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儒家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主要内容,在儒家思想中均有所见。“仁爱至诚”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的特征,“礼乐并重”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的社会”的特征,“中和处事”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的特征,“顺乎自然”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的特征。儒家思想适用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可为今所用,为和谐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一个在中西文化中都曾有所体现的社会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和实现的可能。这种新型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等多种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看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是对其唯物史观的高度浓缩。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体。站在这个理论视角上,我们能探索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如下的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呈现出周期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关系生产和社会生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关系生产同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和精神生产一样,是社会生产客观地存在着的一个方面,并与其他三种社会生产辩证相联;任何一个社会的生产,都是一个基于物质生产而由社会关系生产直接决定的社会生产系统.其中,人口生产是根本,物质生产是基础,精神生产是引导,社会关系生产是命脉.只有坚持"四种生产辩证统一"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一个社会的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权法律保护的理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样态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权状况是一个国家人权保障水准的标尺。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保障权从社会公平的角度,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文明和人道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宪政国家与专制国家相区别的一个标志,是民本主义的反映。应然逻辑从平等生存权、人的尊严、平等发展权等三个维度要求国家社会必须保护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权,实然逻辑要求国家社会建构以宪法为核心、立法为基础和司法为手段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权网络化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论述学历、学历社会及学习社会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学历社会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学习社会是一个未来社会形态的概念。要实现对现有社会形态的超越,使当下的社会成为一个学习形态的社会,在观念层面上,更新思想,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在实践层面上,立足现实,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从而促使学历社会向学习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社会思潮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社会意识中,社会思潮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在意识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社会思潮包含着社会心理、思想体系和思想运动三个要素,这就构成了社会思潮发展的方向。社会思潮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其产生是各种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社会思潮都有一个从产生、发展到高潮再到消亡的过程。把握这一理论对于研究现实社会中的具体思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技术在技术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技术"是技术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是社会科学发生作用的中间环节;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技术是技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正类型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社会,就社会管理行为总和来说,遵循制度的管理行为必定多于背离制度的管理行为。因此,如果一个社会的制度是公正的,那么,就该社会多数的管理行为来说,就是公正的,该社会就是一个公正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的制度是不公正的,那么,就该社会多数的管理行为来说,就是不公正的,该社会就是一个不公正的社会。这样一来,制度公正便在社会公正中具有决定意义,是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公正。于是,公正,根本讲来,主要是社会公正、管理公正而不是个人公正;说到底,主要是制度公正而不是管理公正:公正,最终讲来,主要是衡量制度善恶的道德原则,主要是制度的美德而不是人的美德。  相似文献   

10.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21世纪将形成一个与当代工业社会具有不同特征的现代网络社会.现代网络社会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问题与矛盾的真实社会.它同当代工业社会一样,需要道德建设的支撑.网络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