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远离能量大的人。有一种人总是神秘兮兮,给人感觉来头很大,似乎做什么事情都不在话下。这种人往往不是吹牛撒谎,就是在拉大旗作虎皮。和这样的人交往,容易被其蒙蔽,说不准哪一天被他带到沟里去还浑然不知。远离会来事的人。他们往往整天阿谀奉承,善于揣摩心思、投人所好,甚至想你之未想、急你之未急,特别善于帮你摆平、搞定麻烦。与会来事的人相处,容  相似文献   

2.
在大多数老板心里,自己既担负着引领公司发展的重任,还要保证公司所有员工都有饭吃、有钱赚,绝对是一个好老板,在某种意义上,自己还是员工的救世主,为他们解决了生存难题. 这些老板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自我意识:我给了下属钱赚,所以怎样要求他们给我做事都是理所当然.或者我作为老板,每天兢兢业业早出晚归,下属加一点班也很正常.更有人认为,经不起折腾的员工都不是好员工,等等. 但员工心里可不这么想,几乎没有人打心眼儿里喜欢加班,也没多少人喜欢在别人的手下做事,更没有多少人喜欢接受折腾,在一些员工心里,自己老板简直就是个自大狂、吝啬鬼,甚至是个"混蛋".  相似文献   

3.
正1.德胜如何"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成就人"?遇到了怎样的难题?这样的问题中最大的纠结,一是企业或领导尊重关心员工是为了什么?二是尊重和关心到什么地步?第一个问题里面有一个伦理判断,即你是为了"他是一个人"去尊重关爱他,还是因为"他是我的员工,能给我挣钱"而去关爱尊重他。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其实就是道德的功利论和道德的义务论之争。后一个问题也很重要,企业花多大的成本和  相似文献   

4.
时光 《领导文萃》2007,(12):93-95
长线投资 当年。徐世昌还是一个民办教师,袁世凯却看出他不是池中之物。徐世昌没路费去北京考公务员,袁世凯果断地塞钱给他,做长线投资。结果,徐考上了,在翰林院端上了饭碗。  相似文献   

5.
周建华 《经理人》2005,(1):110-110
早上一睁开眼睛,人们就要彝向三作场所。在上班的路上,随处可见匆匆忙忙、无精打采的人。他们的脸上是疲惫与麻木的表情,工作场所——这个占据一天大部分清醒时间的地方,对他们来说仅仅是挣钱谋生之地。那么,现在大部分工作场所是一种什么状况呢?他们带给员工的感觉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挣钱?赚钱?     
晓露 《领导文萃》2014,(24):98-98
正什么叫挣钱?什么叫赚钱?写写这两个字就知道了。挣钱的"挣"是一个提手旁,加一个市场竞争的"争"。这就是说,创业的第一个阶段都是挣钱的阶段,辛辛苦苦用我的双手到市场去拼搏、去竞争,挣下这一份家业。什么叫赚钱呢?"赚"字左边是一个"贝"字,右边是一个"兼"字,贝就是货币,就是融资,兼就是企业兼并。必须进行资产重组,必须兼并,  相似文献   

7.
称呼     
近接一老同志来信,里面还夹带着几个已经拆启过的空信封,信的措词相当严厉:“我压抑了很久,终于还是决定给您写这封信,请教一个问题:像我们这样一个所谓文化人聚集的地方,现在到底变成了一个什么单位?我在这个单位里又算个什么?近几年来,单位给我下开会通知,编辑部给我寄刊物,甚至是在年节寄来慰问信,信封上都一律只写我的名字,连个称呼都没有。我不敢指望单位能称我一声先生,难道却连当个同志的资格也没有了吗?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文化大革命,就差在我的名字上打十叉了!我想单位里对您还不至于这样吧?那么能否告诉我在咱们单位里有哪些人还…  相似文献   

8.
工作场所不只是物理上的一个小小的格子间早上一睁开眼睛,人们就要奔向工作场所。在上班的路上,随处可见匆匆忙忙、无精打采的人。他们的脸上是疲惫与麻木的表情,工作场所——这个占据一天大部分清醒时间的地方,对他们来说仅仅是挣钱谋生之地。那么,现在大部分工作场所是一种什么状况呢?他们带给员工的感觉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黄健  王志恒 《决策》2013,(9):35-37
在少惹事的观念之下,村干部和农民都在减少接触,二者身份也都越加模糊,他们部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挣钱之上,越来越不关心集体公共事务了。  相似文献   

