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和济慈的自然诗都体现着诗人对于自然的认知。两者的自然观各具特色又有一定的可比性,都把对生活和人生的感受转变为诗歌,融情于自然,在所描绘的诗歌里创造着各自的禅意自然和本真自然世界,表达他们愿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愿。  相似文献   

2.
王萍 《北方论丛》2006,(5):49-52
“美即真,真即美”。约翰.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咏叹的这句诗一向是批评话语的常青树。关于“真”与“美”问题的思索不仅表达了济慈的艺术观,更体现了济慈的哲学倾向与美学思想。济慈之“真”是一个记号性的语言,它的意义指向情感层面,而且有唯心主义色彩。“美”对济慈来说意味着欢乐。“美”的最本质特点是“强劲”。“美”与“真”形影相随,共同在济慈的作品中展现诗性智慧。济慈对于“真”和“美”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由直觉向理性的过渡,这标志济慈智慧的成熟。叩问济慈之“真”与“美”的涵义并探索“真”与“美”的认知之旅是我们理解济慈诗歌艺术的前奏,也是对济慈的审美心态的必要观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外生态学理论的思想渊源的挖掘及对文学生态学批评理论的阐释,试图从生态学角度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大师济慈的《秋颂》的创作和内涵进行分析解读,揭示出《秋颂》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及诗人笔下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4.
在中英诗歌史上,济慈与陆机都是颇有争议而又影响巨大的诗人。前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后者则在中国古代享有“嗣魏开宋”的诗史地位。总体看来二位诗人在对偶或英雄偶句诗体的运用、通感意象的运用、秀句警策的运用和对后世诗学的推动方面,有着严密的相似性。对二者诗歌艺术的合论,不仅可以体味到“东海西海天下攸同”的创作理念,更为中英诗学的研读提供新的方法和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中英诗歌史上,济慈与陆机都是颇有争议而又影响巨大的诗人。前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后者则在中国古代享有"嗣魏开宋"的诗史地位。总体看来二位诗人在对偶或英雄偶句诗体的运用、通感意象的运用、秀句警策的运用和对后世诗学的推动方面,有着严密的相似性。对二者诗歌艺术的合论,不仅可以体味到"东海西海天下攸同"的创作理念,更为中英诗学的研读提供新的方法和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济慈一生不曾离开欧洲,但他的诗歌中却有着鲜明的埃及文化的痕迹。他笔下的埃及文化再现了当时对外征伐和考古发现的文学或艺术,又是基于想象将前者与自己一直沉浸其中的希腊文化融合的产物。从英国展出的艺术品与《海披里安》和《海披里安的覆亡》之间的形象联系来考察济慈对埃及文化的消费与建构。  相似文献   

7.
意境:艺术语言中的意象关系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霞 《学术探索》2004,(2):115-117
作者认为,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意境是艺术语言的文本形式。若干个有内在联系的意象组合,形成一定的意象关系场,即为意境。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通常呈现为平面组合关系和立体组合关系。在平面组合关系中,包括同一关系、对立关系、主从关系、递加关系;在立体组合关系中,包括串联关系、跳跃关系、相溶关系。  相似文献   

8.
徐玉凤 《天府新论》2016,(3):152-156
生态诗学给诗歌传统研究以新的启示,为诗歌研究注入了活力。约翰·济慈的生态诗学观强调自然是一个活力生态系统,而人是整个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一样遵循时间节律繁衍生息。大自然可以给予人类以心灵的呵护与慰藉。济慈的诗歌体现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中充满了对生态和谐的向往和渴求。济慈生态诗学观的形成有其自身原因,也有时代原因,其生态诗学观对现时代仍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申欣欣 《理论界》2010,(10):139-140
李金发在中国现代艺术和新诗创作方面,都是开风气之先式的人物。他是中国在国外学习雕刻艺术并进行艺术实践的第一人,是把西方的象征主义诗歌引入到中国的第一人,同时又是进行象征主义新诗创作的第一人,在现代文学和艺术领域都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位置。在他独特的诗歌世界中,其意象的呈现颇具特点,从意象的角度对其诗歌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英国19 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作优美动人,闪烁着美和真的光辉,这与诗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美学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对散见于济慈书信及其诗作的美学思想作一归纳剖析,以便人们对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相似文献   

11.
宋词中有一些雪意象与渔钓意象的组合,构成了宋词中优美而富有韵味的“雪钓”意境。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达的集、分解成分和组合方式三个表达层次,其社会意义依赖于它们的组合方式。非语言符号传达的信息,因存在于不同的文化框架之内而使其成为有别于其他的独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与文学艺术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具有相生相长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美,并且两者互为灵感源泉,互相深化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美作为非对象化的、非实体的虚化的物,即作为精神的纯粹的创造物,只能意象性地被感知.而要对美之意象的这个纯粹的创造物加以感知,就必须放弃将美作对象化感知的方式.不论是从听觉还是从视觉来把握美的特性或个别表现性,都必然要诉之于想象,即对美之生成显现的非对象化的意象加以构形.  相似文献   

15.
中西思维方式之大别,来源于说理方式之不同。中国人以事说理,西方人以理(概念)说理。前者的理论形态是纲目体系,后者的理论形态是逻辑体系。在文论、诗学、美学领域内进行中西比较研究,其首要者,是弄清中西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否则,一切都会乱了套。  相似文献   

16.
诗意空间灵动中的审美蕴藉——再说诗歌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诗歌意象的研究源远流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多是注重在“作者——作品”的封闭模式中完成对诗歌的鉴赏和对作者的研究。然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诗歌在“意”与“象”中实现诗境的同构;意象的多重审美蕴藉开拓着读者的想象空间;意象的图式化框架又生成待读者具化的召唤结构。三者的共同作用,使诗歌文本成为敞开的自在体,为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应答与阐释创造了条件。从这个角度分析,将会为诗歌意象的研究和鉴赏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朱志荣  许醴 《学术界》2007,(5):300-301
陈育德教授的《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耗费十余年的心血,对艺术通感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以"心统五觉,六根互用"为基点,认为"艺术是向人的全部感觉开放的",突破了将通感界定为五官感觉之间的挪移和沟通的流行看法,并将之区分为"感觉挪移"、"表象叠加"、"意象互通"三种类型,对通感进行了心理结构分析.书中立足于中国传统的通感思想资源和艺术实践,在中西融通、综合比较中建构了中国特色的艺术通感理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皮影艺术的产生和它的造型理念、造型特点的阐释,从各种造型方式中探求中国皮影艺术意象造物的思维逻辑,可以在具象和抽象的造型方法上体会民间艺人的心灵感悟和意象造物所达到造型上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9.
王焕然 《中州学刊》2004,(5):103-105
宋人小品画画幅虽小,却能小中见大.画家寄情于景,将自己的主观精神和情感融于自然之中,使画面充满了诗意.画家在现实主义美学观的影响下,在审美上追求妙得其真的自然美,追求自然生命的气韵,并把这种生命意识贯注到作品中.他们把对象作为传达自己情感的媒介,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景象的交融渗透,成为他们绘画的主要特征.画家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无论闲花野草、鸟虫蜻蜓、自然山水,都精心刻画,各种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宋人小品画既是宋代绘画的缩影,也是宋代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刘芳 《江汉论坛》2012,(7):142-144
建构诗歌意象语言的思维机制是隐喻式的。隐喻思维遵循万物互渗律,是以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的。诗人在建构诗歌意象语言时所进行的直觉联想或超常想象是建构相似性的重要思维运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