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义和团组织,流派复杂,源远流长。仅山东义和团组织就有大刀会、神拳、义和拳等秘密会社;而这些组织,都和历史上的白莲教的八卦教有关。历史上山东的秘密会社名目繁多,但大都是属于白莲教系统。白莲教在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在山东曾经发动过多次的起义,如:永乐年间山东鱼台唐赛儿的起义,明末山东巨野王好贤和徐鸿儒的起义等。清朝初年,白莲教在北方的一大支派——八卦教在山东逐  相似文献   

2.
义和团源流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义和团的源流,在今天能见到的有关正史传记、清政府官方文件和当时人的一些著述记载中,认为是白莲教支派的居多。“义和会源出八卦教乾坎二系”;“查义和拳即离卦教中所称之义和门,与白莲教同出一源”;义和团“实白莲之余烬”;义和团“其术分八卦为八门,名八卦教,乃白莲教遗孽”;“义和拳即八卦会匪,与白莲教异派同源”……。在有关记载中,当时被誉为在义和团源流问题上“说帖考之最详”的,是曾任吴桥知县的劳乃宣在光绪二十五年九月所写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文中说:“义和拳一门,乃白莲教之支流。”《清史稿》的一些传记中皆从劳乃宣说,其它一些著作中有关义和团源流的说法,也大都  相似文献   

3.
明末天启二年(1622)夏,山东爆发了徐鸿儒领导的闻香教(白莲教支派)起义。本文对这次起义的两点史实做一初步考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方诗铭先生在他的《义和拳(团)与白莲教是两个‘势同仇火’的组织》一文中,把义和团对白莲教的镇压当做其论据之一,认为“义和团在行动上,也公开与白莲教为敌”.笔者对此看法持异议.众所周知,白莲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秘密宗教,从元末到明末,不止一次地组织过农民起义.所以,早在顺治十三年就曾下令禁止“无为白莲闻香等教”.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则更是把白莲教视为洪水猛兽.这样,到义和团运动爆发前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白莲教便成了一切“邪教”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代,我曾参加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捻军调查组到皖北的涡阳、蒙城、毫县一带,作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查。回来以后,写了篇《捻军起义前的活动》(以下简称“前文”),谈到“捻”与白莲教的关系,对江地同志在《论捻党》  相似文献   

6.
<正> 义和团与八卦教之间的关系,笔者在《山东义和团的组织源流及其发展》(《破与立》1979年第六期)一文中,曾有论述,但问题没有展开,有进一步加以探索的必要。现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八卦教的文、武组织是由乾隆年间王伦的清水教创建的。据戚学林:《纪妖寇王伦始末》中说:“(王)伦居阳谷县党家店,……以拳棒教授兖东诸邑,阴用白莲教诱人炼气,云练气可饥半月不死。……伦每出,辄弟子数十人从练气,曰文弟子;拳棒曰武弟子……。”清官吏也说他是:“阳以教习拳棒为名,阴行其谋为不轨之实。”王伦的清水教分为文、武两部分是清楚的。“文”的以“炼气”为功,是秘密的;“武”的“教习拳棒”,对外是公开的。  相似文献   

7.
赵圣涛 《理论界》2010,(10):109-111
嘉庆元年到嘉庆九年(1796-1804年)的川楚陕五省白莲教起义,是十八世纪末期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严重削弱和动摇了其封建统治基础,使清朝由盛而衰。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白莲教起义的领导阶层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来引导广大人民进行斗争,起义过程中在军事上采取的流寇主义的作战方式以及缺乏统一的领导,再加上起义过程中缺乏革命的警惕性跟内部严重的宗派主义现象,导致了白莲教起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满清纪事》一书,始见于扪虱谈虎客(韩孔厥)编辑的《近世中国秘史》第二编。所见本是上海广智书局铅印本,题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五月五日第三版。据此书第一编编成于甲辰(1904年)六月,估计第二编初版应在1904、1905年之交。书中在《满清纪事》题目下注“采日本帝国图书馆手抄本”。正文后跋云:  相似文献   

9.
清嘉庆年间,四川的封建士大夫石香居士在《戡靖教匪述编》卷十一记载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军于嘉庆元年腊月攻占四川开县临江时,写道: “……(临江)市素饶裕,百货具备,且有优伶两部在焉。时福岁除,(王)三槐取伶人箱中通天冠并蟒玉服之,而令诸优串戏庆除夕。嗣徐天德、樊人杰诸逆大会于临江市,歌舞酣饮数昼夜……”这是一段有关清代中叶川剧与农民起义军关系的重要史料。嘉庆元年(一七九六年),爆发了蔓延五省(川、楚、陕、豫、甘)、转战九年的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大起义。饥民们用剑与火剥掉了统治者极为美化的“乾嘉盛世”的假象,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这次起义,发难于湖北,相持搏斗的主要战场则在四川,著名的起义军首领有王聪儿、徐天德、冉天元等。上面引用的史料,为我们探讨川剧历史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祜卒年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祜是中晚唐之际的诗人,以宫词及题咏山水风物之篇著名于世。其生平少为人所知。其卒年亦颇有歧说。《新唐书·艺文志四》云其于“大中中卒”。其后《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张祜小传所记亦同。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疑张祜卒于大中六年。谭优学先生的《张祜行年考》(文见其所著《唐诗人行年考》一书)又据张祜有《喜闻收复  相似文献   

11.
近代学者伦明所撰《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继承了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体例和编撰风格,又有发展。所记各类藏书家外,还为书贾作传,并以亲身所历作注,多独到之见。在学术价值上,该书重在记载藏书的聚散离合以及重要典籍的存毁流传;诗作典重质实,涵纳藏书家个人遭际和世事纷纭之变。  相似文献   

