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希腊哲学中.早期哲学家由于尚未找到一个准确的哲学范畴来概括地表述“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发展”的涵意,就借用了拟人化的命运范畴。阿那克西曼德说:“万物由之产生的东西.万物又消灭而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赫拉克利特说:“命运就是必然性。”他们讲的命运.实质上就是客观世界的因果必然规律。当斯多亚学派用命运这个范畴既表述世界的客观必然联系和发展.又表述人类生活中深不可测的必然趋向.并加以神学预定论的保证时,后来的哲学家就不免对该学派的命运观作出神秘主义和宿命主义的判断了。国内多数欧洲哲学史教科书都认为斯多亚学派的思想是没落奴隶主阶级颓废意识的反映。它的命运观,就是奴隶主哲学家对于本阶级所处的江河日下的消亡趋向的无可奈何的心理表现。人们还举出晚期斯多亚学派的三个代表作为证明。马可·奥勒留是罗马帝国的皇帝,出于欺骗人民和维护统治的需要.顺理成章地主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晚期斯多亚学派三杰:塞涅卡、爱比克泰德和奥勒留伦理哲学的讨论,指出晚期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哲学表现出直面人生而疏于作形而上的玄思的特征,并将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原则更进一步趋近宗教的神的观念,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上亦呈现出宗教气息。  相似文献   

3.
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是西方伦理学史上两个重要的学派。尽管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各自宣称"有德即幸福"和"快乐即幸福",但是二者都主张人的真正的快乐或者说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心灵的宁静、无纷扰。这两个学派都是对小苏格拉底哲学的发展,同时也对后来的西方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伊壁鸠鲁学派影响了功利主义,斯多亚学派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禁欲主义。  相似文献   

4.
<正> 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研究的过程中,不少人提出要建立“应用哲学”。在什么是“应用哲学”的问题上,目前论者还有不同的看法。一种主张认为“应用哲学”是关于哲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研究的规律的科学;一种主张认为“应用哲学”就是“部门哲学”,诸如自然哲学、社会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领导哲学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这两种主张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5.
西方古代美学始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把对美学的思考纳入到对伦理社会哲学的整体思考中,目的是建立一个理想的城邦国家,成为西方政治美学之滥觞。数的关系的和谐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的核心思想。他们通过探讨宇宙的和谐本质,以及具体事物和艺术的和谐,进而提出了建立一个秩序与和谐的城邦国家的政治理想。这一理想实现的前提是城邦的公民成为品德高尚的伦理主体,彼此之间依循伦理道德原则而发生社会关系,因此,其政治美学具有主体间性的属性。为了将城邦的公民塑造成品德高尚的伦理主体,他们采取了修行和教育来净化人的身体和灵魂,以实现他们建构秩序与和谐的理想城邦国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生涯密切相关,他终生都关心什么是正义城邦的问题.为了建立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城邦,他提出了“哲学王”的主张.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这个世界的王,否则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将没有尽头.下面将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浅显的谈一谈对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王国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美国冷战史学研究中的“修正学派”与“后修正学派”在方法论上都是现实主义学派,在关注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修正学派更重视“由内而外”的研究方法,有单向性和内向性的弊端。后修正学派则滑向了“外部决定论”,其冷战史具有否认冷战的特殊性、物质本体论、大国本体论等特征,亦即在方法论上具有物质范畴与观念范畴的截然两分、美苏冷战政治与国际政治的截然两分、国内与国际的截然两分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培根的“新工具”以“假象学说”为前提,主张一种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对大量的事实进行合理的归纳,以此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但是,培根在科学领域的失败说明他的自然哲学原则及他制定的科学发现的方法有欠缺之处,主要是由于对经验的过分执着导致对知识的客观性有一种近乎苛刻的追求,从而忽视了对人的认识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康德在1784—1785年秋季学期的《伦理学讲义——科林斯》中对古希腊伦理学做出了系统的论述。他指出古希腊伦理学关注的问题是至善的问题,并且对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做出批判性解读。犬儒学派夸大了人的自然本性与至善的联系,忽视了至善的艺术性。康德赞同伊壁鸠鲁和斯多亚学派把至善看作艺术性的,但是不赞同它们把幸福和德性看作是同质的,从而片面地理解至善。康德对斯多亚学派有诸多论述,称赞它保持德性的纯粹性,但由于其缺乏意志自由的概念,导致德性缺乏现实性。这些解读有利于理解康德同时期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结合其他文本,可以看出,康德的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尤其德性概念继承了斯多亚学派。但是康德把自由意志的概念加入进来,摆脱了斯多亚学派德性概念的现世性,使得伦理学具有了超越的维度。  相似文献   

