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徐霞客游记》的旅游文化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化融合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与当地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不断吸收、融合的过程,世界旅游大潮中,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势不可当的。徐霞客旅游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以文化为内涵,他在其30多年的旅行考察中较好地与当地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徐霞客游记》中体现的文化融合符合了当今这一潮流。今天如何在徐霞客旅游文化视角下看待出境旅游中外文化的冲突、交流和融合对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旅游形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和游记文学家,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堪称我国明代后期的一部百科全书。《徐霞客游记》所记旅途见闻及佛僧言行举止,对理解当时佛教的生态文化及相关习俗与制度有重要作用,据此也呈现出当时佛教生态文化的若干特点,也对它们对徐霞客生态思想及行为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中国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典籍翻译是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一种途径和传播策略,同时也是目前翻译专业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文章以《大中华文库》版《徐霞客游记》荚译的译审为例,从《徐霞客游记》的版本及审校准备、《徐霞客游记》地名记述类型及地名的翻译以及《徐霞客游记》原文校读和翻译审校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典籍翻译的实践策略和翻译审校流程,这种典籍翻译的实践与研究对于促进MTI笔译教学、为中国典籍翻译研究培养后备力量、促进典籍翻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霞客考察旅游中的生态旅游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霞客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游记》的记录详实可靠、准确具体,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教育性或学习性成分、可持续性三条判断标准。从地点的原始性和自然性、目的的求知性、行为的生态保护意识三个角度对徐霞客的考察旅游进行了探讨,发现徐霞客的考察旅游已带有原始的生态旅游特征。  相似文献   

5.
徐霞客黔游路线地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徐霞客(1587——1641年),字宏祖,江阴人,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下称《游记》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巨著,影响极广。几百年来,研究者甚多,更有一些研究者亲自沿经徐霞客走过的路线去体察他当年所描述的地理景观,印证和思考《游记》的科学意义,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游记》内客,为研究徐霞客作出了新的贡献。对于《游记》中的黔游部分,很多专家作了大量的解释和考证工作,既有文字论述,也有路线示意图,这为研究徐霞客在贵州的旅游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料。在黔游日记中,徐霞客对贵州的岩溶  相似文献   

6.
《徐霞客游记》的语言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霞客游记》是晚明社会的产物,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而且具有丰富的语言学价值。一方面,《徐霞客游记》中所记方音反映了吴语和云南方音的一些特征,所运用的一些方言词汇也表现各地方言词汇的不同;另一方面,《徐霞客游记》记录了反映诸如壮语、彝语、布衣语等许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地名。此外,《徐霞客游记》在地名学上有关通名的记录有其特色,采用吸取民间用语和以形状特征来定通名。在所记地名的命名法中,主要有描述性地名、记叙性地名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有明一代曾出现过两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和王士性.关于徐霞客,自本世纪20年代末丁文江整理出版《徐霞客游记》并倡导对其研究后,社会各界对其高度重视,以至一旦论及明代的地理学,即言必称徐霞客及其《游记》.的确,徐霞客以毕生的精力,开创了我国地理学系统观察自然、描述地理环境的新方向,成为由古典地理学走向近代地理学的划时代的先驱者.人们称徐霞客是古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游记》是一部辉煌的地学著作.关  相似文献   

8.
云南旅游资源的拓荒者徐霞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旅游资源的拓荒者徐霞客文明元徐霞客是我国代伟大的旅行家,其一生旅游考察长达三十余年①,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多彩、叙述翔实生动的《徐霞客游记》②。徐霞客的观察研究水平,得到世界的承认③,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分类、描述取得了世...  相似文献   

9.
半百独行侠畅游五岳家在山东省乳山市大孤山镇李家庄的李振华今年50岁,他是乳山市电力公司的临时工,爱读《徐霞客游记》,佩服的人就是古代旅行家徐霞客。2002年7月,李振华决定重走徐霞客旅游之路。妻子丁会芹劝阻说:咱家不富裕,在本地转转还可以,要学什  相似文献   

