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语言表现与语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出镜记者的语境包含现场报道的节目形式、出镜记者多重性的话语角色、以新闻事件为主的话题范围。契合语境要求,合理利用语言特点,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语言表现的基本要求,是现场报道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电视新闻中,出镜记者一直都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和要素,通过记者与节目主持人的连线,或者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报道,会让受众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到当时当地的现状。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尤其是在全媒体背景下,出镜记者更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去适应这个新的媒介环境。基于此,本文从出镜记者的定义和作用为切入点,进行探讨,依次分析了传统新闻制作中以及全媒体背景下出镜记者的作用和变化,从而得出结论,即出镜记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在新闻报道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采访中常常需要记者出镜,出镜记者的提问和现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作为一个电视新闻的采访记者应该具备如下的职业素养:1.要有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2.要有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3.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4.做好前期准备,提问有地放矢;5.倾听和引导,让采访双方达到互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形体传播越来越受到关注。形体语言的信息传递与有声语言的播报成为视屏传播的两大支柱。在新闻传播中形体传播对语言传播起到了补充、完成信息等作用,它是反应记者内心情感最“言简意骇“的形式,直接影响着新闻的准确报道与观众对电视新闻内容的是非判断力,同时,掌握形体语言知识也有利于记者在采访中挖掘深层次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记者从以往的拍新闻、写报道到目前的走上屏幕进行现场采访报道,是电视新闻发展的一大转折,也受到观众的极大欢迎.但是,随着短暂的新鲜感的消失,人们在肯定电视现场新闻这种形式的同时,发现了电视新闻记者在电视屏幕形象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人文精神的底蕴,缺乏必要的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电视新闻记者应该珍惜每一次现场采访报道的机会,平时炼好内功,加强文化和道德两方面的修养,注意语言表达和仪表神态的到位和完美,完善公共人格、媒体人格、个休人格的形象体现,在感性与理性、显意识与潜意识的把握上体现记者的风采,使电视新闻记者的屏幕形象更加完善,使电视现场新闻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追求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步报道,扩充单位时间内新闻的信息含量,满足观众的现场同步感和参与感,是信息时代受众的需求,也是现代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对历年荣获中国电视新闻消息类一等奖作品的分析,从现场短新闻的内涵、现场画面的视觉冲击、主题的提炼、新闻标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从中感受电视现场短新闻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实践中,一些已经发生而没有现场画面的新闻仍有一定的报道价值,因此用恰当的方法还原这些新闻的电视画面,是电视新闻人不得不面临的任务之一。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恰当地运用有声语言、画面切换、字幕,并整合其他媒体的资源,理顺电视新闻画面的逻辑关系,最大限度地再现新闻事件"过去时"的情形,从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中采用现场声报道,让新闻事件当事人说话,让群众说话,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而且可以使电视新闻摆脱单调乏味的解说配音形式,从心理上、形式上更接近现实,更贴近广大电视观众。但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因采访的对象脾气性格、文化修养、思想认识等各不相同,因此采访中,如何提问,从而使对象说话,并说真话,实话,就成了一个十分关键的课题。通常在非特殊情况下,较多采用的是直截了当的提问方式。这种采访往往是记者事先对所采访的新闻事件已有所了解,在思想上作好了准备,采访中要问几个问题、先问什么、…  相似文献   

9.
出镜记者从传播本质上讲是介于信源和信宿之间的一个第三者,其本质功能是尽可能拉近信宿与信源的距离,最理想的状态是零距离。一位优秀的出镜记者既要能够准确把握电视传播规律,又要具备很高的新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0.
一现场报道是电视报道中的一种具体样式和体裁。它要求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直接进行播报,声画同步,除剪接及字幕外,无需再进行后期制作。那种光有现场采访没有现场解说或者有现场解说但仍需后期配音的,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视作现场报道。现场报道通常由现场解脱、现场采访、现场点评三部分组成。现场解说。记者在新闻事发现场,直接向观众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它的功能主要是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概貌。现场采访。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请他们谈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中 ,新闻的消息来源主要有记者的采访和通讯社的电讯稿。新闻翻译工作者可以通过 1)消息来源的处理 ,2 )功能词的省略 ,3)语态的转换 ,4 )词类的转化 ,5)词序结构的调整等技巧完成较高质量的电讯翻译  相似文献   

12.
从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我国电视新闻正式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7 年的时间。在这57 年的时间中,中国的电视 新闻事业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画面;从只能节目录播到全程直播;从只有几个单独的电视台到现 在的电视新闻传输的全覆盖。尤其是90 年代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兴的数字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对于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却良莠不齐,所以如何吸收借鉴各行各业的优秀精华,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则是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而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中的诸多内容,都对电 视新闻节目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电视记者做了说明.对电视记者在新闻中的重要性、快速性做了论述,提出了新闻记者应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以提高电视记者在电视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中的口误与语篇信息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而调核和复杂信息结构模式是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中口误产生的主要原因。语音聚焦型口误、词语聚焦型口误和语法聚焦型口误大多出现在调核的位王上;现场记者或主持人在“前景现场新信息+链条式现场记者话语”(Fn+IS1)这类复杂信息结构模式中,常常因为新旧信息组织得不合理而造成信息结构混乱;从而导致口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浅谈时政新闻出新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政新闻 ,即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报道。其突出特点是 :题材重大 ,参与者层次高 ,场面隆重、盛大、严肃。采、拍、编人员要把握住其特点 ,抓住采访工作的各个环节 ,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特长 ,即选择好的细节 ,合理地增加长镜头的运用 ,注重同期声的录制 ,时政新闻是可以出好新闻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校校园电视台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校园电视台建设中,办好校园新闻、专题新闻、校园生活栏目以及自办频道等,节目内容是关键,同时还要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将抓好电视台专业队伍和学生记者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对批评报道经常涉及的谴责、贬斥态度呈现上,法官理解与掌握的法律尺度比编辑、记者更倾向于意见、情绪表达的理智与分寸.媒体从业者对报道"客观性"的尊重更多地采取"新闻构成要素基本真实即可"的行业标准,法官面对媒体因实际条件限制而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客观、真实时,倾向于将苛刻的客观性要求置于优先地位.对批评报道侵权纠纷中媒体败诉率相对较高的现象,法官总体倾向于将之归为媒介从业者相关认识不足及法律意识欠缺等所致.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电视新闻的结构转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闻联播》承继了党报与广播新闻的传统 ,融政治宣传与信息播报于一体 ,兼具政治价值和信息价值 ;《午间新闻》、《晚间新闻》、《体育新闻》等栏目的相继出台 ,使新闻报道视阈不断拓宽 ,信息比重日益加大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与新闻结构受到冲击 ;而《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现在播报》等栏目的涌现 ,则不仅标志着一种“用事实说话” ,以事实为主体 ,将直接的意识形态宣传转变为潜移默化心理影响的新型新闻模式的确立 ,也意味着电视新闻传播已从过去相对单向、一元的“传者本位”结构 ,转变为互动、互补的“传者 /受众本位”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发生后,大批新闻从业人员快速赶赴灾情发生的第一现场,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手机等一系列媒体手段将灾情信息真实、客观、快捷地传达给全国人民及国际社会。各类媒体在应对突发性灾难时,发挥各自特长,充分整合资源,凸显了媒体联动的优势和特点,信息发布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和全面,媒体联动的程度之高,都是历史上少见的,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电视新闻直播存在问题的理性探讨,明确提出了我国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取决于能否在消除一系列掣肘因素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新闻传播的零时差、零距离即直观同步播出的思路,并对直播选题、策划和人才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