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把“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动力机制,通过一定的社会作用系统,推动人口发展的各个环节不停地运转,从而使全社会的人口处于一定的运动状态之中”称作人口运行。人口运行的结果是人口变动。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社会动力机制及其作用系统不同,人口的运动状态也不相同,当然人口变动也就不同。人们对人口变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曾大量探讨过人口变动的各种原因。但较少把人口运行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来加以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事实上,人口运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它包括运行机制、运作系统、运行状态等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与人口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与人口控制董之鹰研究社会发展与人口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发展中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在社会整体运行中,发展与人口控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像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人口的增长,与有限的自然资源及发展中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环境等社会...  相似文献   

3.
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江苏省“人口与经济”关系研究课题组执笔虞沈冠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综观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大都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人口对经济的作用,二是经济对人口的作用,三是把人口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内的...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人口与经济》2013,(1):113
首都人口与环境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童玉芬等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内人口规模第二的特大城市,近年来人口的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引起了国家政府和学术界乃至大众的高度关注。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北京市人口与环境资源领域里的系统研究的一个总结和整理。以北京市的人口与环境资源关系为主线,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首都北京的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人口迁移是影响人口分布及其结构的基本因素之一,对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经济和人口与环境的协同机制有最敏感的反馈效应。因此,必须把人口迁移因子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内生变量进行综合研究。本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将人口迁移与迁出地和迁入地联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问题既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从本期开始,本刊知识长廊栏目将以系列短篇的形式简要介绍有关社会保障的基本知识、发展现状和趋势,希望能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形成共识,但目前这种认识更多的还停留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保障和促进企业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的层面上,而对干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人口问题的关系还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从人口学角度分析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的后果及困扰和阻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因素,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人口问题的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对于人日问近的影响社会保障对干人口的影响极其重大,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浙江人口发展为例 ,对我国稳定低生育水平中的五大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要处理好生育水平“稳”与“降”的关系。二、要处理好生育政策“稳”与“放”、“调”的关系。三、部分区域要处理好人口变动“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的关系 ,避免人口自然增长的控制成果被机械增长的人口浪潮所淹没。四、要处理好人口控制机制“社会控制”与“家庭控制”的关系 ,要变社会外部制约机制的有效控制为家庭内部运行机制的有效控制。五、要处理好老年福利“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口变化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变化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刘贵平一、人口变化与养老保险关系的基本框架讨论人口与养老保险的关系时,必须将其放在人口、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三个子系统之间关系的背景下来考虑。我们用图1来表示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退休制度,人口的三大变量:出生率、死亡率和人...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口现代化几个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概念的界定出发,探讨了人口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及其所导致的结果,阐述了它与社会现代化、尤其是与经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构造了一个度量人口现代化发展状况及其程度的综合指标──人口现代化指数,指出人口现代化由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所组成,并给出了其划分标准。作为应用,本文对中国人口现代化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深刻揭示了中国在人口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户籍制度改革的人口管理工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人口行政管理制度。一方面,户籍制度通过其管理主体公安部门的管理活动直接服务于人口公共安全管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户籍制度通过其基础性业务--人口基本信息的采集、确认和提供,成为其他社会管理,如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以及所有与人的活动相联系的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基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与户籍制度挂钩的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管理制度,由于户籍制度基础的严密性和有效性,而在各自领域产生了显著管理效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人口转变、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的社会分层及人口社会关系等方面,分析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人口,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趋复杂.必须对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应该把解决中国人口社会问题及统筹协调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作为人口发展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一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3.
名词解释     
人口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又称“生态人口”学。研究人口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生态变化的一门学科。将人口作为生物种群,考察人口与环境(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确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创造的环境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生存条件)对人口发展过程的影响及其内在规律性,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与人的健康水平以及一系列人口质量特征的制约关系。人口、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不仅将率先进入老年型社会,而且是中国老年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制定和实施适合于农村发展变化趋势及其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养老制度和措施,对建立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一、主要人口问题的转折点全国解放后,由于社会安定团结,经济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渐改善,人口再生产迅速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快车道。长期以来,以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为基本内容的主要人口问题再度突出出来。从70年代未开始,在城乡广泛推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到了80年…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应转向社会保障供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是我国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作为控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的一项举措 ,实践证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是行之有效的。本文拟从其基本理念与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发展需求比较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诸方面展开论述 ,说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重点应转向社会保障供给的必要性、可行性 ,并提出改进计划生育投入与产出分配方式 ,以建设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王俊祥同志在来稿中认为,残疾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残疾人口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根本任务是揭示残疾人口的特殊性质、发展规律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为一个特殊的人口群体,残疾人口有自身的特点:(1)  相似文献   

17.
名词解释     
人口生态学(Population ccology)又称“生态人口学。”研究人口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生态变化的一门学科。将人口作为生物种群,考察人口与环境(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确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创造的环境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生存条件)对人口发展过程的影响及其内在规律,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与人的健康水平以及一系列人口质量特征的制约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运用人口生态知识研究人口变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各种发展在符合生态条件下进行,对于提高人口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合理使  相似文献   

18.
发展的地理波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中国人口与发展大系统在总体上可以分为几大地理波波及区.它反映了发展的时空梯次.本文以中国地区发展的时空梯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提出人口与发展的地理波问题,分析人口与发展大系统及其下级系统各种地理波现象及其规律性,并尝试将其用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19.
试论计划生育工作的服务功能与造血功能的关系唐桂华多年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被面对的社会现实所困挠,即人口基数大,年龄构成轻,农村人口多的现实;农村生产力还不发达,农民老有所养等社会保障问题还没有解决的现实;以家庭为单位,联产承包生产方式的现实;”父母...  相似文献   

20.
传统人口理论认为,人口城市化是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必然过程,在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下此过程已不可逆转,但其反作用力也同时存在,并形成多种梗阻因素。为挖掘这些因素,本文从社会保障均衡发展的角度展开研究:首先基于AHP多层次评价模型构建了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评价体系,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发现省区社会保障水平总指数存在显著正空间自相关,在地理分布上表现为集聚格局;然后应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保障均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空间误差模型(SEM)估计效果更好,政府供给是主要影响因素,空间溢出效应为显著促进因素,同时佐证了空间计量分析的必要性;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社会保障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