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控情绪提高情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学生处在情绪发展和情商培养的重要时期,学校应重视情商培养.主要从这几方面着手:提高认知水平,帮助他们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发展自我情绪认知能力;创造情绪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指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发展人际关系能力;帮助他们在活动中识别他人的情绪,发展移情能力;营造宽松和缓愉快的情绪氛围,增强他们对快乐的情绪体验,培养情绪自我激励能力;教他们学会处理情绪困扰,培养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情绪管理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人际关系以及恋爱和就业等重要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康情绪教育,提高认知,培养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适当的情绪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社会的发展需要人加强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大学生为例,在分析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大学生情绪的自我控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情绪管理研究多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领域探讨,情绪管理与情绪智力的概念混用,界定不清,造成了认识上和实践应用上的混沌。情绪管理概念的界定、内涵及外延的澄清,会促进情绪管理能力的测量与实践研究。情绪管理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使人顺利实现情绪和情感活动所需的心理条件,并且包含内容、对象、操作、产品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情绪在成人心理理论表现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采用4种成人心理理论任务、90张情绪唤醒图片考察了72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被试的积极、消极、中性三种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其心理理论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不同性质情绪对成人心理理论有显著影响,即积极情绪有助于成人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而消极情绪则抑制了其心理理论能力的发挥;二是成人心理理论能力高低不同,受不同性质情绪影响的大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两极性、动力性、非理性、过程性、转换性等特点,情绪的发生融合了生理和心理、本能和习得、自然和社会诸因素,因而情绪管理是一个多成分、多维量整合的过程,对个体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针对大学生群体常见的焦虑、抑郁、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等情绪问题,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情绪的特点,学会行为调节、掌握认知调节,运用多种方法陶冶性情、调节心境,培养和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挫折情绪困扰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突出和普遍的问题.研究大学生挫折情绪及其调节有利于开发大学生的智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培育大学生的优良品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只有健全大学生的心理自卫机制和行为方式,才能有效对付挫折,调节情绪.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动嘴能力”的三位一体.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由基础实践能力和管理专业实践技能所构成.培养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包括建立以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理论—实习—实践一体化递进式全新教学体系;建立与企事业等各类组织紧密型合作关系,为学生创设实践能力历练提高的平台;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情绪失控现象时有发生,高校中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及机构又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大学生个体自我调节和疏导,增强自我调控能力,避免情绪失控.  相似文献   

10.
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情绪智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广州地区大学生进行父母养育方式及大学生情绪智力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父母养育子女方式以积极为主,关爱理解较多,严厉惩罚较少,并因子女的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而有所差异;(2)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普遍较高,其中男生在某些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在自我维度的情绪表达与调控方面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3)父母养育方式中的积极因子与情绪智力各因子及总分普遍相关显著,消极因子只与情绪智力个别因子的相关显著,父母消极养育方式与情绪智力的关系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变弱;(4)大学生操作自我的情绪智力受到父母养育方式的直接影响,并在父母养育方式与操作他人的情绪智力问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延边大学在校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发现,朝鲜族大学生的主观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负性情绪与主观支持、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朝鲜族大学生的主观支持在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汉族大学生的主观支持在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校的大部分朝鲜族大学生是延边本地人,而汉族大学生大部分是外地人,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情绪调节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教育,并且及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情绪管理是个体或群体对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情绪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理论和技巧的教育 ,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教育理念演绛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意义与现状的分析,提出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在工科大学生中通过组建创新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竞赛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方法,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锻炼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4.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AEQ)和学业自我效能量表(ASQ),随机取样某高校35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学业情绪及其与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大学生的总体学业情绪在中等水平以上;②女生在沮丧上显著高于男生;大一学生在焦虑上显著高于大三,在心烦疲乏上显著高于大二;③不同学业自我效能水平上大学生学业情绪存在显著差异;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情绪各维度存在显著地相关;④回9-2分析表明,学业自我效能各因子对学业情绪各维度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是影响其学业情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意策划与管理咨询创新实践基地是学校建设6个校级创新实践基地之一,基地设在在管理学院,这也是学校文科唯一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意策划与管理咨询创新实践基地注重学生创意策划的实践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意实践能力,为全校大学生开展创意实践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基地的建设特色在于把管理理论与创意实践并重,  相似文献   

16.
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运用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精简版(DASS-21)、家庭养育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量表(EPQ),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人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养育方式、人格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有影响显著。在家庭养育方式中,父亲温暖理解、母亲温暖理解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在人格因素中,精神质、神经质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内外倾、掩饰性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2.人格在家庭养育方式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可从塑造高质量家庭氛围、加强学校针对性心理辅导与教育、提高个人情绪管理能力三个方面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武亭  仇荃  顾超 《成才与就业》2014,(16):28-31
正刚从学校毕业的小江,曾是某机械制造公司的产品质量管理员。工作不到2个月的时候,因为一次产品质量检测的不过关,他受到了质检部领导的批评,当月奖金也被予以一定比例的扣除。小江觉得很委屈,也很愤怒,自己工作勤勤恳恳、肯学肯做、积极努力,领导为什么就因为一次小小的差错而否定自己,还扣除奖金。一怒之下,小江辞职了。像小江这样性格的人,在职场新人中比较常见,他们行事冲动,受不得"委屈",甚至对上司稍严厉一些的措辞都无法接受。这种心理状态是自我情绪调节失衡,自我掌控、自我排解不成熟的典型表现,所反映出的是青年人情绪管理能力的欠缺。  相似文献   

18.
自我倾注与情绪障碍关系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我倾注是当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自身时内部所产生的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过度的自我倾注往往与消极的情感状态以及临床症状相联系.关注和探讨近些年来对于自我倾注与抑郁、焦虑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总结出自我倾注容易引起负面的自我评价、消极的情绪、更多的内部归因等,从而导致抑郁和焦虑.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如何保持适度的自我倾注的角度来发展对焦虑和抑郁的疗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挫折情绪困扰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突出和普遍的问题。研究大学生挫折情绪及其调节有利于开发大学生的智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培育大学生的优良品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只有健全大学生的心理自卫机制和行为方式,才能有效对付挫折,调节情绪。  相似文献   

20.
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能力较低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能大大缩短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素养,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就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