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在人们习惯认识中,公文写作只是一些人云亦云、随意拼凑的套话堆砌.为此,我国著名公文学家、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前会长苗枫林先生早在 20世纪 80年代就热诚呼唤正确公文理论的出台.感此,笔者于1996年开始,陆续提出了"公文正文三要素说"理论(详见拙著<公文正文三要素说与公文正文格式化导论>一书及有关论文),揭示了公文文体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对公文正文内容达到"无一字无来历"的透彻理解.下面仅以常用的指挥性公文 (决定、指示、通知、通告等)开头写作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错误为例,结合"公文正文三要素说"的理论进行分析,以使人们进一步加深正确理论对写作实践指导价值的认识,从而切实增强学习科学公文理论的兴趣和紧迫感,扭转人们对公文理论的误解,加速实现公文写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公文正文三要素说"揭示了公文正文的内在规律,对党政军各类公文,以及其它司法、经济等公文的写作均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在申论辅导教学中又发现,如果运用"公文正文三要素说"的有关理论来解答申论试题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为此,特撰文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通过《公文写作一读通》等论著提出一套公文内容三要素理论,对表达人类意志的宣志性公文(以前又称表意性公文)的本质特性、内容要素、写作格式以及评价标准等进行了全面论述。但是,公文作为表达集体意志与睛感的载体,还有一类表达情感的抒情性公文,为此,本文拟进一步对其原理进行阐述,以期全面揭示公文文体的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军队机关公文有十二个文种,每一个文种都承载着军队机关工作的特定事务,在日常工作中公文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军队机关的工作效率.公文的写作从标题开始,明确、标准的公文标题是写好军队机关公文的第一步,因而标题的规范化问题是公文写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条例》第二章第十条第五款规定:"标题应当准确概括公文内容,根据需要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种类."2006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军队机关公文格式》中要求"标题用二号小标宋体字标识,位于红色反线下空一行,分一行或者多行居中排列;回行时,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上述标准是现行军队机关公文处理的法规性文件对于标题拟制提出的基本要求.考察现行军队机关公文写作实践案例,目前军队公文标题还存在着一些失范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繁简不合理的情况.一般在基层部队的公文标题中我们常见一些正文短而标题长的公文,特别是一些刚从事公文写作的同志处理公文标题容易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过于重视在标题中完整表现正文意思,而忽略了公文标题要高度概括的基本要求,出现了标题繁长、头重脚轻的现象.与之相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文长而标题过简.这在通知、通报、请示这三类文种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通常正文较长,但标题则仅以"文种"出现.这样既不便于阅读,也导致公文写作明显失范,影响到公文的使用效力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在多年的公文写作教学中发现,公文写作初学者提笔时遇到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以致写出来的公文内容干巴、篇幅短小,该说的没有说全,已经说的让人觉得浅薄可笑、不切实际。这种情况在写作工作部署类公文时尤为突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公文时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表面上看是因为材料占有不足造成的。这种看法对于写作总结  相似文献   

6.
魏斌 《办公室业务》2012,(Z1):65-65
<正>军队各级机关参谋人员撰写军用公文是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参谋人员要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必须认识和掌握军用公文写作的一般规律。但对于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我们来说,军用公文的写作还是第一次接触。经过两个星期的学习,和许教授生动细致的讲解,让我对公文写作的基本种类、基本格式和基本写作方法有了初步了解。下面结合学习内容,谈一下我认为公文写作应重点  相似文献   

7.
标题是公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对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提示,起到标明提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办文工作人员往往重视标题是否体现公文的主旨,但忽略其规范性,常出现发文机关名称多写或漏写等不规范现象,影响公文的效用。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全面分析公文标题常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探讨规范标题写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公文作为一种应用文体,有着不同于其它文体的鲜明特点。写作公文,必须了解其特点,弄清公文写作与其它形式写作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公文写作的规律,进而实现公文写作的目的。根据笔者从事公文写作与教学的体会,认为公文写作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公文写作的工作量很大,所以人们为了达到言简义丰的目的,往往会使用一种比较简略的语言表达形式,即缩略语。2012年新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三章"公文格式"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与该条例配套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在"7.2.4发文机关标志"中作了同样的规定。事实上,不仅是公文的发文机关标志,公文的正文同样要求缩略语的使用要规范。那  相似文献   

