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艺的“真”是“善”与“美”的基础,怎样理解这个“基础”,学术界历来争辩不休。论争的焦点是如何准确认识构成艺术真实核心的本质真实问题。有的认为,现象即本质,作家塑造出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本质就在其中了。反对者则主张: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能体现本质;只有反映了社会本质、体现了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才具有艺术的本质真实。究竟怎样理解艺术的本质真实呢?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与恩格斯一样,马克思十分注重作品的细节真实。他认为细节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本质真实必须以细节真实为前提。1879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信中谈到卡尔顿的《关于爱尔兰农民生活的特点和报道》一书时说:“卡尔顿不论在风格上或在结构上都不高明,  相似文献   

2.
左拉自然主义真实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从科学性、生物性、客观性三方面来阐释左拉的自然主义真实观的本质内涵。左拉的真实观是他倡导的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石,也是整个自然主义的理论前提。我们不能“以经立论”,更不能“断章取义”,而是要辨证地客观看待,还原其“真实”的核心实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在后现代语境中探讨了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说明了历史真实是指生活真实,而文学真实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和记载,它是通过文学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本质的真实。《女勇士》虽然偏离了传统传记文学的写作手法,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个人经历,但作为一部描写文化融通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令人信服的文学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艺术真实问题不仅是艺术本质论的理论命题,而且是艺术创作论的实践命题,作家对艺术真实问题认识的深刻与否,不仅表明了作家对艺术规律的把握程度,而且直接影响了作家所创造的文学作品品位的高低。艺术真实尽管具有相似性的特征,但更重要的在于它的虚拟性、假定性。尤其是当“自然”与作家创造的“较高意旨”发生矛盾时,作家理应违反“自然”而追求“较高意旨”,是否做到这一点,对作品的艺术品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应该做到在反映现象真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映本质的真实。这一命题是否科学?新闻报道应不应该做到本质的真实?能否做到本质的真实?这个问题,是关系到新闻报道能否避免片面性和表面性,能否真正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公正”的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加以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长时期来,人们习惯于用某一固定甚至刻板的尺度去评判艺术作品的真实或不真实,于是,常常把某些具有某种程度真实性的作品拒之于艺术真实的门外,甚而至于从政治思想上给作品宣判“死刑”。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也并未绝迹。例如,当人们用是否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来衡量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性时,就自然得出结论:鲁迅的《一件小事》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而胡适的《人力车夫》没有艺术真实。更为甚者,由于人们对什么是生活的本质的理解的灵活性,常常误把本是反映了生活本质的作品看作不  相似文献   

7.
解读电视新闻真实再现的适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再现”手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在学术界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真实再现”与新闻真实之间如何找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方面上,结合电视发展的需求,探讨建立在真实、适当的基础上的“真实再现”对新闻真实的适度解读,既能进行本质上等同于回顾式的口头解说,又可增强报道的可视性,充分发挥电视视听结合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之本质真实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本质真实论乃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政治和文学结盟的必然产物.尽管在各个历史时段有所变化,但其表现社会政治历史本质的核心内质从未遭到动摇.就文学本性和其表现能力来看,文学无力自足承担反映社会政治历史本质的重任,本质真实论不能成立.文学是以艺术(审美)形式、形象表现、精神情感三元质相结合来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充作为东汉时期卓越的思想家,他当年在《论衡》中所说的“五经六艺为文,诸子传书为文,造化著说为文,上书奏记为文,文德之操为文”(《佚文篇》)之中的“文”,都是最广义的“文”.但毫无疑问,也包括了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而一部《论衡》以真实为其理论核心,统率全篇,因此,王充关于“真实”问题的多方面的论述,自然亦涵盖着他的文学真实观.  相似文献   

10.
自由自觉的人类对“真”的探索与追求是一个永恒的不断丰富的过程,“真”的千彩纷呈阐释“人性”的淋漓尽致。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无疑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丰富的体验,执着的心灵为“艺术之真,美之真”的自觉添上了自由的翅膀,他对美与艺术所营造的想象的可能世界的强大信心充盈着“艺术之真”“美即是真”的“真”命题。本文通过了讨论济慈为何,缘何,何为来补写我们对济慈真实观的认识的空。  相似文献   

