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印度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1984年两国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37.4%。作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对其各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两国的人口况状和人口问题是全世界关注的大事。本文试就两国人口再生产及其决定因素、人口的城乡分布、人口的文化教育和职业结构,以及政府的人口政策及其效果作宏观的对比分析,以便研究中印人口发展的共同点和差异,总结两国控制人口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印度都是世界产茶大国,分别以产绿茶和红茶著称。两国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40%。两国茶业发展又具有不同的经历,形成各自的特点。中国是古老的产茶国家,是“茶叶的故乡”。19世纪以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度茶叶是从中国引种而成,其种植历史不过两百年左右,但发展迅速。20世纪初印度茶叶生产水平超过中国以后,便一直保持至今。为什么印度茶业发展能久盛不衰,始终保持优势?我国虽然植茶历史悠久,茶园面积又大大超过印度,但生产水平和出口量却相去尚远。因此,对中印两国茶业加以比较研究,并对茶业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有助于我们掌握未来世界茶叶产销形势,确立我国茶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四十年代末当印度和中国先后走向民族独立和革命胜利时,两国经济都处于千疮百痍和困难重重的境地。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亚洲大国,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五十年代初,两国都属于落后的农业国。1952年农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827亿元中占56.9%,在全国总人口57,482万中农村人口占87.54%。1950—51年度农业在印度国内净产值883.3亿卢比约占59%,在全国总人口约3.6亿中农村人口占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印度都在力争实现经济现代化。目前两国都在执行第七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长期来,两国建设资金的构成不完全相同。印度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但通货膨胀业不十分严重。中国一贯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方针,但自经济改革以来年年有赤字,物价呈上涨趋势。现将两国建设规模、资金来源等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印度的总体发展战略,特别是外贸发展政策是相似的。中印两国均受到苏联的影响,都采取了苏联式的内向型发展战略,重视重工业,重视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的生产,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两国实行这一战略的重点有所变化。两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也相似。按世界银行的统计,以1952年美元价值计算,中国在1952年的人均收入为50美元,而印度1950年为60美元。1987  相似文献   

6.
TRIPs与国内知识产权制度改革:中国与印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参照TRIPs的规则调整了国内法律体系和相关组织机构。两国的国内知识产权制度有着深刻的国际根源。在国内改革过程中,两国都进行了一定的社会动员,为改革提供了舆论基础。中国和印度对TRIPs的遵守不仅扩大了两国的行动空间,也提高了国际知识产权规范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发达国家对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要求没有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也不符合知识产权发展的正常速度和轨迹。  相似文献   

7.
考察中国和印度的教育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进行比较的机会,这两个国家有着共同的几乎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克服殖民统治、半封建主义与教育不发达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但两国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战略却又不同。印度于1947年独立和中国于1949年解放时,各自在教育方  相似文献   

8.
中印经济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1991年印度新的经济政策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两个发展中大国开启了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对外开放意味着两国将外部市场作为一个新的自变量置入本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在开放的初始阶段,外部市场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使得两国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即中国走的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制造业渡过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而印度走的是非传统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服务业,来拉动经济增长。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将步入由国内市场来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将会继续沿着工业化的标准进程前行,而印度仍处于外部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这也就预示着印度的服务业发展仍将持续一定时期,同时印度将推进制造业的发展,以启动传统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日信息化的比较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或IT (信息技术 )革命正进入一个新阶段。与日本相比 ,中国的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存在着互联网和手机用户数量大与普及率低的不平衡、硬件与软件发展的不平衡、信息产业的生产规模与出口规模的不平衡、国内的本土企业出口与外资企业出口的不平衡、生产规模庞大与技术水平落后的不平衡等问题。因此 ,中国目前还只能说是“瘸腿的信息化大国”。中日信息化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包括两国IT企业的合作 ,在第三、四代移动通信方面的合作 ,在LINUX等开放源代码软件开发方面的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中印文化交流五十年——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 ,对于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历史来说 ,也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年轻的共和国来说 ,五十年则几乎与她们的年龄相等。五十年来 ,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起伏断续 ,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现在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世纪 ,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个新局面。这种交流和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 ,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人口大国 ,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流 ,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 ,随着两国经济的崛起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两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