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永之 《民族学刊》2023,14(2):128-135, 164
西藏历史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高超技术,而且还有着独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人与自然之美是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追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是西藏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而依山临水则是西藏城市人居环境顺应自然的价值追求和灵活运用。西藏是一个宗教文化盛行的地区,特别是藏传佛教在元以后渗入西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西藏重要城市和寺庙建筑具有非常特别的神圣和庄严之美。西藏的自然景观奇特壮丽,天地之美形成了藏族人居环境的色彩之美和对人居环境美化的特殊追求。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多元交流与融合共同塑造出了藏族对人居环境的审美观念,这对当今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极为宝贵的启示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西藏佛塔的起源及其结构和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历史、文化和建筑学的角度 ,对西藏佛塔的起源、历史、结构、类型、特点、功能、用途、内涵、意义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旅游价值、文物价值和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等作了较为详细客观的考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邓锐龄 《中国藏学》2005,5(2):18-25
<西藏志>是清早期一份关于西藏史地民俗的全面记录,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向为学术界所公认.本文在介绍<西藏志>抄本、成书时间、文献价值之基础上,推定为此书乃驻藏大臣衙门内某一名(或数名)官员所编,并就其与<西藏记>、<西藏考>、<西宁府新志>、<西藏见闻录>之异同详加分析.  相似文献   

4.
杨嘉铭先生所著的<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一书,是关于西藏建筑文化的学术专著.该书第一次对藏族建筑作了明确的历史分期,并论述了藏族建筑的形制、建筑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使藏族建筑文化真正成为藏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本书的突出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大译师仁钦桑布是西藏佛教后弘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根据文献记载,大译师创建有众多寺院和佛塔.为了印证文献中记载的仁钦桑布时期大量佛教建筑的创建,2007年,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再次组队,对西藏古代古格政权统治的腹心地区阿里札达县进行了考察,新发现了有可能属于11世纪仁钦桑布时期的早期佛教遗存,这对于研究西藏西部佛教后弘期初期的佛教及其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辰 《中国民族》2023,(4):76-77
<正>著名寺院桑耶寺建成已有1000余年,是西藏历史最悠久的重要佛教活动中心,也是保存至今的吐蕃时期最宏伟、最壮丽的建筑。作为西藏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宝库,桑耶寺珍藏着吐蕃政权以来西藏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等诸方面的遗产,集西藏古代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之大成,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桑耶寺位于西藏山南市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桑耶镇,始建于公元8世纪中叶。桑耶,藏语意为“无边”“存想”。在此之前,西藏的佛寺主要用于供奉佛像、镇妖伏魔,并没有自己的僧团组织,  相似文献   

7.
李国栋  张建伟 《西藏研究》2023,(1):120-126+159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受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高产为基本理念的现代农业体系与传统可持续农业体系之间形成基本矛盾,传统农业耕种技术、生产经验和农业智慧面临消失的困境,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业文化的记忆留存,保护和传承好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目前,西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需要从保护体系建设、内生价值提升和历史传承发展等角度推动西藏农业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让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西藏亚东至江孜一线曾成为英国的半租借地,随之强势楔入的驿站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深受英国等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文章即以亚东县域内仅存的两幢驿站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法从建筑的角度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重新审视其在亚东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老西藏精神"作为西藏军民团结奋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精神指引和动力,从其历史发展来看,它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充分融合了时代精神,与时俱进。作为先进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功能是实现西藏与全国一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文章阐述了"老西藏精神"的发展性和时代性及其之间关系,并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保障民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几个方面对"老西藏精神"的时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挖掘。  相似文献   