11.
关于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有一个由来已久的错误认识,即认为它是反“总体性”的。本文在详尽考察卢卡奇的“总体性”概念,以及《否定的辩证法》中的“同一性”与“非同一性”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我们不能就字面含义把阿多诺所批判的“总体性”不加转换地当作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意义上的总体性。总体性在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的语境里事实上相当于同一性。那种认为阿多诺反“总体性”的观点混淆了总体性与同一性。澄清阿多诺与总体性的真实关系,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的认识,也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本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论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在审判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在审判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法学界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 ,把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任一方面作为案件审理的惟一依据都是失之偏颇的。因为 ,客观真实是源、是本质、是决定因素 ,法律真实是流、是现象、是被决定因素 ;客观真实是法官追寻的终极目标 ,而法律真实是法官追寻终极目标的桥梁。就此而言 ,在审判实践中我们既要反对只重视法律真实的证据化倾向 ,又要反对只重视客观真实而忽视法律真实的客观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刑法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当而科学的判断标准,我们提出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质的“公职论”,探讨了“公职论”的法理根基与政治学基础,并进行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刑法学释义与分类。  相似文献   

14.
真实性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也是我们评价文艺作品首要的审美标准.关于文学的真实性问题,学术界曾进行过多次的讨论,但在真实论问题的研究中,更多的是瞩目于西方和现代,而对我国古典美学中的真实性理论,特别是对我国古典小说美学中的真实论问题则重视不够.本文试就此作一些比较探讨,以期弄清它的源流演变及其在小说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和批评仍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魏晋玄学的“言不尽意论”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在理论形态上是形而上学的。而我认为“言不尽意论”的论题正确,只不过其论证有局限性。故此,本文试作如下辩护。辩护(一) 历史问题必须由历史来评说。让我们翻开历史,重新考察“言不尽意”之本意,通过对批判者的批判进行反驳而为之辩护。先秦时期虽然提出了言意问题,但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到了魏晋时期,由于玄学的兴起,言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我国新闻界早有“现象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之说。尽管这一提法曾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歪曲利用过,被一些同志曲解过,起过消极的甚至很坏的作用。但我以为,这一提法的本来意义,是科学的,完全站得住脚的。因为,从唯物辩证法的意义上讲,任何客观事实,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作为客观事实反映形式的新闻,是应该力求既正确地反映事实的现象,也正确地反映事实的本质的。  相似文献   

17.
“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我们还不能认定是邓小平直接说出来的,我们在《邓小平文选》里查不到这句话。早些时候,新闻界或者说学术界在对邓小平作一评论和评价时,曾有人提到“猫论”和“摸论”的问题,其中“摸论”的要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当然,处在那样的气氛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现实主义真实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原则经受了时间的检验,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认真学习马克思确立的现实主义真实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改进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和作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会有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9.
“人之本质是什么?”吸引了无数先哲苦苦探寻。费尔巴哈“诸属性的人”、 舍勒的“完人”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思路。马克思“完整的人”立足实践来探讨人的生存和发展,它具有实践生存论的人学底蕴。共产主义是构建“完整的人”之最佳社会,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通道。  相似文献   

20.
《典论·论文》里提到的“四科八体”,其中的奏、议、书、论、铭、诔这六种属于应用文体。仅从这一点来看,说它是“文学专论”就不符合原著的内容实际了。曹丕《典论·论文》并非是“文学专论”,而是既包括文学创作又包括应用写作的中国古代文论。其中,“经国之大业”说、“文本同而末异”说、“文以气为主”说等三个重要观点,也同样是适用于应用写作的理论总结。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而深入地研读《典论‘论文》的原薯.我们便会发现,所谓《典论·论文》是“文学专论”云云,往往都带有以偏概全的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