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3-48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中国美学偏向审美同情,二者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2.
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82-87
路遥继承了从赵树理到柳青的文学传统,对现实主义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路遥现实主义的美感来源,归纳出路遥现实主义具有的三大审美价值:通过构建真实的现实生活确立小说的审美之基,提高农民审美话语在当代审美结构中的地位,塑造肯定农村劳动的审美文化。除此之外,路遥现实主义审美精神还包含了他对劳动的审美矛盾心理,我们据此讨论了当代审美共同体的构建问题。最后展望了如何继承和发展路遥的现实主义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4.
唐圣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39-43
审美想象是人进入澄明的自由之境而且几乎完全彻底地自由展开人的生命本质力量的理想方式。在康德的哲学论域里,想象力是一种联结的力量,一种联结过去、现在、未来,联结出场与不出场的力量。“图式自身常常是想象力的产物。”在康德哲学思维的宏观视野里从创作者的审美之维和接受者的创造之维可以并能够建构起审美想象的图式理论的宏观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5.
音乐审美体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是音乐审美者在创作和欣赏音乐作品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想象、感受、理解的活动,其中由这种心理活动所抒发的审美者的情感与想象对音乐中的审美体验产生了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量的前人实践结果例证的方法,阐述了人们在创作和欣赏音乐艺术作品时自身和对被观察者的一系列的思想倾向和反应,论证了情感性、想象性与音乐审美体验的关系,得出了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创作者和欣赏者由内心的情绪与思想所引发的情感性与想象性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6.
杨剑龙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新现实主义作家关注当下生活直面社会问题 ,注重内容的丰厚真实和以事件写活人物。以客观冷静的写实笔法叙写故事 ,大多以全知的视角、顺时序的结构叙写底层社会的人生 ,采取全聚焦客观型的叙事模式 ,以情节模式谋篇布局 ,大多采取枝桠式的叙事结构。他们坚持文学的大众化平民化追求 ,注重语言的生活化。他们的创作在人物难堪的处境、故事无奈的结局、分享艰难的努力等方面 ,呈现出一种沉郁而不乏温馨的审美风格 ,是“一片沉重而多情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章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0(1):67-70,104
休漠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 ,其美学思想散见于哲学论著和随笔短论中 ,需要我们细心剥离。在《人性论》中 ,“同情”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 ,休漠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同情与效用、同情与想象、同情与移情的相互关系的论述中。联想理论是休漠考察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运用到艺术创作与欣赏中 ,也富有特色。联系哲学谈美学以及注意休漠美学方法论之不足是本文意欲所在。 相似文献
8.
游小波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2):53-57
审美想象是艺术思维和艺术创造的主要心理方式。审美想象在文艺创作中具有聚合时空,融汇成艺术整体;集纳美的元素,创造典型形象;补续事实链条的缺环,构成丰满完美的艺术作品;将艺术生命对象化,创造生趣盎然的艺术世界;转换角色、深入对象,深化对社会人生的体认等五项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唐宋词的女性书写多表现为女性化的思维模式和视角转化,并特别突出哀伤之感。通过与传统的女性书写比较可知,唐宋词的女性书写超越了传统的代言与模拟,具有一种阴阳和谐的双性之美。 相似文献
10.
王艳文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79-381
乔治·爱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女作家.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对宗教的理解,乔治·爱略特形成了她自己的宗教观--人文宗教.她的这一宗教是一切从感情出发,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宗教. 相似文献
11.
张金凤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53-56
乔治.艾略特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但她最后的小说《丹尼尔.德龙达》却在主题、人物和创作手法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性:异化主题初露端倪,女主人公具有某些反英雄特质,大量采用诉诸梦境、幻想等手段的心里描写、打破时间顺序的叙述以及开放性结尾等现代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金琼兰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50-53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杰出的成就使其被公认为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但是,她对于女性主义的态度却十分矛盾,一方面支持女性在婚姻、教育和职业上争取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则高度赞扬女性的克己、屈从和自我牺牲等品质。 相似文献
13.
陈英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40-41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离不开想像.培养学生的丰富想像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文章阐述了想像的特征、想像的向度及如何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14.
李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2):48-53
乔治·艾略特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与众不同的吉卜赛人形象,并借他们表达了强烈的文化叛逆意识。艾略特作品对神秘的吉卜赛文化进行了揭秘,还表现出对西方主流社会对其丑化的不认同态度,揭示了造成19世纪吉卜赛人生存困境的社会根源。艾略特作品让吉卜赛人成为非主流价值观的代言人,他们的存在使社会规范本身都有遭质疑的意味。此外,艾略特作品对吉卜赛形象的塑造中表现出了道德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作家本人不同于传统思维的种族观。通过吉卜赛人形象,艾略特作品挑战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从内部捣毁霸权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丽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9(1):56-61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T.S.艾略特提出了他的"非个性化"理论,深刻批评了浪漫主义美学对个性和情感的盲目崇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美学的摒弃,恰恰相反,艾略特继承和坚守了浪漫主义美学的基本立场,其"非个性化"理论只是一种"补弊"的策略,它既是维护诗歌独立品格、追求诗人个性的一种创作方式,又是获得诗歌快感和承担快感以外某些宏大社会内容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6.
张俊琦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1):37-43
20世纪80年代末期,文学自身的发展需要和文学期刊、媒体等多方势力合力运作,共同促进了新写实小说思潮的产生和传播。新写实小说在还原日常生活灰暗面之余,也描绘出凡俗人生的脉脉温情,其背后是作家、读者和叙述者共同的温情观照。考察新写实小说中的温情书写,有助于反拨学界关于其“零度情感”的定论,对其进行价值重估,更加接近新写实小说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新写实小说也是对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情感书写的突破,体现出作家对人生存状态的温情关怀。 相似文献
17.
黄柏青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519-522
"范式"即某一科学群体在一定的事情内基本认同的并在研究中加以遵循的学术基础和原则体系,它通常包括一门学科中被公认的某种理论、方法、共同的对事物的看法和共同的世界观等.美学史写作范式除了包含共同的理论、方法、世界观等以外,还包括共同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顾梅珑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4):36-40
本文旨在通过对表面客观冷静话语下蕴涵的深层情感判断的揭示、表面原生态生活下独具现代意味的生存生命真实的展现来说明新写实零度审视的当下优势与独特的审美意蕴.这样的零度写作一方面适应了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文学的价值意义与审美功能;一方面顺应了中国读者的接受心理,另一方面又实现了传统写实主义的现代转换,新写实对其完美把握以自身独特风貌实现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