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统计》2013,(11):34-35
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9138.9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并呈现稳中有进、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品需求保持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但对外贸易增速继续下滑,财政收入增速较缓,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87.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3.08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058.67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765.8亿元,增长7.4%.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增势减缓,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不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宏观环境下,四川省又遭受了"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害.尽管如此,上半年全省GDP增速继续明显高于全国、领跑经济大省,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 看数据:GDP同比增长10.1%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655.1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保持高于全国、领先经济大省的追赶跨越式发展势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0.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6485.3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3879.4亿元,增长8.4%.  相似文献   

4.
一季度四川经济运行主要特点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稳定增长。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9653.2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全国高1.4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0.7 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367.3 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4615.2 亿元,增长9.1%。  相似文献   

5.
《统计与社会》2007,(4):8-11
今年上半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经济呈现“增长加快,预期向好”的运行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生产总值达到2252.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36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259.51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822.94亿元,增长11.5%。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情》2015,(1):34-36
适应新常态,服务业增速换挡回落保持总体平稳 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10486.2亿元,增长8.8%,增速高于全国,回升幅度快于全国,全年服务业增速呈现换挡回落保持平稳增长之势。从总体看: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从一季度增长7.4%之后逐渐稳步回升至全年增长8.8%,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自2009年以来再次快于GDP(8.5%)增长。  相似文献   

7.
《四川统计》2009,(10):24-25
基本态势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10057.7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53.1亿元,增长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703亿元,增长1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拉动经济增长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501.6亿元,增长1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3%,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1996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积极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成就。国民经济保持平稳适度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初步统计,1996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190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1330亿元,增长11.0%。经济运行中…  相似文献   

9.
《贵州统计》2009,(5):88-88
今年以来,贵州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上半年全省经济呈现企稳回升、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496.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9.39亿元,增长5.3%;  相似文献   

10.
李立 《四川省情》2009,(9):62-62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增长稳定性增强。据统计,2008年,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57亿元,增长1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6%,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全年第三产业运行平稳,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2%,二季度增长12%,三季度增长10.6%,波动幅度在2.8个百分点之内。  相似文献   

11.
李立 《四川统计》2009,(9):62-62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增长稳定性增强。据统计,2008年,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57亿元,增长1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6%,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全年第三产业运行平稳,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2%,二季度增长12%,三季度增长10.6%,波动幅度在2.8个百分点之内。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统计》1998,(3):3-7
199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物价涨幅持续走低,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对外贸易继续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结构调整跨出步子,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九五”计划的良好开局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5亿元,增长《.0%,比重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460亿元,增长12.6%,比重上升…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年均增速名列全省前五位。2005年全市GDP366.04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速为12.4%,比全省快1.2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增加值81.89亿元,年均增长5.6%;二产业增加值180.48亿元,年均增长16.7%;三产业增加值103.67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GDP也实现了翻番,达到7805元。“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非农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72…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情》2004,(8):10-12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2001年以来,广安新一届市委、政府,响亮提出了工业发展“五年突破百亿关,提前三年翻四番”的宏伟目标。 2003年全社会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4亿元,是1993年(7.78亿元)的5.7倍,较2001年(34.78亿元)增长26.5%。全市13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99亿元,同比增长36.4%,增幅名列全省第一,超过全省水平16个百分点,较1993年(7.36亿元)增长158%,较2001年(9.51亿元)增长99.7%;完成工业总产值48.7亿元,同比增长42.1%,较1993年(15.76亿元)增长209%,较2000年已翻一番。  相似文献   

15.
经济运行点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但受世界经济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初步测算,国内生产总值为672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5%,第二产业增长9.3%,第三产业增长7%。工业生产稳定增长。9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235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9.5%,增速比前两个月加快1.4个百分点。1-9月完成工业增加值195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重工业生产增长11.4%,比轻工业高2.5个百分点。国有、股份制和“三资”企业生产分别增长9.1%、11.1%和12.3%,集体企业增长6.9%。但7月份以后,工业企业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吴忠市按照“再造新优势、建设新吴忠”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商贸活市、科教兴市和新农村建设,全市经济保持了快、稳、好的发展态势和运行特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6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5%,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36.63亿元,比上年增长7.6%。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8月全省200家重点工业企业生产、销售高速增长,拉动全省工业生产、销售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带动全省工业增长质量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四川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一、拉动全省工业生产、销售快速增长。1-8月全省200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6.01亿元,同比增长22.05%。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快5.04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54.41%,拉动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9.26个百分点。其中:饮料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2.29亿元,增长5.8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45.61亿元,增长8.77%;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上半年,四川经济运行呈现“增长较快、质量提高、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的主要特征。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定,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370.6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8.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5304.6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2977.8亿元,增长11.1%。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全省人民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在平稳回落中保持较快增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初步统计,1995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0亿元,增长5.0%;第H产业增加值1832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13.9%。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增大,工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农业生…  相似文献   

20.
张永盛 《四川省情》2009,(11):29-30
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讲话精神,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实地调研,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5386.8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3.6%,同比增长1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