10.
公文写作有一定规律可循,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便是其中的规律之一。关于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问题,笔者在《公文写作逆释答疑300题》及《公文标题拟制技法与病例评改》两著作中都有所强调。之所以反复强调,是因为遵循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对于实现各级机关公文的规范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会议主持词虽是一种常见的公文文种,但因其未列入<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所规定的公文种类之中,因此,在人们眼中便成了难登大雅之堂的"非正统"公文种类.于是,在机关的公文写作中,也因其"小"、因其"简单",常被"材料将"们所"小看",没人愿写,写好了也没人说好.实际上,它和其他公文文种一样,也有其特点,有其特有的写作套路,不熟悉它,不掌握它的写作规律,就难以得心应手,更难达极致.因此,对这样一种常见的公文文种,有必要做一研究和探讨,对它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争取把会议主持词写得更规范、更得体,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关"意识,指的是经过公共关系实践和公共关系知识的积累之后,对公共关系活动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是一种自觉的公共关系观念.在公共关系可以说无处不在的今天,对于文秘人员写作公文来说,是否具有自觉的"公关"意识,以及"公关"意识的强弱,不仅成了衡量文秘人员素质的标尺,而且还反映出一个组织已经达到的文明程度.中国有句古语,叫"一语知其贤愚",公文的每一句都是一个组织的"窗口"和"门面",因此在公文写作中一定要注意"公关"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 标题是一篇公文的眉目,位于公文正文之上的最醒目处。标题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对整篇公文的主旨一目了解,既便于文书、档案的管理,同时也为计算机的存储、检索乃至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便利。因此,认识公文标题的语法现象,探讨其规律,将有助于公文标题拟写的规范化,对提高公文的处理、检索、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以最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有关规定为原则,以公文  相似文献   

14.
对评改后的公文进行再评改,是公文学界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实践活动和学术现象。为探讨公文再评改的性质、特点、一般规律和写作技巧,将为什么再评改、再评改什么和如何再评改等实践问题上升到理论,更好地指导公文评改实践,促进公文评改学的科学构建,本文特结合笔者自身体会对公文再评改原理进行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5.
一、台湾公文的基本结构依据台湾"行政院"1985年3月18日颁布的《文书处理手册》第十一条"公文结构及做法说明"的规定,台湾公文的正文基本按照"主旨"、"说明"、"办法"三段式结构写作。三段式结构开宗明义,在各段开头写明段名,段名后加冒号。这是台湾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公文写作,与政府的公文写作一样,在企业的整个工作运行中,起着综合协调、参谋辅助的重要作用,办文、办会、办事都离不开公文。因此,推动企业公文写作提速提效提质,切实提升企业公文写作科学化水平,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公文写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将印发性公文、转发性公文、批转性公文统称为印转类公文。这类公文往往涉及两个或多个发文机关,文本结构相对复杂,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失误。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过,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下面举几种常见的失误加以说明。一、错把被印转文件当"附件"在印转类公文中,错将被印转文件当作附件处置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高层行政  相似文献   

18.
公文写作要做到明确无疑,清晰可鉴,让人一目了然,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顺利实现行文目的、确保公文质量和效用的前提条件。关于这一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公文写得含糊草率的现象应当改变》一文中曾经说过:“公文不一定要好文章,可是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所称的"公文标题",专指党和国家公文处理文件所规定的狭义法定公文的标题。"公文标题结构原理",是笔者在长期研究公文标题的基础上,于2012年为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而出版的《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一书中提出的全新概念。为使这一原理在理论上得以升华,促进公文标题规范化,本文特作专题研讨。一、公文标题结构原理的显著作用长期以来,公文标题不规范的问  相似文献   

20.
在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公务活动中,公文是传递信息、记录事务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具有格式上的规范性、内容上的完备性和功能上的效用性等基本特征。由于它时刻应用在各类公务活动中,所以正确、规范而又熟练地撰写公文,是每位公务人员尤其文秘人员应当具备的公务能力和基本素养。公文语言文字和内容的写作,除了"简洁、明确"等具体要求外,还需要讲求"言之有物、行之有理"。所谓"理",既指内容上的逻辑性,又指形式上的规范性。本文立足企事业单位公文写作角度,在简要解析"不规范"现象基础上,拟就"写作策略与技巧",试提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