10.
昌都地区的历史是西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演进过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刻理解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昌都地区遗存的珍贵文物和藏汉档案文献为主线,分别从昌都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因素,以及昌都历史人物的特殊作用等方面,重点探讨了昌都地区在推进西藏归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揭示出西藏归入中国版图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冯智 《西藏研究》2007,(1):75-80
文章依据对西藏寺院文物调查的基本材料,结合藏学研究经验,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寺院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渠道,提出了走法制化和发挥学术与科技手段保护寺院文物之路等独特观点。并从西藏寺院文物及其研究价值、西藏寺院文物保护工作现状、藏学研究为寺院文物保护工作服务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藏学研究与寺院文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其在寺院文物保护工作中所应有的特殊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上五大宗教的财产制度大致可分为四类:藏传佛教寺院(包括苯教等各类寺院);汉传佛教寺院(包括道教寺院);基督教教堂(包括天主教);伊斯兰教寺院(包括拱北)。各宗教组织的财产权状况虽各有其特点,但总地看来分两种情形,即僧侣个人私有财产权和寺院公有财产权并存,以寺院公有财产权为主。寺院不仅拥有大量动产,同时拥有大量不动产,成为封建社会财产所有权的重要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度民寺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度民寺是西夏京畿的一所皇家寺院 ,今天宁夏银川市郊的高台寺遗址可能和它有关。在西夏仁宗执政的乾年间 ,这所寺院中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兼习 ,党项国师与吐蕃国师并存 ,可以视为 12世纪末期西夏佛教状况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周晶  李天 《西藏研究》2008,(4):71-79
宗堡建筑是西藏官式建筑的重要形式,专指西藏地方政府宗(县)一级政府机关所在地,属于藏式宫殿建筑类型.西藏宗堡建筑起源很早,是宫殿、寺院,以及防御堡垒的综合体.宗堡建筑在属于藏传佛教文化圈的喜马拉雅地区,如拉达克、不丹等地也有分布,但在建筑风格上带有一定的本地化特征.文章试图通过对喜马拉雅地区藏式宗堡建筑艺术特点的分析,从建筑艺术角度说明藏传佛教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不仅对喜马拉雅地区政治以及社会制度有很大影响,对该区域的建筑类型也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浅谈《格萨尔》藏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萨尔>藏戏是藏族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藏戏的形式演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格萨尔>故事.<格萨尔>藏戏一般分为寺院藏戏(俗称"羌姆")和舞台藏戏两大流派.据我们实地调研,<格萨尔>寺院藏戏发源于四川竹庆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而<格萨尔>舞台藏戏则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将<格萨尔>故事首次以戏剧形式搬上舞台的是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业余藏戏团.<格萨尔>藏戏艺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史诗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6.
藏传天文历算学是世界重要天文历算传统之一。藏传天文历算自17世纪后的重要传承机构有寺院系统的丁科尔扎仓(dus’khor grwa tshang时轮学院)②和噶厦官办机构曼孜康(sman rtsiskhang,医算院)等,其中安多地区,自18世纪初伊始由格鲁派诸大寺先后建立了诸多丁科尔扎仓,而拉卜楞大寺丁科尔扎仓是整个藏蒙地区延续至今教习制度完备、典籍收藏丰富、人才辈出的最重要的传承机构之一。本文以文献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系统考察和梳理了拉卜楞寺丁科尔扎仓为主的该地的藏传天文历算学的传承历史、研习制度、修习内容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17.
藏文古籍文献是藏学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看 ,藏文古籍文献 ,包括吐蕃早期文献、吐蕃以后的佛教典籍和藏文历史档案。藏文古籍文献作为藏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藏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有责任系统地介绍藏文古籍文献的概况及整理、出版和研究动态 ,是藏文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藏文历史档案的收集保管、整理编目、翻译研究、编辑出版和交流利用等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了概要的回顾和介绍。同时指出因各种原因,藏文历史档案仍存在被人为割裂分散、抢救速度缓慢等问题。作为西藏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文历史档案,其年代久远、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信息多样和载体材料的特殊珍贵,其价值远非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所能局限。因此,文章认为藏文历史档案的保护和抢救,与全社会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息息相关,理应引起社会各方面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西藏历史上各个时期双语发展的轨迹,认为西藏双语的发展是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西藏社会谋求强盛、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西藏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民族地区,藏民族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并在西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西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使西藏传统文化为西藏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当今藏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文章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