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日趋全球化,并且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促进经济全球化因素的基础上,列举了跨国公司在全球部署生产和销售的情况,分析了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及它对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最后闸述了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根源: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国际贸易日益呈现出知识化的发展趋势,而国际贸易的知识化导致贸易壁垒的知识产权化;美国霸权趋于衰落,为了维持霸权地位,美国试图运用自身的知识产权优势打压和遏制新兴国家崛起,以延缓霸权的衰落;由于世界上大多数的知识产权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占有,因此,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一直存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开始利用知识产权作为工具实现新的垄断,维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和《远东经济画报》杂志社主办 ,上海恒泰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2 0 0 0年经济全球化论坛———资本市场及金融服务”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1月1 2— 1 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费孝通教授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 ,他认为 ,全球化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正成为全球村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马洪教授在致辞中认为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它是以国际经济区域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拓展为基础产生的。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4.
蔡天娇 《学术交流》2007,(2):125-128
跨国公司拉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东北亚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与跨国公司对接与配合。鉴于此,依靠跨国公司力量促进东北亚经济发展的路径为:依靠其雄厚资本激活并发展东北亚的资本市场,尽快实现东北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依靠其科技实力加快东北亚经济技术创新,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学习借鉴中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建立科技创新机制;依靠其先进人才管理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搞好人才深度开发;依靠其产业结构优势推动和优化东北亚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依靠其经营力量带动和促进东北亚经济向外拓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区建设正处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有极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总体上讲,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挑战大于机遇。   从国际大背景看,经济全球化 (下称全球化 )将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较长时期的“阵痛”,同时也会给社区建设带来大的困难和压力   1.从本质上认识全球化的利和弊   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全球化的本质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推动和主导的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相适应的经济关系全球化,使有利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当代全球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伴随着经济周期和长期的霸权,总的趋势是全球化由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扩展.当代全球化的趋势是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当代全球化面临着石油危机、金融投机体系和货币体系的危机、生态危机以及替代危机等问题,需要各国政府认真地处理.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世纪之交前后20年世界经济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中国开放与发展的极为有利的国际条件,尤其是作为90年代中国开放重心浦东的重要机遇。这些机遇包括: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对浦东建设高开放度经济从国际宏观环境上提供的机遇,亚太经济高速增长并走向成熟为功能性中心城市崛起和区内分工合作加深提供的机遇,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为以高新科技产业跨越提供的机遇,跨国公司的经营全球化趋势为浦东吸收新的国际投资提供的机遇。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开放以来所达到的国际化程度也为浦东开放跨上新台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跨国公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现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1993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披露:跨国公司现在增至3.7万家,附属公司达17万个.真中,1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发达国家70%的技术转让和80%的工艺研究.全世界跨国公司控制的国外直接投资额为2万亿美元,其中1/3由世界最大的100家巨型跨国公司所掌握.  相似文献   

9.
焦占广 《探求》2001,3(1):44-45,48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就是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20年.为适应这一形势,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优化、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尽快健全金融法制,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积极稳妥地开放金融市场;树立全球意识,选择优势产业,不断提高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并走规模经济之路,集中力量培养一批中国的跨国公司,使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分享全球化带来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过程中,广州怎样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而这种作用又能使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以为,重要的是采取正确的战略。 研究和借鉴日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功经验 日本在战后用了约20年时间,就成功地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经济大国。这里面有国际机遇,如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在日本的军事订货,给了日本经济以刺激。然而,这些都是外因,而且是短暂的。起经常性、根本性作用的是日本的内因,这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一般人都知道,日本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很活跃。进入1992年,日本已成为位于美国和英国之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世界第三大国。然而,这是日本实现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之后的事。在此之前,日本却是引进世界跨国公司的主要国家之一,是借助世界跨国公司的推动力发展经济的国家。 日本在引进世界跨国公司的问题上有一个认识过程。本世纪50年代,日本为振兴经济,大量举借外债,但却严格控制外国直接投资。1950年至1959年,在日本所利用的外资中,举借外债占85%,而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