10.
宗和 《决策》2012,(6):29-31
在微博上,什么内容适合发表,什么不适合,什么是温和的批判,什么是玩笑,应该遵守哪些微博礼仪,似乎仍没有规则和定论,所有人都需要有一个学习过程。 “还记得那个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连西服扣都没系上,满头乱蓬蓬的金发,笨拙地挥动奥委会会旗的伦敦市长吗?”4月13日,新浪财经官方微博发布了这样一条公告,“现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Johnson加入微博了!”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都喜欢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科兴能用87天研制出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而那些每年有几十亿美元研发费用的跨国公司却没做到。”这个问题非常好,但回答了无数遍后我开始反问:有什么理由不能呢?!  相似文献   

12.
低成本时代过去了,微利时代来临了.利润越来越薄,挣钱越来越难.做企业要赢利,天经地义.没有利润,就没法给员工发钱,就没法让企业发展,就没法当慈善家.冯仑说:追求理想,顺便挣钱.总之,还是要挣钱. 企业要赢利,有一个公式:营收-成本-浪费=利润 先说营收.营业收入是前提,是总数.做企业把东西卖出去是硬道理.要想让顾客为你的产品和服务掏钱,就要为顾客创造价值,给他们一个肯用人民币投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企业应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优秀企业的用人之道,不一定能够给每个员工最好的待遇,但是一定会给每个员工最好的发展机会。麦当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前面有个梯子,你不要去想我会不会被压下来,你爬你的梯子,争取你的目标。”百度公司是一个讲究实际的公司,它不看你的学历,不看你的背景,不看你的年龄,主要看你的能力。如果你能够胜任工作的话,不管你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都一视同仁。为了给每个员工最好的发展机会,日本本田公司从录用人员时起,就强调人的个性比什么都重要。“不许录用惟命是从的人”,在他们看来,有…  相似文献   

14.
正人与人虽然没有优劣之分,但却有很大不同。一次参加一个论坛,有位教授说了一个观点:一个人不需要每件事都做得好。其实只要一件事做得好,你就有下一次机会。我觉得很有道理。像我遇到很多做记者的同行,他们说:杨澜你多幸运,能采访那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我们都没有这个机会。而我其实是从采访一个区长开始的。所以要是区长没采访好,就不要去采访市长;市长没采访好,就不要采访部长;等部长采访好了,再想副总  相似文献   

15.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采访了上帝。“人类有什么最让你惊讶?”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他们忙着长大,然后又希望回到孩提时代。”“他们牺牲健康来挣钱,然后又用钱来恢复健康。”“他们老是想着未来,却忘记了现在,结果他们既没活在现在也没活在未来。”  相似文献   

16.
人生之思     
学群 《领导文萃》2008,(11):140-140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部分事情都超出我们的理解之外。●只有伟大的灵魂才能实现沉静,专注于自己的心灵,把想做的一直做下来。●人越来越深地陷进自造的世界中,难以自拔,也不想自拔。●大概没有人会为自己的错误真的去生自己的气,他宁愿从别人身上找出一个错处来,从而给自己一个理由,好去生别人的气。●无论你做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你都在付出你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等待时机     
正我参加工作都七八年了,至今还是个主任科员。眼看着同事一个个都上去了,我有些沉不住气。于是我找到局长。我说,局长,我想动一动位子,多做点工作。局长却说,年轻人还是脚踏实地一点好,安安心心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才是正道。我想请局长吃个饭,好在酒桌上吹吹风,可是也被局长拒绝了。我还是不死心,有一天我把一张银行卡夹在文件里给局长批阅。局长见了,问我是什么意思。我  相似文献   

18.
温源 《决策探索》2011,(19):42-43
他们相距很近,或许只是楼上楼下,时常会摩肩接踵,抬头望见;他们又相隔很远,每日各有所忙,三个人的社交半径几乎没有交集。他们如此不同,有人想着如何去投资,有人却想着如何去挣钱;他们又何其相似,都是工薪阶层的一员,“不患寡而患不均”,希冀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期待权利义务的对等,是他们对生活的一致诉求。  相似文献   

19.
散步偶遇     
年过三十,李向阳就觉得身体好像没以前好了.于是,晚饭后,他就从家里出发,沿着楼下的马路一直往东散步,走过三条马路,然后再原路走回来. 这天,天已完全黑透,在昏暗的路灯下,他走着走着,突然看到路边绿化带一个亭子的暗影里有一对男女抱在一起,而且背影看着有点眼熟.好奇心的驱使,他想走近去看清他们到底是谁.不巧的是,走近那个绿化带时,他被地上的什么东西给刮了一声,于是忍不住就"哎呀"了一声.这下,那对男女也都看到了他.他一看,傻眼了:是局长……局长身边的年轻女人,不就是财务室新来的刘梅吗?  相似文献   

20.
<正>这些天,我把抗震救灾当成是头等大事,能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给中央电视台从记者到台长很多人都发了很长很长的请战信,我对他们说,只要你们能带一个人去,就一定要把我带到灾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