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心理契约的师生关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华飞 《职业时空》2009,5(9):137-138
契约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相比外显的书面契约而言,心理契约虽具有隐含性、主观性、非正式性的特点,但能够影响契约双方的态度和行为,成为维系彼此的心理纽带。在心理契约框架内建构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关系重构的目标所在,而从师生心理契约的违背到心理契约的满足则是师生关系从异化走向和谐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仲林 《职业》2010,(23)
心理契约的内容是主观的,它反映了参与管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双方对义务、责任和期待的主观理解,作为一种主观契约形式,其内容可能涉及正式书面合同所规定的那些契约条款,但更多的是非正式的、书面合同没有涉及的方面.心理契约理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主要用心理契约理论分析技师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栾婉娜 《职业时空》2009,5(8):21-22
在高校组织内部,学校和教师之间存在两个方面的心理契约,即教师对学校的心理契约和学校对教师的心理契约。如何针对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特点制定高校管理政策,对于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自主性、能动性,进而提高高校组织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红 《职业时空》2005,(8):8-10
雇员援助计划外包(EAPO)的产生和发展雇员援助计划(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简称EAP)是通过给雇员提供生理、心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维护和增进雇员身心健康,帮助雇员协调关系和处理危机事件,促进雇员个体发展,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雇员援助计划外包(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Outsourcing,简称EAPO)是策略地利用外界资源,将企业中与雇员援助计划  相似文献   

5.
心理契约及其特点心理契约管理就是引导组织和员工之间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与认知达到一种平衡和吻合或者比较平衡和吻合状态,从而形成合理心理契约的过程。心理契约有如下特点,一是主观性,心理契约的内容是组织代理人和员工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与认知,或者说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相互责任这一事实本身。心理契约可能与雇佣契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心理契约的概念和作用,从注重招聘考核、组建管理团队、完善培训体系、进行差别化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学生工作重视度等方面,探讨了心理契约在高等院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Argyris (1960)、Levinson et al(1962)、 Schein(1965)等人最早提出心理 契约这个概念。心理契约是作为 构成员工与组织间交换关系和相 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也就是 说,心理契约就是员工和组织之 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例如员工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学校心理契约的内涵及特点,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学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管理策略:将心理契约管理纳入教师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心理契约对于大学青年教师来说,不仅仅指签订的书面契约,还主要指教师内心深处对学校所抱有的隐性的并不断变化的期望。教师对学校期望是否得到满足严重影响到教师日常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此高校应重视青年教师心理契约,做好相关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业经理人与民营企业间的心理契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其内部管理上的滞后明显制约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其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难以有效地对职业经理人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即使能够引进职业经理人,也难以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本文主要是从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的角度对民营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心理契约的内涵心理契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Argyris、Levinson和Schein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心理契约是组织成员与组织间交换关系和相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更具体来讲,心理契约是组织与组…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仅依靠制度管理是不够的,更需要心理契约模式的运用。本文借助对心理契约模式的相关介绍,说明运用心理契约模式必要性,提出改善高校学生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员工群体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表现出的频繁跳槽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新生代员工不同维度的心理契约破裂、组织认同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规范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显著正向影响其离职倾向;规范型、人际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均显著负向影响其组织认同;组织认同在规范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肖丽娜  陈艳 《职业》2011,(2):27-28
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与经济契约不同,心理契约是指存在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隐性的契约,契约的核心内容为双方隐含的期待与非正式的责任。2010年暑期,笔者偕同管理学院几名学生深入到陕西  相似文献   

14.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从心理契约的角度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特点,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郭养红 《现代妇女》2014,(2):151-155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及其对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L公司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的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均由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三个维度组成,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及其各维度对职业倦怠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咨询形式。由于其积极的效果和独特之处,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领域适用且有效。为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在大一新生中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人们之间进行合作的基本准则。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主要是采取契约的形式,契约是在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之间基于平等协商而自愿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英国法律史学家亨利·梅因认为,契约是附加着——个“债”的合约或协议,“债”是“应负担履行义务的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区的500余份高校教师样本的实证研究分析,以SEM结构建模的方法对不同维度心理契约破裂(交易型、关系型、平衡型)和高校教师EVLN行为(退出、发声、忠诚、忽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除交易型心理契约破裂对高校教师退出、发声、忽略三种行为有影响外,多数维度的心理契约破裂均对高校教师EVLN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高校去行政化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定量化依据,对于准确把握高校去行政化的方向,更加科学、有效地落实去行政化,推动"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它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即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因为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预望。  相似文献   

20.
刘昕 《职业》2003,(9):24-25
双重契约维系双方关系员工的解雇和离职几乎是所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尽管从表面上来看,解雇和离职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但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它意味着一种合作与互惠关系的终结。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雇用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更明确地说,是一种经济契约关系,或者一种互惠交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观点认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雇用关系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契约关系,它同时还是一种心理契约关系。这种心理契约是企业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以及企业和员工之间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通过相互了解和试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