12.
李平 《学术界》2005,(2):147-148
钱钟书先生《宋诗纪事补正》(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2 0 0 3年版 )出版后 ,引发了学术界一些争鸣。笔者以三大宋编诗话为据 ,考证一段材料 ,补正钱钟书先生《宋诗纪事补正》中的一个说法。阮阅《诗话总龟》(以下简称《总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以下简称《丛话》)、魏庆之《诗人玉屑》(以下简称《玉屑》)分别成书于宋诗话发展史上三个阶段的总结时期。《总龟》之前身《诗总》成书于宣和癸卯 ( 1 1 2 3) ,收录北宋诗话颇详 ,总结了创始诞生期的诗话创作 ;《丛话》成书于乾道丁亥 ( 1 1 6 7) ,补《诗总》之漏缺 ,“二书相辅而行 ,…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历史上“拜上帝会”的存在,多年来为中外史家所公认。近年,国内有的研究者提出否定意见,引起争议。笔者赞同拜上帝会存在并系自称说,但对个别史科的理解有所不同,另外,对尚未有人释及或释而未详的几个疑题略具浅见,习作求教。 一、对一条存有歧义的史料的辨析 瑞典传教士韩山文根据洪仁玕口述撰写、简又文中译的《太平天国起义记》(以下简称《起义记》)中,述及冯云山“留在紫荆山一带,逾数年,热心传教,成绩极大,至多人信教,甚至有全家族来领受洗礼者。”在这段话之后作者接着说: “此等新教徒即自立一会结集礼拜,未几,远近驰名,而成为‘拜上帝会’。” 这是一条多为中外论者所引据的史料。近年来有的研究者发现简氏的这段译文不够准确,作了新译。《太平天国兴亡史》一书中译为: “他们自己成群地汇合起来,在一起进行宗教礼拜。很快他们以‘拜上帝会’的名称而  相似文献   

14.
鄂西“神兵”起义纪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0年,在土家族、苗族聚居的鄂西山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神兵起义,一度蔓延到川黔湘边区,时起时伏,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神兵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团体,有很多近似义和团、白莲教之处。当年曾在鄂西战斗过的贺龙同志在《湘鄂西初期的革命斗争》一文中指出:“神兵虽然是迷信团体,但其成员大都是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为了反对军阀、反对苛捐杂税组织起来的。除了被地主恶霸掌握的一部分外,一般地不欺压群众”。神兵起义矛头直指军阀、团防、土匪和贪官污吏,攻城掠地,歼灭过大  相似文献   

15.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六《东林党议》部分与蒋平阶《东林始末》一书几乎雷同,学界多持谷应泰抄袭蒋氏之说。事实并非如此,蒋平阶应是谷应泰编纂《明史纪事本末》的作者群之一,在遵循《明史纪事本末》全书布局的情况下具体负责撰写"东林党议"这一部分的初稿。后来,蒋氏这一史稿被独立析出印行,改题目为《东林始末》,却未及进行必要的补充。于是,造成了蒋平阶《东林始末》与《明史纪事本末·东林党议》并行流传而内容又几乎雷同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6.
《含晶道人自订年谱》及其史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偶然机会,在钱萃恒先生处发现一部抄本《含晶道人自订年谱》(以下简称抄本《年谱》),经过考察,它从未公开梓行,不见于任何目录书著录,因此鲜为人知。这部抄本《年谱》,对研究近代史的捻军、白莲教及山东人民起义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创建时间斋教——"吃素教,吃素教人每誓愿终身吃素,故谓之吃长素,称为教者,以自立门户,集众成会,并有大小头目分管统领"——是明清两代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种教门组织.它和白莲教的许多支派一样,是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因斋菜音近,又名为菜党、菜会.当时,斋教活跃在两个地区:一是以江西的封禁山(旧名铜塘山)为中心,蔓延于闽浙粤赣诸省;一是以湖南的宝、衡、永各郡为渊薮,散布于两湖、川黔等地.据光绪二十一年六月的《闽省会报》报导,"现江西至福建暨延、建、邵及福州上下游,斋匪不下有百余万之多","现上下游沿江一带,各处均建有斋堂."可见清光绪年间斋教在福建各地的发展极为迅速,势力十分强大.  相似文献   

18.
时代实录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巨变。志士仁人蒿目时艰,十分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及广大民众的疾苦。作家们与时代脉博息息相通,及时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天启七年(1627),熹宗驾崩,魏忠贤事败,人心大快。崇祯年间即有好事者敷衍魏忠贤事,编成传奇数种。张岱再加改编,名《冰山记》,搬演于绍兴城隍庙。以同类题材结撰的小说,还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和《警世阴阳梦》,《闲评》多种。《铸机闲评》以魏忠贤一生经历为线索,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与凶残,歌颂了东林党人的高风亮节,还述及白莲教起义和苏州民变。此作如一幅明…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将《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和《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汪绍楹校本)、《初学记》(中华书局点校本)逐一校勘,结果发现今本《宋书·百官志》和《艺术类聚》、《初学记》所引的内容几乎无一条相合,并且有很大的出入。而除《百官志》外,两部类书所引《宋书》其它各《志》及《传》的内容都只是有个别字句不同而已。因此,笔者认为今本《宋书·百官志》(以下简称《百官志》)已非其旧,为后人所补。现证之于后。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终于同读者见面了,这是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界的一件大喜事。作为这部书编著人员和资料翻译人员的同仁和朋友,我对这部书最终正式出版由衷地高兴。由于这部书的出版,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最后成果的三部有关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研究的专著,即《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已全部出齐。二十年来为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研究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