10.
亚历山大不仅打破了西方和东方的藩篱,而且使哲人们的内心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腊城邦的沦陷,使希腊人感到对城邦的衰颓无能为力,追求理想国的希望彻底破灭,转而超然事外,在混乱现实中,寻求个人的快乐、德行、精神安宁.伊壁鸠鲁派、怀疑派、斯多亚学派三足鼎立,互不相让,但共同体现了晚希腊"个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1.
柏格森,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开创了生命哲学的先河,从此,生命冲动的激流在整个欧洲漫延开来。他独特的智慧和思想以法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文风表现出来,使人充分领略到法国浪漫主义的情怀。就其实质来看,柏格森生命冲动哲学的最终结论遵循的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实质是"天道"与"人道"一致,即将宇宙的存在原理、运行规则与人的存在、道德规范视为一致。道家的天观与儒家不同。儒家的天人关系论是由天道推衍人事,借托天道作为人间秩序的依据;道家通过自然或天了解人,并且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中国哲学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老子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与其道论密切相关。老子思想涉及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和政治学,“道”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在老子那里,“道”具有宇宙发生论和本体形而上学的意义,既是万物发生之始源,又是万物存在之根据,还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以及社会人生的法则和准绳。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天地万物因而也以自然为本性,社会治理、政治方略和人生行为、道德修养同样以自然为宗旨。在生死问题上,老子强调顺应自然之道,其“贵身”论主张安命自足、柔弱居下以得享天年,反对刻意强为和纵欲争利。老子的生死观追求的是效法天长地久之道,生死任其自然,从而做到“死而不亡者寿”。  相似文献   

14.
道家人生理想的最高追求是适性,适性的指导思想在于合乎自然,适性的基本原则是不屈己适人,亦不屈人适己.当人与物都能各适其性的理想社会不复存在后,道家只好以隐逸的方式来追求适性理想.中国道家的"适性"观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异化"观惊人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斯多葛学派和儒家思想的不同影响了东西方各自文明发展的轨迹.斯多葛学派起源于理性的自然法思想,从人本的精神出发,讲求精神自由与平等主义,提倡法制与分权制衡.儒家倡导“君权神授”,提倡人治,用纲常教义、大一统观念进行束缚,确立等级观念,产生君主专制的政体.  相似文献   

16.
命与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的重要问题。先秦诸子对命都非常关注,庄子亦然。而关于生死问题,则尤为庄子所重视,因为它是庄子人生哲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庄子对命与生死均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守个体精神的自由、自在与心性的宁静和淡泊,庄子把精神的自由、自在与心性的宁静和淡泊看得比其他一切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不仅需要自然科学证明 ,而且需要哲学证明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此 ,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的哲学证明  相似文献   

18.
术数是《周易》的一大分支。而术数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以追求预知社会、人生、事物的未知状态为其永恒的目标,预测、推断人事吉凶和国运兴衰,解说各种奇异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并杂有封建迷信的预测学。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中,术数学或隐或显地影响着历代哲学家的思维,哲学史的演进始终和术数学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术数所蕴含的天、地、人和谐的关系原理,自然、社会、精神的规律性原理,人具有直觉、灵感等意识的意义等哲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哲学"自五四之际创建以来,虽力图重建中国人的意义世界,但由于它采取了以西方哲学解释古典义理学的方法,使之在逻辑上不可能并在事实上也一直没有成为中国人的思想源而参与生活建构.古典义理学是传统生活的思想源,哲学是现代生活的思想源.但是,无论民间生活还是国家政治生活都不以"中国哲学"为思想源,因为人们并不能从中获得生活意义,而"中国哲学"因此陷入意义困境.  相似文献   

20.
自然科学工作者正确地认识哲学和运用哲学中原则进行思维 ,学会正确运用哲学 ,运用逻辑进行思维 ,需要认真研究哲学思想。懂得了哲学思想 ,掌握了逻辑思维 ,才能更好、更有效的进行自然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