10.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明代杰出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游记散文作家徐霞客所著。这部著名的游记专著,以其广博而精到的内容,独具一格的艺术韵味和情趣,为明末日益衰微的文坛带来了朝气,也为游记文学本身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因而深为后人所赞赏,甚至称为“千古奇书”,徐霞客也被称为“千古奇人”,评价极高。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旅游设施配置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10上海世博会超常规模的旅游人流,对上海交通、住宿等接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细分世博会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就上海旅游交通、饭店床位、餐位、旅游公益设施及旅游吸引物的配置作出合乎科学的建议,这对世博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对世博会的成功举行都将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大学生潜在旅游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市大学林立,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以西安市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潜在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行为的深入分析,总结出西安市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总体特征,即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非常积极,旅游时间选择较为宽裕,一般通过朋友推荐、电视和互联网来获取旅游信息,并且喜欢和朋友家人或同学一起结伴出游,对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和人文古迹类旅游资源特别偏爱。在旅游目的地的实际选择方面,符合距离衰减规律,但是大学生的总体旅游消费水平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13.
构建我国自驾车旅游网络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自驾车旅游网络是规范自驾车旅游市场的保障,是旅行社竞争的新创意,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活动的日益普及化、私人轿车的大量拥有以及初步完善的配套服务为自驾车旅游网络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但旅游信息和配套服务的缺乏、旅游者自身的原因等制约着自驾车旅游网络的构建.自驾车旅游网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供给系统、需求系统、信息系统和支持系统四者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行社要实现基本的业务和职能,需要依靠一系列价值活动的支持。构建旅行社内部价值链模型,从成本的视角分析目前旅行社在其现有的价值链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须采用搭建电子商务的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旅行社的信用体系、控制员工流失等三条优化措施。价值链是一个系统,部分的分析、整体的把握有利于旅行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邮轮旅游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时尚,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并对港口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在阐述邮轮旅游的概念及在我国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分析了邮轮旅游对港口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并对发展邮轮旅游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自古雄风,与华夏历史一脉相承.山西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太行山的黄金地段,如何整合太行山旅游资源,重塑"山西太行山"旅游形象,使之成为山西旅游的又一张王牌,对于振兴山西省旅游业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理解和预测游客的需求特征,一直都是旅游目的地规划、管理和营销的核心问题。整合旅行生涯模式(TCP)理论对旅游动机和旅游经历的动态观点,以及游客心理特征和目的地兴衰的关系曲线,有助于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解决现有问题。针对杭州西湖、西溪湿地和国际青年旅舍640位游客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中国游客的旅游需求包含14个潜在动机因子,且在不同年龄和旅游经历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以由此划分出高低两个旅游经历水平群体,从而验证了TCP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跨文化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游客心理特征模型可得出四种不同的动机模式,从而提出完善后的TCP理论决策模型,使旅游目的地能够通过游客的年龄和旅游经历快速判断其需求特征。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广安市是中国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故居,是红色旅游胜地,还是著名的地质公园--华蓥山所在地,因此,探索广安市旅游产业的发展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文中主要从广安市旅游发展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了广安市旅游产业的地位和现状,用SWOT模型法对广安市旅游产业的优势(Strength)、弱点(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安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基础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几年河南省体育旅游市场面临的主要环境变化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身意识增强,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体育旅游提出更高的要求;行业竞争日益加大;外出打工人员数量持续增加;北京奥运会的牵动效应.需要做到:对河南省体育旅游市场进行准确定位;提高体育旅游品位;丰富体育旅游内涵,塑造中原民间体育主题公园;与其他旅游形式有机结合;借北京奥运的契机,创建河南旅游国际品牌等.  相似文献   

20.
汉代交通行旅风俗与汉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交通行旅风俗对汉诗有突出影响,这主要表现为:汉代诗歌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表现出行情景和心理的,并反映了汉代人民在走马驰适中追求快感、通过出行观光来愉悦心灵和出行时重排场讲气派以自我炫耀的风习;汉诗对出行之艰险的描写和感叹、对时人惜别思乡心理和自由行游于四海九天之愿望的表达,都与汉代交通行旅风俗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