天。如何增添魅力指数,增加职业筹码,成为职场中才貌双全的抢手人才,伊美尔脸部整形医师为你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满清诸帝宗教倾向以及有清一代佛教政策,存在不少主观误判:臆测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独尊理学、厌恶佛教,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是“灭佛”皇帝;断言满清政府对宗教之定位,是“除了儒教的三纲五常之外,甚至包括佛、道教在内的一切宗教都是非法的”;①甚至于将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旨在逐渐沙汰“问律律不守,问禅禅弗会”之“应付僧”与“教团败类”、还佛教以清净本然面目之清厘甄别僧尼举措,诠释成“是要以一种尽可能不引起社会动荡的方式,假以时日,将佛教消灭”,其手段比“三武一宗”之灭佛“更加阴险和毒辣”,如此等等.史学以求真、求实为旨趣与灵魂,不允许凭主观意志过度诠释、过度推衍,更不得以个人好恶杜撰假设、曲笔贬褒.本文以推援校磨浩如烟海之原始史料为基础,稽考钩沉,力争如秋潭夜月或清更胡笳般,再现清代汉传佛教政策流变沿革及其内在实质之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硅谷是高技术产业聚集的代名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才聚集的代名词,它是美国吸引人才政策优势的普遍性和硅谷科技创新优势的特殊性相结合的产物。做好人才吸纳和开发工作事关全局工作的成败,因此,我们要在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大力引进国外人才智力、加快人事人才信息化建设上下工夫,进一步形成人才聚集优势,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企业薪酬体系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薪酬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企业在保证其薪酬体系的保障功能外,更加注重其激励性,期望借此吸引人才,发挥员工积极性,使之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应该在充分了解现代薪酬体系的含义,考虑到企业目标、组织结构、市场环境等对薪酬方案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后,按照科学的薪酬管理程序制定出与本企业相匹配的薪酬体系。在薪酬体系的设计过程中,企业不仅要体现薪酬的内在一致性,外在竞争性,个人公平性,同时也要注重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不断完善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9.
梁锋 《社科纵横》2011,26(6):83-85
成才观是道德建设的一种关注视角,这一视角把道德建设与个体成才联系起来,为道德建设成效的提升寻找到新的突破点。个人与社会的幸福是人才成长的终极目的指向以及道德建设的旨意所在,而幸福也正是道德智慧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道德智慧具有促进道德建设和个体成长的双重意义,其体系构建成为同时满足二者诉求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20.
梁茂信 《求是学刊》2013,40(4):151-164
在美国学界关于国家利益的研究中,对外安全战略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而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福祉等相关的国家利益的研究一直受到冷落。具有传统的外来移民问题是美国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人才吸引战略也未被纳入国家利益研究的视域之下。从美国移民政策和人才吸引战略的历史看,在不同的时期,决策者对于移民政策服务主旨的认识判断不同,导致移民政策服务的国家利益内涵不同。在移民政策体系之内,家庭团聚、难民和包括人才吸引在内的就业类移民条款并行不悖,彼此处于一种既竞争又相互补充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共同体之中,它们各自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不同层面,但是在人才吸引方面又殊途同归。当然,在美国国内,与人才吸引思想相对立还有保护美国本土劳工各项就业权益和人才培养的主张。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吸引外来人才具有抑制性作用。总之,以上诸种因素的制约使美国人才吸引战略处于对美国人才资源开发的从属性补充地位。这是我们认识美国人才吸引战略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